APP下载

现场教学法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探讨

2013-08-1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施工现场教学法

周 永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现场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同时深入生产、建设、服务现场,在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协助下,通过对现场事实的参观、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事实材料中学习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现场教学一般有现场、事实、学生和教师四个要素组成,现场成为课堂、事实成为教材、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现场教学汇集了现场参观的直观性,案例教学的真实性,软件模拟的体验性,问题分析的主动性,讨论交流的互动性,经验分享的启发性等多方面的特征,从而实现教学项目与工作任务对接,教学实施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教学氛围与工作环境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一、现场教学法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一直是核心热点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如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法等。以建筑类专业课程为例,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理论教学法、图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软件模拟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在这些教学方法中,现场教学法是最贴近实际的,也是最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理论教学的内容是实际内容的抽象和概括;图示教学比理论教学直观,但还是停留在黑板上“建高楼”的状态;案例教学法比理论教学生动,但案例毕竟只是事实的描述,与事实有一定距离;软件模拟教学法虽然仿真性较强,但毕竟只是一种模拟,无法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工作现场的真实场境。而现场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为目的的准实践活动,现场教学走进实践前沿,克服了课堂教学脱离现实的状况,其所得所获可直接指导工作实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现场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现场,边参观边听讲解,边听讲解边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性较强,能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实践,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另外,现场教学法在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的适应性也很广,如《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均可采用现场教学法进行教学。

二、现场教学法的主要实施环节

(一)课前准备 通常情况下,课前准备是指任课教师事先做好课程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准备工作。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任课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做更为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于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现场教学法在教学实施中的课前准备应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时间上的准备宜“早”,因为现场教学与一般的教学方法的课前准备不同,它除了需要进行一些日常的课前准备外,还需要事先联系好施工现场,并安排好行走路线,确定好交通工具等。其次内容准备上宜“实”,因为课程内容的准备是教学的核心,且每次现场教学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要比一般常规教学方法要多。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的内容上要做到物有所值。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工作岗位要求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来准备课程内容,富有实效,服务于学生。最后细节上准备宜“细”,课程教学是有很多细节构成的,细节决定成败,而现场教学中的很多细节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很多细节我们必须提前考虑到,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场地内的行走路线、现场的安全、现场的组织纪律、声音效果等细节问题都应考虑到。总之,课前准备越充分,课程教学中我们才能越从容,效果就越好。

(二)课堂实施 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精讲多练,突出重点内容的教学和技能的专项训练,而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做到这一点。在现场组织教学过程中,施工现场往往有大量机械设备运转,噪声很大,讲解困难,如果采用的扩音设备声音过大,又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因此老师在现场教学中更应做到少讲精讲,同时应按事先制订好的现场教学行走路线来组织教学,根据线路上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分析。现场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要训练其观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职业体验。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应注意学生的观察情况、提问情况,以避免现场教学的走马观花。若学生仅仅把现场教学当作参观,那就很难进行积极主动的观察和思考。在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时,还要注意典型问题讲解,通过典型来举一反三,引发学生思考,并适当留出时间让学生主动思考,要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为此我们必须明确每次现场教学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的准备、观察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等。

(三)讨论与总结 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时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素材,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把留在脑海中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反映出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进行引导,并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实践证明,通过组织这样的讨论,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所见所闻的印象,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在讨论过后,任课教师一方面要对本次讨论进行总结,另一方面还要对整个教学情况进行反思,评价得与失,总结课程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三、现场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施工生产现场不同于学校校内的实验室和实训室,安全隐患多。施工现场布满沟槽、钢筋笼、脚手架、机械设施和机动车辆等,这些均可能对学生构成伤害。对于很少到过施工生产现场的学生来说,到处都存在不安全的因素,更何况施工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确很多。施工现场主要的安全隐患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机械伤害、火灾及其他伤害等,而这些安全隐患主要是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因素造成的。学生如果不能严格遵守现场纪律,稍不留神就可能受到伤害,引发安全问题。因此,现场教学应事先做好安全教育与组织纪律教育,让每个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另外在现场教学全程都需要有严密的安全措施,如每个学生进入施工生产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等,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二)场地选择问题 场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现场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场地选择时应进行全面综合衡量。首先应根据课程的内容来选择教学场地,也就是授课内容要跟施工现场正在施工的内容相吻合,否则就很容易失去现场教学的意义。其次现场教学选择的场地要尽可能接近学校,交通方便,现场条件好,最好是安全防护措施要严密到位,现场技术装备先进,技术人员业务水平高的企业。最后现场教学所选择的场地企业要与学校关系良好,最好是校企合作比较深入的施工企业。否则很多情况下可能得不到现场企业人员的鼎力支持与配合,影响现场教学的效果。当现场教学的场地确定下来后,教师应提前熟悉现场,制订好现场教学的行走路线,根据线路上的知识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事先和场地的负责人和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做好沟通,这些都将为现场教学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四、现场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一)能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现场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直观性,并能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特点。因为现场教学是直接在施工生产现场进行,它把课程内容与学生在现场直接看到的建筑物、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某些局限,并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活动结构。例如,《建筑施工技术》是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学习该课程中的构造柱施工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在构造柱施工现场进行,当学生看到构造柱实物时,就对构造柱这一构件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深化其所学的知识。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与自身的性格、素质、爱好、兴趣等主观因素有关以外,外界的刺激与环境的协调同样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现场教学能够使学生身临现场,真实的工程、真实的场景、真实的实例,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整个教学过程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过程,再加上任课教师和现场指导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分析、指导,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设施的不足

有很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过程可以在实验室、实训室完成,但建筑类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则不同,除了一些基础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外,很多施工过程的实践是无法在实验室、实训室完成的。首先很多施工的建筑物构件体积庞大,其次很多施工的机械设备价格昂贵且在实验室不好放置;另外有些实验室也没有必要在学校建立,如一些可以直接在施工现场很容易完成的实践操作或实验。对于那些学生不可能在校内实训室完成的课程技能训练项目,就可以利用施工现场教学来弥补。现场教学的实践证明,把课堂搬到了现场,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教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设施的不足,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现场教学法能够结合工程实际,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现场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育各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何启贤.现场教学法在冶金技术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高教研究,2009,(4).

[2]王秀兰,杨庆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7,(4).

[3]余丹丹,严筱.高职课程《桥梁工程施工》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7).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施工现场教学法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