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化地思考破立关系

2013-08-15

河池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坚 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77)

我国的成语有:不破不立。破,破除;立,建立。意思是,旧的不破除,新的就不能建立起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1]695又说:“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1]732到了“文革”期间,他还进一步指出:“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

对于破立关系,我们应该运用立体思维方法,进行立体化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而不把某种破与立的模式绝对化。破与立的模式,大体上有这样几种:

一、不破不立

这里讲的不破不立,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即既不破除旧的东西,也不建立新的东西。这就是无所作为。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孱头”即是这种人。他对于祖传的大宅子采取不敢接触的态度,“如果反对这宅子的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3]

在社会上,“孱头”确实不少,因循守旧者比比皆是。在革命时期,那些“不革命分子”就是不破不立的人。

从破与立的运动模式来看,不破不立是不好算作一种模式的。但我认为,可以把它也看作是一种模式,因为这种情况不仅存在,而且为数不少,对于事物的发展、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很值得人们去分析、研究和处理。

二、只破只立

在只破只立这种模式中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只破不立,即破而不立

只是一味地破除旧的东西,而不会或不能建立新的东西。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昏蛋”即是这种人。他对于祖传的大宅子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3]。

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无政府主义者就是这样的昏蛋。他们认为,一切权力和权威都是“屠杀人类智慧与心灵”的罪恶,国家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鼓吹个人绝对自由,主张建立所谓“无命令、无权利、无服从、无制裁”的“无政府状态”社会。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施蒂纳、法国的蒲鲁东、俄国的巴格宁和克鲁泡特金等。这是一种否定一切国家政权、反对无产阶级有组织有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小资产阶级思潮。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当家作了主人。可是工厂里有些工人破除资本家限制工人行为的规章制度很坚决,之后呢?他们迟到早退磨洋工,虚报冒领换钱用。新拍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反映、再现了这种情况。

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农民起义也有只破不立的情况。明末李白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就火烧明皇宫。现实中“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小将也是只破不立的。他们一味地破“四旧”,把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统通砸烂、烧毁。据报道:北京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是新中国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墓。这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陵寝。1956年5月进行发掘,1959年对外开放,1966年的一天,红卫兵小将将三具尸骨和一箱帝后的画像、照片等资料性的“罪证”砸碎焚烧,以示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4]这些小将,只知道破,不晓得立,也不会立,或不能立。

(二)只立不破,即立而不破

旧的东西,只要不妨碍新东西的建立,而本身又有存在的价值时,那就可以只立不破。

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有的地方就是采取保留旧城、另建新城的办法,也有的地方只保留旧城中某些有历史、文化、文物价值的建筑,如北京城内就保留了一些四合院的民居建筑。不可否认,不少地方采取的是摧毁旧城、在废墟上建立新城的办法。这样一来,历史、文化、文物价值荡然无存,到处都是西洋式的高楼大厦。

在我国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时,有人就提出要摧毁北京的清皇宫,幸好这种意见没有得逞。解放军进入北京时,毛泽东同志则要求对于故宫等历史文物加以保护。之后我们又多次进行修缮,终于在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参观。

在自然科学方面,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生命的发展进程是这样的:从海洋到陆地,从植物到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爬行到飞行,从卵生到胎生,从无脊椎到脊椎,从无感觉到有感觉直到有意识的人类。高等动物是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高等动物结构复杂并且优胜,低等动物结构简单并且劣汰。实际上,低等动物发展到高等动物,要经过中间环节,之后呈现并存局面。水生动物经过两栖动物到陆生动物,无脊椎动物经过脊索动物到脊椎动物,之后三大类动物都并列存在。这就是说高等动物的确立,并不要求破除低等动物。特别有意思的是,作为物种来说,低等动物更能适应生存,并取得优胜,可高等动物反而容易被淘汰。这个事实真是有点违反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三、有破有立

在有破有立这种模式中又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一)先破后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5]264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马克思写道:“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什么呢?因为“奴役他们的政治工具不能当成解放他们的政治工具来使用”。怎么办?“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消灭掉”。[6]434消灭旧的国家机器之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6]336,即“工人阶级的政府”[6]378。这里说的就是先破后立的情况。毛泽东同志正是根据上述原理,说了“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的话。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先破后立的情况确实有很多,例如,地震、水灾、火灾、爆破突然发生等等。它们都是先破除了原有的形态,然后在废墟上建立新型的形态。

先破后立的模式确实存在,也有指导意义,但在过去我们把这种模式神圣化、绝对化,不管什么东西都是要先破后立,破字当头,这就不对了。列宁说得好:“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如老狄慈根所指出的那样),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7]217

(二)先立后破

在我国近些年的城市建设中,房地产开发商非常看重黄金地带,可这些地方又有许多旧的建筑物,如居民房、工厂、学校等。怎么办?当然要先拆除这些旧的建筑,后建立新的高楼大厦。然而在拆除旧建筑之前必须妥善安置拆迁户,使居民有房住,工厂能开工,学校能上课,这就是先立后破。不少地方因为没有事先妥善安置,结果群众怨声载道,直至出现人命案。他们频繁地进京上访,在引起中央重视、国家干预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现在规定,必须妥善安置好拆迁户之后才能动手破除旧的建筑物。同理,在公路建筑中,要重建某座桥梁,当然是先要破除旧桥,然后在此基础上建造新桥,但在破除旧桥之前,必须在附近先建造一座简易的便桥,否则要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这也是先立后破的事例。在国防建设中,武器装备需要更新换代,对于部队战士来说,应该是先用新的武器进行装备,之后淘汰旧的武器装备。如果先破后立,那部队战士就有一段时间是赤手空拳的,如果战争突然爆发那就肯定要吃大亏。这就是“大炮换鸟枪”的道理,有了大炮才能放下鸟枪。

在医疗治病方面,也有先立后破的事例:天花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的,人类为了健康,想消灭它,但在全球范围内是办不到的。因此人类还要保存一些天花病毒,经过灭活转变成天花疫苗,给人种上天花疫苗就可以抵抗天花病毒,从而维持身体健康。这种“以毒攻毒”的办法体现着先立后破的道理。我们通常所说的增强人体免疫力,通过免疫力来杀死病菌、病毒也是这个道理。

(三)同步破立,即边破边立或边立边破

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后,还必须进行改革。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尽管邓小平同志把它称之为“第二次革命”,但毕竟与“第一次革命”有所不同,因此采取的模式就理应是同步破立,边改革,边立新,或者说边立新,边改革。例如,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以及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工作制度的改革,需要边立新、边改革。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8]336他强调说明:“过去的工厂管理制度”——“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既不利于工厂管理的现代化,不利于工业管理体制的现代化,也不利于工厂里党的工作的健全”,因此需要进行改革,“分别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但必须“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要“经过试点,逐步推广”。[8]340

语言变迁、文字改革,更不能采取先破后立的模式,而要采取边立边破的模式。1956年的《汉字简化方案》基本上是成功的,例如,立新字、废旧字,宁——寧,拥——擁,优——優,简化了笔画,提高了书写速度。1978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是不成功的,不久就被废止,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废旧字、不立新字,而强行把它并入另一字中,结果使人们难于辨认其义。例如,隙——了,隙是形声字,以目为形,以嘹为声,其义为眼睛明亮,嘹解、明晾、一目隙然,强行把它废除,其义并入“了”字,成为了解、明了、一目了然,这是很不恰当的。又如,後——后,后是会意字,象一只手掌放在嘴巴上,表示发号施令的意思,它的本义为天子,后来转移表示天子或君主的正妻,“前後”的“後”仅仅与“后”同音,但意义完全不同,将“後”并入“后”实属不妥。再如,瀋——沈,瀋的本义是“汁”,而沈是“沉”的本字,强行把“瀋”废除,其义并入“沈”,也是干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同步破立的情况也是很多的。例如,化学反应就是通过中间活化络合物由反应物转化成为产物的。又如,火车行驶在铁路上,由直线轨道驶入曲线轨道,就是边破边立的。再如,人们的大脑把经验信息转变为理论信息,以及思想转变,同样是边立边破的。在世界观的转变上,一夜之间来个180度的大转弯,肯定是不真实的。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破与立的关系,基本模式有:先破后立;先立后破;同步破立,即边破边立或边立边破。从中义的角度来说,那就还要加上只破不立即破而不立;只立不破即立而不破。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则要加上不破不立(并列关系的不破不立)。这样一来就立体化了。至于采取哪种模式则要根据它所应用的范围或对象来确定。这里用得着列宁教导我们所说的话:“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7]290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把某一种模式绝对化、唯一化那是万万不行的。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1.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1966年5月16日).

[3]鲁迅.鲁迅全集:(第6集)[M].

[4]杨仕,岳南.考古中国: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