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2013-08-15李兴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水费安全工程饮水

李兴勇

(黑龙江水利厅,哈尔滨 150010)

1 基本情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身是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由原来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的一井、一房、一泵、一压力罐的集中供水点标准提高到安全饮用水入户标准,实施6 a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32亿元,累计解决69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全省自来水普及率由2004年的34%提高到60%,饮水安全率达到53%,惠民力度、便民举措显著提高,基层群众非常认可。

1.1 建设资金筹措

2008年第四季度国家扩大内需以来,中央投资比例由原来的45%提高到60%,其余部分为省级配套投资,不再要求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市本级及所辖区由市财政负责给予资金配套,如入户管网过长,上级全口径投资不足,由农民自筹或以投工投劳方式解决入户部分投资[1]。

1.2 运行费用构成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费收取标准基本由村屯经济实力、村民收入水平、工程供水成本等条件自行确定,一般1~4元/t,全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平均运行成本约为2.01元/t(绝大部分供水工程为节约成本,日供水2~3次)。费用构成主要为电费、药剂费、水质监测费、管理人员工资、维修费、办公费、管理费等,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绝大部分村屯没有提取折旧费和大修费用。

1.3 主要管理模式

截止2011年,全省集中供水工程14 257处,由水利部门管理的工程150处,乡镇政府管理的工程880处,村集体管理的工程8 613处,承包或委托管理的工程4582处,民营或股份制公司管理的工程32处。主要存在3种模式:

1)个人承包管理,大部分村屯都采取这种模式,竞价发包,水费用于电费和管理人员工资,工程维修由受益村民“一事一议”解决。

2)乡镇水利站管理,乡镇水利站负责工程的扩建、更新改造、日常维修等全部管理,用户按标准缴纳水费。

3)集体管理,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护维修、水费收缴,保证供水[2]。

2 存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6 a来,已取得较大成就,但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特别在工程建设和运行中还存在较为突出的困难[3],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2.1 工程建设成本高,资金投入不足

高建设成本主要有4个方面原因:①管线费用高,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4万km2,农村人口2 218万,农村平均每平方公里49人,人口密度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地广人稀,管线距离长。②工时费用高,冬季气候寒冷,全省平均管道埋深超过2.5 m,北部地区管道埋深超过3 m,工程土石方量大。③水体净化成本高,松嫩低平原、三江低平原等地区地下水氟、铁、锰严重超标,需要进行水质净化处理。④成井投入高,山丘区打井取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孔隙水,成井难度大[4]。

基于以上这些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我省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单个工程规模小、管道距离长、土方工程量大、水处理工艺复杂的特点,工程建设投资,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国家对我省的人均投资已由445元提高到556元,但实际需求是962元,地方筹资能力有限,资金投入量不足,影响工程建设标准。

2.2 缺乏净化设施,水质达标率不高

目前,我省农村饮水工程供水卫生缺乏工程性保障和有效的管理,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绝大多数缺乏消毒和净化设施,80%以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体未经净化、消毒处理直接入户,即便净化、消毒,合格率也很低,部分感官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超标,2008年省卫生厅检测,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在50%左右。水源地保护意识不强,水厂没有基本的水质检测设备和较专业的技术人员,无法开展日常水质监测工作,饮用水卫生标准难以保障。

2.3 管护机制不健全,长效运行无保障

目前,全省运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绝大多数缺乏专业化管理或必要的技术指导,管理人员只负责简单的断水、送水、值班工作,对设备运行状态、水质保障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且承包者只顾眼前利益,降低水费收取难度,只向农户收取水电费和管理人员工资,并没有收取折旧费和大修费,工程大修和部件更新得不到保障,影响设备长久运行问题突出,目前已存在“样子”工程、“短命”工程。另外,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各县(区),都没有支撑相关管理制度建设、运转的专项经费,也是影响设备发挥长效的主要原因。

3 意见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心工程,把好事办好,是工作落脚点,针对当前现状和比较突出的问题,建议重点从4个方面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5]:

3.1 扩大资金筹措渠道,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

目前,我省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享受国家在中部省份投资政策,人均投资556元,近年工程建设成本不断攀升,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建议从4个方面加强筹资力度:

1)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我省是边境欠发达地区,省级财力有限,相关部门要积极向国家反映,争取我省享受西部省份投资政策,或合理要求国家提高投资标准,加大国家投资力度。

2)加大省级资金配套能力,建议省里设立农村饮水工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按国家配套要求及时足额配套到位。

3)鼓励地方加大自筹,2008年以来,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在要求县(区)配套资金,饮水安全是利民工程,各地要从为民角度出发,加大自筹资金,或组织力量投工投劳,增加投资总量。

4)动员社会资金入股,鼓励企业或各人出资入股,保障工程建设,获取一定年限管理权,或拥有部分产权,实现投资收益。

3.2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饮水安全工程管得好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有效管理的保障,当前要着重加强3个方面制度建设:

1)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地方政府和水务局要对已建成的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真正有效监管,落实专人对设施运行状态、设备折损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动态掌握每处饮水安全情况,提出整改建议,适时强制作出管理方面督促和调整。

2)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目前,各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素质和简单监测技能,特别对水源地保护缺少责任意识,饮水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健康,定期开展从业道德培训、技术培训和相关业务培训十分必要,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提高处理应急事故能力,保证工程正常运转,实现饮水安全。

3)建立水质监测中心。各地要成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或以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站为依托,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落实人员和经费,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质检测,实现水质监测工作常态化,及时掌握饮用水水质变化情况。

3.3 探索科学供水模式,确保饮水工程群众用得起

降低各种运行费用是饮水安全工程受惠于民的保证,通过调研和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可以从2个方面降低群众饮水费用:

1)发展规模化供水。单井单屯、覆盖人口少的供水设施,折旧费、维修费、电费、人员工资及管理费用由单屯承担,人均费用大,水价相对规模供水水价高得多,群众难以接受,水质也难以保障,致使部分供水工程没有正常运转,发挥应有效益。采取规模化集中供水,提高设备利用率,扩大覆盖人口,降低人均费用,可确保群众用得起。在今后饮水安全建设中,要本着“一井带多屯,多村联大网,跨乡发展”供水模式建设,降低运行成本,即便目前不能实现规模化,也要在工程设计上预留出并网空间。

2)实施企业化经营。目前我省饮水安全工程主要采取集体管理、个人承包管理和乡镇水利站管理3种方式,这3种管理都不具备规范性,随意性很大,对设备维修、养护、运行缺少科学性操作,长此必然增加运行费用。建议按照计量供水、补偿成本、合理受益、公平负担原则,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探索将供水工程管理权、收益权转让给县级自来水公司,或依托几家规模以上供水工程,组建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公司,吸纳管理周边供水工程,实施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企业化运行,降低成本,让利于民,实现公益、收益双丰收。

3.4 建立设备保障基金,确保饮水安全工程长受益

目前,全省饮水安全工程费用收取,多数只收取基本运行费用,即电费、管理费、维修费等费用,绝大多数都不收折旧费和大修费,特别个人承包管理的饮水安全工程,追求短期利益,对设备缺少高质量的维护,工程很难保障长效。基于这些因素,建议建立设备运行保障基金,主要从3个方面突破:

1)从水费中提取一部分资金。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加强水费收缴,采取水费提留方式,提取一定比例的设备折损资金,储入专户,用于设备更换、大修费用。

2)县级财政补贴一部分资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地方政府要在保运行上增加扶持力度,按照饮水安全工程规模、覆盖人口、运行状态,确定补助标准,在县级财政预算中列支一部分饮水安全工程设备运行保障金,储入专户。

3)建立统筹使用保障基金制度。以县(区)为单位,由地方水务局监督管理,专户储存,逐年积累,专款专用,在全县范围内统筹使用,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发挥长久效益。

[1] 王华.蒋吉发.新时期农村饮水工程基本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6):57-60.

[2] 毕小刚.田海涛.统筹规划做好农民饮水安全工作[J].中国水利,2007(10):29-30.

[3] 王震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5):34,36.

[4] 牛起虎.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山西水利,2010(04):6-8.

[5] 陈鑫.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J].科技资讯,2010(11):173.

猜你喜欢

水费安全工程饮水
简易饮水鸟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饮水
没付水费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昭平台灌区实行农业水费包干的探索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