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诛仙》看网络玄幻小说的艺术特征

2013-08-15欧造杰

河池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玄幻事物小说

欧造杰

(河池学院中文系,广西宜州546300)

网络玄幻小说占据着当今网络原创文学的主流地位,并迅速崛起成为一股不可估量的文学力量。1996年“玄幻小说”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中国的网络评论上,在90年代中后期时,华艺出版社出版了香港小说家黄易先生的作品,同时将他一部分作品归入了“玄幻系列”。数年之后,整个网络文学界兴起了一股玄幻小说的创作热潮。到2005年,玄幻小说挤入了国内畅销书排行榜,并创造了惊人的销量。《诛仙》是由萧鼎(原名张戬)所创作的一部长篇玄幻小说,200多万字,最初在幻剑书盟网站上连载。小说分为死灵深渊、厉血毒咒、天帝宝库、寒冰石室、镇魔古洞、幻月洞府六卷,主要讲述了一个男孩偶然被卷入正邪之争,由正入邪,再改邪归正,最后明白了正道的真谛的故事。小说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主题,讲述了主人公与两位奇女子凄美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与小说《飘邈之旅》、《小兵传奇》并称为“网络三大奇书”,又被称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圣经”,还入围2007年度十佳网络小说等。本文以网络小说的代表作《诛仙》为例,来分析玄幻小说独特的艺术特征,并指出其缺陷与不足。

一、奇崛的想象力

网络玄幻小说通过虚构的艺术世界来讲述曲折离奇的非自然能力的事物与情感故事,作者们无一不热衷于挣脱科学的束缚,以恣意纵横、天马行空的奇妙想象来拓展传统小说的写作空间,丰富创作的内容。因此,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建构了一个虚幻,以此作为自己故事创作的发展时空。如《诛仙》、《昆仑》、《幻城》和《无极》等,无不具有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特征。“网络玄幻小说最突出和吸引人的特点就是奇崛的想象力”。[1]124如果网络玄幻小说里没有幻想的事物,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那一个与我们生存世界不同的第二世界的存在。网络玄幻小说的作者们,以他们天马行空、不可思议的构思,在其创作的艺术世界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的事物与情节。

在《诛仙》中,想象力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其中创造出了大量超自然的生命形态的事物。如男主人公张小凡所使用的法宝烧火棍与女主人公陆雪琪所使用的法宝九天神兵天琊神剑,它们如人一般对彼此会产生感应。烧火棍与天琊虽然是小说中的神兵,但也只是男女主人公手中的武器,应是没有思想的死物。作者通过无限的幻想给予了它们超自然的能力,使它们不仅能与自己的主人心意相通,甚至连两件武器自身也可以相互感应,大有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之感。此外,小说中的灵兽、半兽人等更是超自然生命形态的表现。如跟在张小凡身边的猴子小灰形象就极具幻想性。它不是一般的猴子,实属三目灵猴。它可以与自己的主人心意相通,其身体可以在瞬间由一个不到半人高的小猴子,突然间变成一只全身都是肌肉的、体大无比而又可怕至极的巨猴,也可凭自身的意愿转眼间变回原形。

《诛仙》的想象力还体现在文本的虚拟性上,表现出作者极强的创造性和开放性。在这个通过幻想而成的虚幻世界里,作者对于所创造事物的选择,甚至连事物的名称、出处、作用等都有很大的自由性。例如,在《神魔志异》一章中,作者给小说所提到的一些奇兽异物一个出处。“《神魔志异》:上古奇书,记载着天地异象,奇珍异宝,珍禽异兽,妖魔神怪,传为上古奇人萧鼎所著。原书十篇,今多失传,仅存四篇。”[2]3《诛仙》中的不少事物如三目灵猴小灰、九尾天狐小白以及大黑蛭等异兽都是“出自”《神魔志异》。《神魔志异》一书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是在小说中,它是可以由作者自由地创造出来,而只要作者愿意,它也可以以另外一个名字在故事中出现。小说世界是一个空白的世界,对于其创造者而言,是没有任何规则与束缚的。作者是小说的创作者,也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这个世界里自由地创造任何事物,并让它成为这个虚幻世界的真实存在。

网络玄幻小说虚拟的文本世界,既是作者主观精神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品,又是人类对满足自身需要的一个欲望的宣泄,是人们对自身欲望的释放与寄托。在《诛仙》中,作者在一个虚幻世界里塑造出了主人公张小凡这一个极其普通的农家男孩,其资质甚至远远不如与他同村的玩伴林惊羽,是常被他人忽视的小人物。但在一次次的变故之后,张小凡的身份竟有了出人意料的变化。他由一个普通的农家男孩变成了正道之首的青云门大竹峰一脉的普通弟子,再变成一个噬血成性,连魔教中人亦闻名丧胆的“血公子”鬼厉,最后变成一个融会魔、道、佛三家真法于一身、手持诛仙剑催动诛仙剑阵拯救苍生的英雄。这些都是作者乃至整个现代社会的年轻人的精神欲望,他们想逃离现实的物质世界,在艺术世界里活出一个理想的自己的精神欲望。张小凡身上寄托着大多数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特别是80后的精神欲望。这群年轻人内心怀着对爱情、友情的无限向往,也极其渴望得到社会与他人的认可,却在现实世界里无奈地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打击与挫败所带来的精神创伤,是孤独与落寞的承受者。艺术的想象世界成为现代人的理想社会,成为现代人的精神避难所,是他们内心的渴望的象征。

二、虚幻的神话色彩

网络玄幻小说常常融合神话传说进行创作,受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志怪和神魔传统影响,其背景多为有别于人类现实世界的不可预测性的虚拟世界。为了达到一种奇特的叙述效果,作者们往往借鉴了传统神话故事的精华,在虚幻的基础上,辅以神话因素,在创造各种事物时都或多或少地对中国的古典神话有所借鉴,再结合作者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对古典神话中所提事物进行了一些改动。在《诛仙》中,就有不少事物形象是对《山海经》中的事物的运用和重组。《诛仙》明确指出的引自《山海经》的事物就有八项之多。如夔牛这一奇兽,《山海经》中对夔牛的记载如下:“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3]107在《诛仙》中,对夔牛首次出场的描写也是风雨大作,并伴有惊雷之声,对夔牛的外形描写如下:

张小凡等人顿时屏住了呼吸,这竟然是一只极巨大的奇兽,个头比青云山通天峰上的灵尊水麒麟还要大,全身形状看去如牛,苍青色的身子,头上却并未有角。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却是这只奇兽的巨大身躯之下,竟然只有一只粗壮无比的脚,长在它的肚子正中。[2]229

《诛仙》中夔牛这一形象与《山海经》中夔牛的形象是如出一辙,虽然有所改动,但总的来说是忠于《山海经》的叙述的。此外,在《诛仙》中亦有不少的事物虽是引自《山海经》,但是却是根据故事情节的要求对《山海经》所记内容有所取舍,加以作者自己的想象来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如空桑山,《山海经》对空桑山的记载如下:“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注于虖沱。”[3]54《诛仙》中的空桑山却又是下面一番景象:“这一日终于到达空桑山。众人落下云头,都是吃了一惊,只见方圆百里之内,一座大山险峻高耸,多岩石少草木,山下更是不见人烟,一片荒凉。”虽然两部作品的空桑山都是给人一种荒芜、冷清之感,但是由“无草木”到“少草木”的变化,也可表明二者之间确是有区别的。而且,在《诛仙》中的空桑山并没有下雪,与《山海经》中的“冬夏有雪”所记亦有不同。这些都是作者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山海经》中的事物做的些许改动。

无论是照搬神话中事物,还是以神话中的事物为原形进行想象和加工,网络玄幻小说对我国传统神话题材的借鉴是不可否认的。在网络玄幻小说的瑰丽异常的想象和超现实的世界中,增加了神话因素,使得网络玄幻小说中的虚幻世界更添神秘莫测之感。网络玄幻小说作者的想象并非皆是无源之本,其创作是充分地吸收与借鉴了中国古代神话的精髓。虚幻世界里的神话色彩是构成网络玄幻小说独特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突转的故事情节

情节作为小说的三大要素之一,无论是在精英小说还是在网络玄幻小说中,情节的发展变化都可以说是决定小说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更是决定小说是否具有可读性的主要原因。情节描写不但要与众不同、独具匠心,还要想人所不能想,这样才会出奇制胜。网络玄幻小说曾被指为故事类小说,因为它是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变化及发展来吸引读者的眼光,以多变的戏剧性冲突来贯穿故事的始终,其情节的展开更是荒诞诡谲、神秘莫测,甚至还充斥着各种变化多端的生物。

小说《诛仙》以男主人公张小凡的命运的发展变化来作为故事发展的主线。作者以张小凡为中心来构思情节,而在一些矛盾冲突的处理上都会引出一个读者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草庙村被屠之夜,一身邪气的黑衣人与普智打斗的过程中用“七尾蜈蚣”暗算并重伤了普智,而当读者读到了苍松道人以“七尾蜈蚣”来暗算道玄真人的时候,便不觉想到了屠村的凶手便是这个苍松道人。但是情节的发展的结果却并非如此。真正的凶手并不是早已经背版青云门投靠魔教的苍松道人,而是与张小凡有着一夜师徒情缘的天音寺得道神僧普智。普智为使张小凡能顺利地进入青云门,融合道、佛两家修真之法以参悟长生之道而对无辜的村民痛下杀手。而张小凡在得知这一真相之前,一直将普智当成自己的师父,在进入青云门之后也暗中修习着普智传与自己的“大梵般若”,也牢记着自己对普智承诺“我死也不说”!就算自己的师父田不易和天下正道之首——青云门掌门道玄真人数次威逼,甚至是失去自己的性命,背上一个叛徒之名,他也一样坚守着自己幼年时对普智的一句承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张小凡一直视之为师,为了守着对他的一个承诺可以舍弃自己性命的正道天音寺的神僧,竟然就是屠杀自己村庄的恶魔。就是这一突转急下的情节发展,使得张小凡心中对所谓的正道理解彻底颠覆,迈出了成魔的第一步。“什么正道,什么正义?你们从来都是骗我,我一生苦苦支撑,纵然受死也为他保守秘密,可是,我算什么……”这是张小凡从内心深处对过去正道认知的彻底改变,从此他开始走进一个使自己用了十几年都参不透的迷域,从而将读者引入了对小说核心问题的思考中:“什么是正道?”总之,主人公自身命运多舛的变化构成了小说故事发展的主线。

此外,小说在情节描写上还做了层层铺垫。其情节往往大开大合,惊心动魄,匪夷所思,甚至有时会导致难以驾驭而产生漏洞。例如《诛仙》一开始就给后面的章节埋下了很多伏笔,让读者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能够找到相关的连接点,而不至于感到含糊唐突。但由于伏笔众多,在最后收尾时没有来得及一一理清。作者对故事中的不少细节进行了苦心构思,意在为戏剧性的冲突安排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正是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大大地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使网络玄幻小说更具神秘感与可读性。虚幻的世界无疑放宽了作者构思情节的限制,而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变化使这个虚幻世界更令人捉摸不透,使网络玄幻小说更具吸引力。

四、独特的语言魅力

网络玄幻小说的产生与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后的兴起与盛行固然是借助了网络给予的莫大助力,但更得益于作者们对网络文学语言的巧妙运用。网络玄幻小说的创作大部分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大量运用了生动而有趣的网络文学语言,其自身也带有网络文学语言的独特感染力。

(一)谐音类语言

谐音是网络文学语言的一大种类。“谐音就是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条件组成的泀汇来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网络文学语言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同意、谐音方式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4]〛108在网络文学界,谐音词受到广泛的认同。在网络玄幻小说中,作者对谐音类语言的巧妙运用是随处可见的。如在《断龙台》中的男主人公宇文树学,其名字与“语文数学”同音,所以,他每次自我介绍时都不免引人发笑。在《诛仙》这一虚幻的小说世界里,谐音类的网络文学语言也主要是被运用在人名之上。如在张小凡和宋大仁的对话中,张小凡刚拜入青云门,他不仅要独自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还要努力适应陌生的环境。这样的情节难免使读者也感到几分凄凉。这时作者巧妙了运用谐音类的网络文学语言,让主人公心中的愁苦冲淡不少,令陌生的环境也带上几分和谐之感,也使读者顿感轻松自在,达到了幽默与引人发笑的效果,为网络玄幻小说增色不少。

(二)表达的戏谑色彩

“网络写作要用平、短、快的方式表现凡俗与平庸。戏谑是吸引网民眼球的有效手段”,[4]120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网络玄幻小说的作者在创作时也不忘炫耀自己的语言技艺,在作品中通过戏谑与炫技语言来为读者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在《诛仙》中这样写道:“张小凡皱了皱眉,道:‘曾师兄,你流口水的样子看起来很猥琐的!’”,“张小凡斜着看了他一眼,只见曾书书原本相貌清秀的脸庞此时看起来似乎都变了味道,联想刚才那本书,他只觉得曾书书的额头上仿佛写了个‘色’字。”[5]39“流口水”与“额头上仿佛写了个‘色’字”,一般是漫画和动画片中所出现的表情,这里作者以书面语言的方式描写出来,可以使读者想起曾经熟悉的经典画面,描写生动而有趣,使读者容易产生轻松幽默之感。小说语言的优美简炼、幽默诙谐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结语

网络玄幻小说尽管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并受到网民的热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受到不少传统作家的批判。从事网络文学写作的多是学理工科出身,属于文学边缘人群或业余文学钟情族,他们上网摆弄文学完全是休闲时的事情,“网络写作是首先自娱,然后才是娱人。”[6]377正是网络写手们的业余身份,加上他们以自娱、娱人为目的的出发点,使得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于情感的宣泄而忽略了作品的审美质量,以至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首先是情节过于随意。网络玄幻小说多以故事情节的曲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作者多以展现一个超现实的第二世界为自己创作的重点。但是,在网络玄幻小说里的许多情节是经不起推敲的,重要人物有可能突然消失或沉寂。如《诛仙》中的张小凡与林惊羽是儿时的同村玩伴,前者愚笨,后者则天资聪颖,但是林惊羽到后面的故事中却成为无关紧要的闲杂人物。其次是描写不够细致。网络写手们的创作大多是为了好玩、游戏和休闲,甚至主要是为了释放和渲泻自己的欲望。因此,作者们常常缺乏应有的严肃感,以至在描写上显得不够细致,禁不起细致品味和揣摩。在《诛仙》中,张小凡的师父田不易所用的法宝就曾三次无故易名,由“赤灵”到“赤芒”再到最终定名的“赤焰”,这样明显缺乏事实依据和说服力,这是创作中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总之,网络玄幻小说的兴起与发展,与其自身的艺术魅力不无关系。它所具有的艺术特征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融合,这些因素共同造就具有幻想性、神秘性、情节性、立体性以及娱乐性的网络玄幻小说。我们在肯定网络玄幻小说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更不能因为它的缺陷而否定这一类独特的网络小说文体。

[1] 苏晓芳.网络小说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2] 萧鼎.诛仙2[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

[3] 郭璞注.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发展史——汉语网络文学调查纪实[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5] 萧鼎.诛仙1[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

[6]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玄幻事物小说
美好的事物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奇妙事物用心看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
高中生阅读玄幻小说的心理需求及影响研究
论网络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弊病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