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猪场的科学管理,杜绝疾病发生

2013-08-15檀学进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266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8期
关键词:养猪场定期熏蒸

檀学进 (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266100)

规模化的养猪场对疫病的控制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不能依赖疫苗免疫,更不能依赖药物的治疗,而是应该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制定完整的卫生消毒措施,实施详尽的免疫计划,通过综合治理及全面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控养猪场各类传染病发生。

1 科学管理 预防在先

1.1 满足营养 监控环境 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营养全面,要严格按照饲养标准供给足够优质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满足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求,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加强猪舍管埋,保持干燥,降低各种应激因素,减少对猪只惊吓、刺激,及时清理猪舍粪便、尿液和脏物,以降低猪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维护合理的饲养密度,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出入猪舍的人员要注意消毒。

1.2 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 有条件的规模化养猪场要做到自繁自养,全进全出,这样可控制外界传染病的传入。为了切断传染源,对不同阶段的猪要全进全出,最低限度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猪的全进全出。圈舍空出后,先清理污物,然后彻底冲洗,待干燥后火碱(氢氧化钠)或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封闭门窗用甲醛配合高锰酸钾粉进行熏蒸消毒,再空圈7~10d方可装猪。产时毎周要选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进行带猪消毒1次。

1.3 慎重引种 定期监测 确需从外地引种时要特别注意,不从疫区引种,防止因引种而带进了猪瘟、细小病毒、伪狂犬、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等传染病,同时要检查引种的防疫情况。对本场的猪也应定期监测,检出抗原阳性的猪,应及时淘汰。引入的种猪,应在隔离猪舍隔离饲养观察30d,确认无病后,再进行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等疫苗后,才能合群。

1.4 合理用药 定期驱虫 在治疗猪病时,对药物的选择最好是在专业兽医指导下,选择理想药物,科学的药物搭配,通过合理的给药途径,对症下药,避免盲目用药和滥用药。不论是种猪还是育肥猪都要定期驱虫,养猪场一旦发生寄生虫病,将严重影响猪群徤康,影响生长发育。

2 全面消毒 杜绝隐患

2.1 人员消毒 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场门口设置消毒池,消毒液使用2%~3%的火碱溶液,3d更换1次。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工作人员在消毒室内先洗手,并用1: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3~5min,然后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和喷淋消毒后进入生产区。消毒室经常保持干净、整洁,每周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次。工作服、工作靴和更衣室定期洗刷消毒。

2.2 环境消毒 要经常清除垃圾、杂物和乱草,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不让蚊子、苍蝇和老鼠有藏身和孳生之地。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每隔1~2周用2%~3%火碱溶液喷洒消毒道路和场地。

2.3 猪舍消毒 一般分4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机械清扫,先清除粪尿及垫料,运出作无害化处理;第二步清洗,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地面和墙角;第三步熏蒸,待水洗干燥后,关闭门窗用甲醛配合高锰酸钾熏蒸12h;第四步喷洒消毒,可选用百毒杀、菌毒消、过氧乙酸等消毒药喷洒消毒。消毒完毕,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将消毒药味除去。

2.4 用具及运载车辆消毒 定期对保温箱、补料箱、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一般先将用具或车辆冲洗干净后,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2.5 饮水、污水和粪便消毒 定期用含氯或含碘消毒剂对饮用水和生产用水进行消毒。粪便、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养猪生产中最常用的是生物热消毒法(堆粪发酵法),能杀灭粪便污水中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且不丧失肥料的应用价值。

2.6 带猪消毒 (1)一般性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猪体消毒常用喷雾消毒法,即将消毒药液通过圧缩空气雾化后,喷到猪体表上,以杀灭和减少体表和畜舍内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且还可以降低舍内尘埃,夏季还有降温作用。常用消毒液有0.2%~0.3%的过氧乙酸溶液、0.2%的次氯酸钠溶液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每立方米空间用药20~40ml。消毒时从畜舍的一端开始,边喷雾边匀速走动,使舍内各处喷雾量均匀。在疫病流行时,带畜消毒可作为综合防治措施之一,及时进行消毒对扑灭疫病起到一定作用。本消毒方法全年都可使用,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1~2次,春秋疫情常发季节,每周消毒3次,在有疫情发生时,消毒1~2次/d。带猪消毒时可以将3~5种消毒药交替使用。(2)猪体保健消毒。妊娠母猪在分娩前5d,最好用热毛巾对全身皮肤进行清洁,然后田0.1%高锰酸钾水洗全身,在临产前3天再消毒1次,重点要擦洗会阴部和乳头,保证仔猪在出生后和哺乳期间免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哺乳期母猪的乳房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如果有腹泻等病发生,可以用带猪消毒药进行消毒,一般每隔7d消毒1次,严重发病的可按照污染猪场的状况进行消毒处理。新生仔猪,在分娩后用热毛巾对全身皮肤进行擦洗,要保证舍内温度在25℃以上,然后用0.1%高锰酸钾水擦洗全身,再用毛巾擦干。

3 规范防疫 免疫到位

3.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规模化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猪群在整个生长期都得到有效的抗体保护。在猪瘟多发的养殖场,猪瘟应超前免疫,即在猪产后哺母乳前,仔猪注射2头份/头猪瘟兔化细胞苗,2h后再吃母乳,在35日龄和70日龄每头猪肌肉注射4头份/头细胞苗;繁殖母猪在配种前15d和仔猪断奶时注射4头份细胞苗,种公猪毎年注射2次,4头份/次。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以及猪口蹄疫等疾病,都应仔细安排好免疫接种,还要注意时间间隔,防止疫苗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猪场整体抗病能力。

3.2 选择疫苗要讲究 规模化养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保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正规的批准文号的正规疫苗,并且要求从出厂到使用的全过程冷链的完整,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在使用疫苗时,尽量使用单苗,特别是猪瘟,在仔猪的超前免疫时,绝对不能使用三联苗。

3.3 防疫操作要规范 接种疫苗要用开水煮沸10min以上的注射器和针头。毎注射1头猪换1个针头,冻干苗要用专用稀释液,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用完。

4 小结

总之,由于猪场新病的不断出现,病与病戓病与虫的混合感染,给猪群疾病的诊断、防疫、治疗带来了难度。这就要求养猪场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改善猪舍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保持清洁卫生,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对猪群的各种刺激,避免各种应激反应的发生。在饲料中添加安全的药物,预防各种病原体的感染,降低发病率。只有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全面彻底搞好卫生消毒,才能确保猪场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取得良好效果,因为这些传染病没特效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只有通过疫苗免疫,釆取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

猜你喜欢

养猪场定期熏蒸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中药熏蒸治鼻炎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