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当地文化建设的关系

2013-08-15王彩芳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图书文献图书馆

王彩芳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陕西 延安 716000)

由于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方略的需要,中国的大学有许多是办在地方上的。而地方高校的图书馆也因为其专业性、前瞻性和研究性的突出特点,使其相较于地方其他图书馆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藏书数量、种类、软硬件设施以及管理资源上。每到一所大学,其图书馆就是它最标志性的建筑,而且,图书的品类也是地方图书馆所望尘莫及的。而地方图书馆则主要因为读者品位、经济建设第一使领导无暇顾及而使其在购买图书时捉襟见肘,造成地方图书馆图书数量少、品位低、更新慢等现象不一而足。

但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却因为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在校教师和学生,所以也显示了它的封闭性和垄断性。他们把图书资源就当成自有资源或者内部资源,只为自己的学校提供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学校负责人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地方高校是当地财政投资兴建的,学校的图书馆应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提供平台,应该与当地图书馆实施资源共享才对。这样的问题已经有许多人讨论过了,现在我们要说的是,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当地文化建设的问题[1]65。

文化是人类经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行为的导向,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产力推进、人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的基点和支撑,属于软实力的范畴。所以,从来就没有哪个国家、地方的政府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民俗民风、宗教信仰、民间艺术、方言俚语、方志文献、名胜古迹、山川地理、优秀人物、历史遗迹、非遗保护等。发掘、保护、整理、研究地方文化,就是“兴小家,旺大家”的重要举措,就是传承中华文明、建设祖国文化,推动社会主义中国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内容。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高等院校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虽然各级各类政府对高校为地方经济文化的服务十分重视,虽然各类地方院校也不断强化自己的社会性职能,可是,因为学校独特的专业性、封闭性和科研性所决定,总认为振兴和发展地域文化是当地政府的事,是文化部门的事,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使有关系,也无非是让几个在地方文化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参与当地文化建设的决策,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出谋划策。其他方面,他们自认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至于图书馆,更觉着与这样的事不着边。他们只专心于专业建设、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图书采购,而地方文化方面的书籍,要么因为一些学者的单打独斗而即使有很高的研究成果却没人知道,所以无法上架;要么通过一些人情世故,买了一大堆没有太大价值的破烂。同时,高校图书馆只对在校教师和学生开放,其他的人想借阅,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事。这样一来,不仅地方性高校没有特色,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上大而全,却没有自己的东西,也使高校图书馆没有特色,并不能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中真正起到服务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也就真的成了一句口号。

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大力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建设了150多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目的就是重点研究、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特色研究和田野调查研究,主动为地方文化建设建言献策,为地方特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保护、弘扬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一些地方高校也认识到了这一工作的伟大意义,充分发掘、积极研究、大力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努力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可是,如何让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有效和积极地发挥出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何把图书资源建设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上着手,完善服务平台的搭建,这既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使命。笔者认为,要使当地高校图书馆有效地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高校的决策者以及图书馆的领导者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强化馆藏体系建设,打造特色专柜

高校图书馆固然有它的前瞻性、科研性、专业性等特点,但作为地方院校,还要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一种文化必有一种文化的个性。作为地方图书馆,就是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一方面利用自己专家学者云集的特点,积极研究、发掘、整理地域文化,把他们的专业书籍陈列在柜,使其成为学校的亮点;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和当地政府以及文化部门取得联系,将当地名人以及外地研究本地区的有关书籍迅速购得,建立地方文化研究专柜。这样,就使得学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的时候,丰富了馆藏资源的内涵,优化了馆藏资源的结构;既便于学校的师生研究当地经济文化时借阅,为当地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也可以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为地域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二、以更加开放的态势,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图书只有被借阅出去,才算完成了它的使用价值。但这种借阅不仅是内部师生的借阅,还应该有当地其他人士的借阅。有一句被说烂的话叫:“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地方高校图书馆,就是政府搭的一个戏台。民间自然有着许多文化高人和发烧友,自然有许多对地方文化热爱的人。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面向社会,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势,敞开胸怀,为天下有识之士提供学习和研究的舞台。在馆藏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广泛宣传,开放借阅,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图书资源,借阅本馆藏书。学校应该主动走上社会,与其他文化部门、科技部门、研究部门达成协议,为这些单位的研究人员办理借阅证件。当然,也可为其他民间人士办理借阅证,开办借阅窗口和专座,让他们有空闲来学校走走,这既是让社会对学校有所了解,也使学校积攒了人脉,树立了形象;既提高了图书利用率,也从侧面对学校和图书馆进行了宣传。

三、还要利用高校的区位和专业优势,积极开发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

当前是信息化空前发展的时代,也是纸质图书遭受冷落的时代。所以有人说图书馆就是夕阳事业。可是,新生事物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并改造各种信息资源数据库,让电子图书成为自己的另一名片,也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好事。而且,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自己的区位和专业优势,整合本地区所有图书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数字图书馆,实现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形成以高校图书馆为龙头的特色服务体系,则更是服务功能的放大。在实现共享的基础之上,有限度地开放电子文献访问权限,有目的、有重点地为当地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科技查新服务,就可立竿见影地提高学校与本馆的声誉和形象。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就应该成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发挥自己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要注重对地方文献方志的收集和整理

地方文献就是对当地风土人情、自然现象、社会活动等经济文化的全方位记载,就是当地人精神思想的沉淀积累,是某一时代的历史反映、人文呈现和深层文化结构映现。所以,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库存,有必要也有义务对地方文献加以收集整理,使其成为地方历史文化的记忆宝库。但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制约,地方文献也存在着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道听途说、言过其实、片面失真、详略不当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学校专家集中,人才荟集的优势,组织部分专家学者成立项目小组,利用不同地区的文献相互补充,注重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别的地方文献相互验证,还历史以真像,真正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发挥作用。另外,还要加大对方志的采购力度,使各县市的方志能够成为馆藏资源的一部分,以便于研究者对地方文化、历史的查阅[2]39。

五、利用信息检索优势,为读者提供深层次服务

信息检索是图书馆的核心服务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今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信息检索服务是提升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一直以来都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部分,当然,它也应该是社会服务的一个重点。因为社会和民间人士来到学校,一开始对学校的图书内容并不了解,对借阅的内容也不熟悉,所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在文献检索、数字资源检索、查收查引、科技查新和定题追踪、文献传递、代查代借等为他们作好服务。只有空前的热情和十分周到的服务,才会使社会借阅人员感受到本馆的温暖,才会给自己留下好的口碑,才会提高自己的图书使用率。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走向社会,广泛取得当地有识之士、经济人士以及名家后代的支持,它可取得更多的信息、资料、文献收藏,也能得到一定的经济回馈。这样一来,就可以摆脱单方面靠学校财政的被动局面,实现两条腿走路的目标。自己服务了社会,也得到了社会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的双赢,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汪良发.地方文化与特色高校建设[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新征.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以九江学院艺术学院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2(35).

猜你喜欢

图书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图书推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