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筒仓滑模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3-08-15王东生

山西建筑 2013年17期
关键词:支撑杆滑模偏差

王东生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山西古交 030200)

常规模板工程技术是包括了模板的设计计算;模板强度、刚度的设计校核;模板的支撑系统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分析;模板方案及其支撑系统方案的确定;模板的施工安装等一系列过程。滑动模板施工是在建筑物底部一次性组装完成(后续施工过程很少再做大的改动,也可进行截面收缩),使用液压设备提升模板向上滑动至浇筑高度。滑模施工是现浇混凝土工程中经济和环境效益最为显著的高机械化水平施工技术,具有作业安全、施工较快、占地较少、移动成型等特点。

1 滑模施工的优势

模板工程通常分为模板设计计算、模板安装拆除、模板维修保管和模板运输四部分。这四部分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滑动模板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工程质量较高,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的刚度和抗震性,同时施工的速度也比较快。2)模板用量少,在底部组装成型后一直滑升到浇筑高度,并可收缩截面。3)施工方便安全,混凝土的浇筑和钢筋的绑扎都在操作平台上完成,作业效率高。另外,它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可以周转使用。

2 滑模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

2.1 中心偏移的问题

在施工中由于操作平台产生倾斜、千斤顶底座的横梁不平、模板组装不合格、更换模板都会引起中心偏移。此外,受到大风、碰撞等外力的影响或者在浇筑时混凝土没有均匀变化方向,总是沿同一方向浇筑,这些因素同样会引起中心偏移。

针对以上的因素应采取以下的措施来调节偏移:1)将操作平台通过人为的方式倾斜。可将操作平台朝中心偏移距离设计轴线最大数值的方向调整抬高,使得模板结构慢慢向设计轴线的方向倾斜,从而使中心偏移产生回移效果。该过程中,每个千斤顶如何调整、调整多少要做好计算,然后将平台缓缓的按计划完成倾斜。2)可采用铁片垫在千斤顶的底座下的方式。把偏移量最大的方向作为基点,过中心点延长线作为轴线,在两边所有千斤顶下对称的布置1 mm~2 mm的铁片作垫子,使千斤顶慢慢产生偏移方向的垂直倾斜,不断的调节调整,使偏移回移后抽调铁片。在这个调节偏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有些已经发生的但是并未超过规定要求的中心偏移,为避免调偏过度引起反向的偏移,可暂时不要对其调节,但一定要经常进行观测和检查,如果偏移量有扩大化的趋势的情况下再对其进行调节。对偏移进行调节时,切记不可生硬的、着急的调整,一定要缓缓进行,避免操之过急引起的急弯,甚至对操作平台整体刚度造成破坏。

2.2 垂直度控制

滑模施工作为连续成型的施工技术,施工速度快是其明显的优势,支撑杆是它的重要保障,因为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和模具等大量载荷都是由支撑杆承载的,滑模装置也存在着非常大的空间变位的隐患。所以,在滑模施工时必须对结构的垂直度做好严格的把控,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调整偏差。1)对结构垂直度的观测能够得出垂直偏差的方向和程度,观测图能够对垂直偏差进行真实的反映,要在第一层建立几个基准点,待每层滑空后用经纬仪按照基准点向上引测铅垂线,获取垂直偏差。2)滑模施工垂直纠偏的方法有千斤顶升高法和外力纠偏法。千斤顶升高法是指若在结构的某侧有垂直偏差出现,那么平台同侧也会有偏差出现,就可以把产生偏差这一侧的千斤顶进行提升以抵消偏差量,纠正垂直偏差。外力纠偏法的使用更为常见,它是将倒链及钢丝绳一端固定于围圈,另一端在楼板预留洞等地方进行固定,原理是通过反向外力来纠正偏差,外力纠偏必须缓慢的进行,进行中要随时检测偏差数值和纠偏的程度,切忌出现纠偏过快而产生硬弯。

2.3 裂缝控制

滑升施工中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裂缝问题,包括竖向裂缝和水平裂缝。竖向裂缝通常是因为支撑杆的过载产生弯曲而引起的,所以施工中一定要对支撑杆进行合理的布放,避免有的支撑杆负荷超标,同时要对滑升的速度做好控制,怎样才能较好的避免竖向裂缝的形成。水平裂缝的形成原因有:1)新浇混凝土强度还不高,滑升力比新浇混凝土粘着力大;2)组装模板时倾斜度不符合要求,甚至形成倒锥形;3)模板设计存在问题,刚度差,受侧压力等外力作用产生模板变形,滑升阻力增大;4)混凝土出模强度偏高,导致混凝土与模板间的粘着力比混凝土凝结力要大,所以在滑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出模强度,把握好提升时机。水平裂缝产生的细微裂缝会侵蚀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对整个建筑结构带来不良影响,较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产生结构断裂性的破坏,后果更不堪设想。

2.4 其他常见问题

筒仓滑模时,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容易发生扭转,扭转不仅影响筒壁的外观,还有可能扭曲钢筋,影响结构性能。可用双千斤顶纠正扭转,沿圆壁周围均匀布置若干千斤顶,按照扭转方向关掉千斤顶一侧的油路,使提升架产生导向转角来纠偏。漏油问题在滑模施工中屡见不鲜,千斤顶和油管接头处的漏油,容易使混凝土断面中产生许多不规则的施工缝,极大破坏了工程结构也影响了建筑寿命。显然,千斤顶、油管、液压元件的漏油无疑是液压设备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中应选用标准化、规格化、系统化的设备,必须使用正规的标准产品,施工前做好检测工作,对各个液压设备逐个进行超压试验,只有检测合格的器件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粘结问题。滑模施工时如果两次提升的间隔时间过长或模板没有清理干净,都会使得滑升阻力增加,进而产生了混凝土保护层的疏松和剥落等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下的措施来避免阻力增大:1)滑升的速度必须根据当时的气温、原材料及结构的类别来确定滑升速度的最佳值。如果有其他原因造成施工中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质量。2)在正常的滑升阶段,要保证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的合理,不应太长。如果当时温度较高,最好增加1次~2次中间提升。3)模板要及时清理干净。为适应施工现场的复杂多变,要依据现场的施工实践和具体情况,试配几种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以适应情况复杂的施工现场。4)要注意混凝土浇筑要分层浇灌分层交圈,保持混凝土出模强度的一致性。

3 滑模施工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支撑杆的垂直度,如有倾斜的趋势要尽快纠偏。荷载布置要均匀,尽可能的避免操作平台上产生冲击荷载、集中荷载;2)施工用混凝土应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品牌同规格型号的水泥,保证混凝土的颜色相同;浇筑混凝土应分层交圈均匀进行,每次浇筑应控制在200 mm,同时要将出模强度和坍落度把控好,在混凝土出模后及时的进行修补养护;3)每提升1 m后要使用激光仪对中,避免误差产生和积累;每滑升一步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筒仓半径用调径丝杆调整;4)要保证模板系统的水平度,将相邻千斤顶高差控制在15 mm内,整体平台高差控制在30 mm内,千斤顶爬杆设置水平限位卡来消除其升位偏差。滑模施工中抽拔模板要及时,为避免泥浆堆积影响筒壁美观,抽出后要将模板上的水泥浆尽快清理掉;在做清理模板工序时,要坚决杜绝野蛮清理,避免使用铁锤、钢管等锐器操作。

[1] 王 伟.某筒仓结构滑模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36(20):118-120.

[2] 郭蓬勃.储煤罐筒身水平与垂直度的施工控制[J].工程建设,2012(4):100-101.

[3] 姜 波,程志军,王晓锋,等.模板工程与绿色施工[J].施工技术,2008(6):40-41.

猜你喜欢

支撑杆滑模偏差
一种用于止回阀用橡胶密封圈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螺旋推进器支撑杆断裂的分析
基于组合滑模控制的绝对重力仪两级主动减振设计
PMSM调速系统的自学习滑模控制
并网逆变器逆系统自学习滑模抗扰控制
挂画魔架
垂直轴风轮阻力型支撑杆研究
关于均数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