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李”历史探源

2013-08-15赵建军马红喜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行旅行李

赵建军,马红喜,2

(1.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2.湖北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在现代汉语里,“行李”一词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用语中必不可少的用语了,主要是指出行的人所携带的衣装、铺盖等用品。例:

(1)本地新生也快递行李到学校 (来源:扬州网2012-09-09)

(2)石家庄民警30分钟帮女大学生找回行李(来源:燕赵都市网2012-09-13)

(3)国庆广铁将增42对临客高铁不办理行李托运(来源:东莞时报2012-09-15)

在以上的三个例子中,“行李”读作“xíngli”,都是用作名词,指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东西。事实上,“行李”这个词语在其形成之初发音为“xíng lǐ”,而且并不是指物,而是指使者,即来往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官员。它发展成为今天的词义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

一、“行”和“李”的意义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戶庚切。”可见,“行”最初的读音是“héng”,其义为道路,随后发音演变出了其它的几个音:háng,xíng,hàng。据《尔雅》记载:“话、猷、载、行、讹,言也。”叶青注:“话:话语。猷:谋略,与言、谈义近。载:盟词,古代会盟时订的誓约文件上的言辞;句首或句中助词,无实义。行:言,说。讹:妖言,谣言。言:言语,言辞,盟辞。”此时的“行”读音已经变为了“xíng”,指言语、言辞。

《说文》:“李,果也。从木子声。”清代段玉裁注:“李果也。从木。子声。良止切。一部。”修订版《辞源》说:“李,木名,果圆形,紫红色,可食。”可见,“李”的本义是指一种果树。《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清代段玉裁注:“从王。里声。良止切。一部。”在《广韵》中,“李”“理”二字音均为良土切,都是母止韵上声字,属同音。由此可知,古时“李”的读音为“lǐ”,且与“理”相通。

“行李”一词是由“行”与“李”这两个语素组成的复合词,它们首次合起来使用是在《左传·僖公三十年》中,其写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杜预注:“行李,使人也。”在这里,“行李”是指秦国和郑国的使者。《襄公八年》中也记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注:“行李,行人也。”很明显,“行李”的本义为使者,是指往来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官员。

二、“行李”与“行理”“行吏”的关系

(一)李、理、吏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文中《说文》对“李”“理”的解释,我们可以确定它们读音是相同的,都读作“lǐ”。再看“理”与“吏”,其上古音都是来母之韵,在《广韵》中,“理”的音为良土切,来母止韵上声,“吏”音为力置切,来母韵去声。可知,“理”与“吏”上古音相同。因此,在发音上,“李”“理”“吏”是相同的。

《汉语大字典》对“理”的第一条解释,即其本义为“治玉;雕琢”,第十二条解释为“治理狱讼的官”,第十三条解释为“掌刑狱的官署”。由此可见,“理”的词义又引申出与治理有关的司法官(古代称狱官)之义。之后进一步引申出“官吏”的意思。见《国语·晋语八》:“生子与为理。”三国吴韦昭注:“理,士官也。”

《说文·一部》:“吏,治人者也。”“吏”的基本意义是“官吏”。可见,“吏”在“官吏”意义上与“理”是相同的。《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长吏”“少吏”下师古注曰:“吏,理也。”《国语·周语》:“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三国韦昭注曰:“理,吏也。”至于“李”字,古人借“李”为“理”。《管子·大匡》:“国子为李。”尹知章注:“李,狱官也,李同理。”黄帝有《理法》一篇,颜师古曰:“李者,法官之号,总兵刑政,故其书曰《理法》。”《泊宅编》:“李理义通,人将有行,必先治皌,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又司理,官称司李。”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李假借为理,实为吏。”

通过分析史料,我们不难发现在特定的语境里,“李”“理”与“吏”都可以用来表示“官吏”之意。

(二)“行李”“行理”“行吏”之间的关系那么,当它们与“行“字组合在一起的话,是不是意思也是一样的呢?是不是也可以相互替换呢?根据笔者所搜集的资料表明:“行李”“行理”“行吏”在指出使别国的官吏时,三者是相同的。“行理”与“行吏”意思相同,由于“理”与“李”通假,故写成了“行李”。具体如下:

(1)《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

(2)《国语·周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韦昭注:“行理,小行人也。”

很明显,在例1、例2中,在指古代的一种官职时,“行李”或“行理”二者兼可。又《辞源》解释道:“行理,古代职官,掌出使骋问,接待宾客,也作行李。”可知,“行李”或“行理”是指使者,可以互通,此时二者都为名词。例:章炳麟的《官制索隐》:“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为之,《周语》云:‘行理以节逆之’是也。亦或借李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来’是也。”因此,笔者认为“行李”和“行理”在很多情况下是相通的,可以互相替换的。

后来,“行李”词义引申,由名词“使者”引申为“出使”,词性也变成动词。此时,与“行吏”意思相同,词性也相一致。如:

(3)“顷因行李,承足下高问,延伫之劳,为日久矣。”(《魏书·宗钦传》)

(4)“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峯壮。”(唐代陶翰的《望太华赠卢司仓》)

(5)“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宋人叶适的《送戴料院》)

(5)“贵州巡按苏琰以行李被讦於监司。”(《明史·刘宗周传》)

在例3中,“行吏”为动词,“出使”的意思。在例4-6中,这几句中“行李”的词性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名词变为了动词“出使”的意思。此时,“行吏”与“行李”意思是相同的。

(三)“行李”的词性与意义继续演变 1.“行李”词性由动词变为名词,意义变成“行旅”“行旅的人”。大约从东汉末年起,“行李”词性再次发生变化,又由动词变为了原来的名词,意义也演变成了“行旅”,有时也指“行旅的人”。例:

(6)“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汉代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7)“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东晋陶渊明《赠长沙公》)

(8)“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唐代杜甫《赠苏四徯》)

上述例子中,例6、7中“行李”为行旅之人,最后一句中的“行李”是指行旅。

2.“行李”又演化出三个意思:“行程、行踪、行为”、“官府导从之人”和“行装”。直至唐代,“行李”的意思得到了丰富,在原来语义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其它三个意思,而后,一直被人们所延用着。

2.1第一个意思是“行程、行踪、行为”。例:

(9)“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李白的《江夏行》)

(10)“江城秋日落,山鬼闭门中,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杜甫的《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11)“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杜牧的《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例9-11句中的“行李”就是指行为。这两句诗中的“行李”都是指“行程、行踪”。

2.2第二个意思是“官府导从之人”。例句如下:

(12)“臣闻元和、长庆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拟之嫌,若不纠绳,实亏彝典。”(《旧唐书·温造传》)

(13)“一字天王与绍欲回,大王出送。天王行李颇盛,道引骑从,填塞街衢。”(牛僧孺《玄怪录·崔绍》)

(14)“臣闻元和、长庆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拟之嫌,若不纠绳,实亏彝典。”(《旧唐书·温造传》:)

2.3第三个意思是“行装,出行时所携带的东西。”此时的读音也发生了变化,变为了“xíng li”,其中的“lǐ”已由之前的上声变为了轻声。具体如下:

(15)“宵则沐浴,戒行李,载书册。”(韩愈《送石处士序》)

(16)“贞元十二年,赵齐嵩选授成都县尉,收拾行李兼及仆从,负札以行,欲以赴任。”(谷神子《博异志·赵齐嵩》)

(17)姑曰:“赴官须及程限,五日内须成亲,郎君行李,一切我备。”(皇甫氏《原化记·胡芦生》)

3.“行李”作为“行装”的意义保留,其他意义消失。在“行装”意思产生后,就一直被普遍使用,直到今天,“行李”被人们所熟悉,更多的是因为这个意思,其它的意思已经渐渐地被忽略了。

(18)“半夜三更路儿又跷蹊,东倒西欹顾不的行李。”(明代冯惟敏的《南锁南枝·盹妓》)

(19)《喻世明言》第一卷:“那时兴哥决意要行,瞒过了浑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明代冯梦龙)

(20)“……不一日,行至瓜州,大船停泊岸口,公子别雇了民船,安放行李。约明日侵晨,剪江而渡。”(《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1)“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鲁迅《故乡》)

(22)“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朱自清的《背影》)

(23)“惊的是儿子既没带行李,又满身泥土,小褂上还破了好几块。”(老舍《梦远书城》)

例18-23中,“行李”的意思均为“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东西”。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行李”一词已经大量出现在一些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中,之前的“行理”已经很少出现在书面语中了。这也使得“行李”这个词广泛流行于人们的生活用语之中。

在现代汉语里,“行李”在“行装”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负担”之意。例如: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十章:“当初建社的开头,我看得没这么清楚,我光看见革命,没看见复杂,增福同志,咱俩的行李可不轻啊!”文中的“行李”并不是字面意思“行装”,而是引申义“肩上的负担”。

综上所述,在表达同一意义或概念时,起初是用几个词表达,逐渐发展为用某个词表达,词义相同的词或者被淘汰,或者发展成为其他意思。就拿“行李”来说,它取代了“行理”“行吏”,自身意思也由最初的“使者”变为了“行装”,这一发展变化受到了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用语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只有弄清词的细微变化,才可能做到正确用词来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1]辞源(修订版)[M].商务印书馆(1915年初版),1979.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卷)[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4]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3)[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5]叶青.《尔雅》注[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行旅行李
教你如何“看穿”行李
论汉代述行赋的情景关系布排——兼析其对六朝行旅文学的影响
旅人
——行旅图中的文人意向
方云作品赏析
行李
教你轻松收拾行李
月度游记
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行李再确认系统研究
从没忘记
带上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