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王国平山东省邹平县畜牧兽医局256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8期
关键词:粪便统一畜牧

李 波 王国平 (山东省邹平县畜牧兽医局 256200)

近年来,随着对畜牧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要求,养殖小区建设提到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养殖小区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庭院养殖方式,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业内部良性循环,较好的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等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但调查发现大部分畜牧小区在建设和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区的发展,弱化了小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1 养殖小区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小区规划、布局不合理,建区随意性大 主要表现在:(1)选址不当。有的村把小区建设在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有些村为了方便生活,选址离居民点很近,交叉污染严重;有些村因集中调地困难,允许养殖户把场建在责任田里;有些村因陋就简,不加改造地把小区建在低洼湿地,不利排水,疫病多发;还有些小区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工厂、水泥厂等厂矿附近。(2)小区布局零乱。调查中发现80%的小区未请专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场规模大小不一、方向不一、有高有矮不规范。(3)区内饲养畜禽品种混杂。有的甚至一场多畜,影响畜禽生产,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4)小区内各场建设步调不一。给统一防病和统一销售畜产品带来不便。

1.2 区内环保设施不健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小区内无统一的化粪、排污走道,区外无统一的贮粪场及粪便处理设施,污水到处流,粪便四处堆,环境十分恶劣。绿化是净化小区内环境的有利措施之一,但许多小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圈舍建得密不透风,未留下充足的绿化空间,不利小区可持续发展。

1.3 配套服务落后,防疫制度不健全 小区内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畜舍内外环境没有进行定期消毒。各养殖户的免疫程序千差万别,有的养殖户以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本地没有的疫病也搞免疫注射。相反,有的饲养户图省事该防的病不防,还有的购买低价劣质疫苗或是采用不恰当方法接种,结果起不到防疫作用,甚至造成疫情扩散。

1.4 小区组织管理不规范 一是无专人负责协调小区内公共基础设施问题;二是小区内没有自己统一组织,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互不联系,各讨方便,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三是小区无章无制,形象欠佳。

1.5 畜禽品种不统一,难以形成规模化 饲养单一品种的畜牧小区为数不多,而且多数小区饲养品种繁杂,饲养户各自为政,数量少销售难,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不高。

1.6 无固定的畜产品交易场所 调查的小区中,没有一个建有专门的交易市场。买猪收蛋的车辆要么停在小区近旁,要么堵在道路上,不仅给疫病传播埋下了隐患,还影响交通,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

2 畜牧养殖小区和谐化发展的措施

经过笔者在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第一线的实践,本着农户易于接受、便于操作、经济可行的角度,结合当前畜牧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措施。

2.1 小区建设应科学规划,统一标准 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的原则,镇(办)及村在划拨土地时要相对集中,突出规模效应。要请畜牧技术部门科学地设计建区方案,按不同畜种分建专业性小区,不能搞“混合”小区。要坚持“集中投建,同步运转”的原则。具体要求为:(1)选择要求:一要地势高燥。二要远离污染源。三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四要便于卫生防疫。五要交通方便,电力供应和饲料资源充足。六要尽量利用坡地、荒地、薄地,不占好地。(2)建场要求:要坚持“集中投建,同步运转”的原则。一个养殖小区如同一个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场,区内一家一户好比一个生产车间,所以在建设方面可以参照规模化养殖场的建筑布局。小区要修建围墙与外界隔离。畜禽舍应统一选择南向或东向,以保证冬季保暖防风和夏季凉爽通风。舍内要创造一个与所养畜禽品种相适应的保温、通风、光照条件及科学的饲养工艺流程。户与户之间距离应保持在30m以上,用围墙或绿化带隔开。在养殖小区内应大力推广“全进全出”生产方式。每个饲养户在建筑设计时可将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分成若干个单元,各单元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以独立单元式车间为单位轮流使用。同一单元“全进全出”,彻底空栏消毒。小区大门口及每个养殖场大门口都要设置消毒池,要有沐浴、更衣设施。清洁道与粪污排泄道要严格分开,粪污处理池要建在小区围墙外下风口处,并能与雨水分开。

2.2 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途径,实现小区可持续发展(1)推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各养殖户将粪便运用生物发醇工艺,在粪便中拌入一定比例的菌种及草糖等辅助料,进行发醇腐熟后制成有机肥;还可以制取沼气,将小区内畜禽粪便统一集中后与水混合,经厌氧发酵处理能产生大量沼气,可供区内养殖户照明、煮饭、发电等。其沼液又是营养丰富的肥源,是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的重要保障。还可以实行粪尿分离,尽量减少用水冲粪便,在畜禽舍内垫上锯木屑或稻谷壳等,使粪便迅速干燥。各户将粪便送到小区内的粪便处理场。处理场可用塑料簿膜做顶盖,利用太阳光和风蒸发粪中水分,干燥后制成颗粒状肥料,供为农用。(2)将畜禽污染整治规定纳入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国家环保部门及地方性规定对规模养殖场的规定,明确各养殖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大力推广科学的饲养方法,对违规者取消奖励政策或提出相应的处罚办法,促使养殖户规范行事,使管理者有法可循,杜绝个别养殖户不肯履行应承担义务和费用的现象发生。另外,环保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者特别是大型养殖场,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应严惩不贷。(3)养殖小区进行绿化。绿化可起到改善小区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减弱噪声、减少空气和水中细菌含量、防疫、防火等诸多作用。

2.3 抓法制,促规范,作好小区内防疫工作 在抓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提高群众法制观念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工作:(1)小区要配备专职兽医技术人员和相应的兽医设备及消毒治疗药品,严格程序化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2)建立引种管理制度、严防疫病传入。在引种上要把好“四关”。即检疫审批关、检验监测关、免疫接种关。(3)建立科学严格的消毒制度、杜绝疫情隐患。饲养场必须设立消毒室和消毒池,对出入的人员、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场内坚持每周消毒一次,不能出现消毒死角。消毒药品要选用高效、安全的药品,尽可能交替使用不同的品种,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4)遵守检疫监测和检疫申报制度。养殖场出售畜禽须主动向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检疫申报,经检疫合格,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后方能出售,场内发生疫情时应及时报告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否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2.4 探索养殖小区经营新模式 小区应建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并建立固定的畜产品交易场所。采用“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或者“龙头企业+畜牧小区+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增强广大养殖户入住小区,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促进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发展。同时小区应成立自己的管理组织,比如成立养殖协会等合作组织,由该组织出面,负责小区内的品种引进、饲料供应、疫病防治、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产业服务工作,并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技术培训制度、场户成本核算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还要建立固定的畜产品交易场所,把养殖小区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2.5 科学选择主推品种,大力推行配套技术 在养殖小区内主要推广市场占有率高、能被大多数群众认可和当地适宜饲养的品种,有条件的可组建该品种商品化配套自繁体系。小区内要全面推行“五统一”配套技术,即统一圈舍建设规范、统一品种制种模式、统一饲养管理技术、统一防疫用药规程、统一环境控制标准,提高标准化技术入户到位率,努力提高养殖小区建设水平。

3 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畜牧业养殖小区要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畜禽粪便及废弃物,解决环境污染。为畜禽饲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小区的经济效益,确保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统一,从而达到建设养殖小区提升产业优势的目的。

猜你喜欢

粪便统一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