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自身问题的考量与对策

2013-08-15陶新宏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陶新宏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1]大学生就业难作为社会问题业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关涉到毕业生自身,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人们更多着眼于外部因素(主要为供需矛盾)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往往缺乏对大学生自身素养提升的有效关注。以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视域,通过考量他们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现象,多维度的解析和反思大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措施对提高大学生成功就业不无助益。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日前,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2]11月21日,教育部还专门召开了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支持青年创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3]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提出的。

事实上,为了给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就迅速扩大,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45万,2006年这个数字达到413万。2009年已达611万人,2011年为660 万人,加之历年尚未就业的部分毕业生,累积起来就是个不小的数字。此外,近年来社会上已经出现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且上学成本持续升高,有部分高中生逐渐放弃了高考这条传统的“跃龙门”之路。由此可见,如何破解高校持续升温的就业难问题,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就业难已持续多年,高校扩招、教学质量不高、学校与社会脱节等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中,当前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心理承受能力、合作与实践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不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往往是用人单位招聘与考核时日益注重的方面。据《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统计: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归因方式上依旧存在明显的“怨妇”现象。以来自社会(主要指用人单位)的压力源得分最高,随后依次是家庭和学校,而以来自个人方面的压力源得分最低。具体而言,多数人认为父母和家庭对找工作帮助有限,学校教授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用人单位选拔的不公正、用人单位要求过高等,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而就自身而言,他们较少认为就业压力是由于自己的不优秀造成的。[4]而在《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在个人素质”的调查中,在候选的16项素质中,“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排在前三位;而“道德修养”(第9位)、“工作热情”(第11位)、“协作能力”(第12位)、“刻苦精神”(第13位)、“进取心”(第l4位)等这些用人单位与社会所看重的基本素质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5]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仍然把就业压力主要归咎于外部因素,对于其自身的内部因素(责任心、合作力、实际技能等能力)的考虑的则相对较少。这一现象无疑应该引起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足够重视。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自身因素

(一)独立性不强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倍受宠爱,使他们一般呈现出心理较脆弱、承受职场挫折与失败压力等方面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初入职场时,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其中,大多数人对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往往认为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学历的要求过于苛刻,而且工资水平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设想;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希望找一个离家近、工作稳定的单位;一般很少有独生子女打算自己独立创业的想法和实践。

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独生子女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毕业生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戚身上,企图通过拉人情、托关系圆满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人生转变。其中也有不少毕业生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要求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这些依赖的心理就必然在就业上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从而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专业技能不乐观

高校扩招必然带来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参差不齐,加之现在就业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在不同层次的高校,抑或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以及同一专业的不同个人之间,他们就业状况的差别也在不断拉大。在实际的招聘中,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指标往往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能力等。专业技能水平列于首位,显然说明专业及毕业生对专业的熟悉程度在择业中日显重要。这既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专业化技能的需求,也说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沟通协调能力”、“基本解决问题能力”也往往被用人单位视为大学生中非常欠缺的要素。这些可以表明,“大学生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结构性失业”[6]。

另外,不少应聘的大学生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也不甚了解,更有甚者在对应聘的单位一点不了解的情况下,便开始提出诸多不明智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肯定不愿意招聘那些专业知识技能不强又缺乏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事实上,的确有不少大学毕业生由于专业知识、能力证书、社会实践活动欠缺等原因而错失了诸多成功就业机会。

(三)就业观念不妥当

1.期望值偏高

首先是“精英意识”。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过渡至“大众化”时代,但不少大学毕业生固有的精英意识却依然存在。不少毕业生仍放不下“天之骄子”的架子,抱着“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的心态,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的现象还较普遍。尤其是诸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发达地区大城市的毕业生,他们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还比较高,且都希望在东部发达地区工作,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就业热情。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大学毕业生月薪期望值都高于实际月薪水平,受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2703元,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5120元。”[7]其实,求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会延续毕业生的就业时间,增加毕业生的心理负担和就业成本。

其次是“都市心态”。近几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中小城市就业和西部就业,出台了很多鼓励与优惠政策。但是,部分大学生宁愿等待也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经常出现几十人,甚至几千人应聘一个岗位的“恐怖”现象。不少毕业生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美好“目标”,认为京、沪等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另外,以往有机会留在大都市的师兄师姐们的鲜活事例,也无形中促使着他们产生了非大都市不去的心态。事实上,这更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相对不发达地区少人问津,而在大都市择业的大学生则早已饱和。这就造成人才市场上出现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怪现象。

2.不能正确认识成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就业态势必然发生新的变化,在职场中竞争上岗、人才有序流动以及再就业已成为常态。就业岗位和职场人员都在随着市场的供需指挥棒发生着变动,但很多大学毕业生却依然抱有“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结果导致一些脱离现实的想法成为就业的障碍。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心存侥幸的渴求走捷径成功,梦想比尔·盖茨式的成功。这些毕业生往往缺乏应有的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从基层做起,甚至鄙夷那些踏踏实实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小事业的同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毕业生还抱着只有通过考研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才算成功。事实上,有观点认为近几年大学生考研热折射的是对就业压力的逃避。此种观点应该有其合理因素。

(四)就业心理不健康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的就业心理复杂多样。一方面,很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以及职业能力并不真正了解,自我评价偏高。同时,他们又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他们中有的人把就业前景想象得过于美好,而有的人则想象过于艰难,这就直接导致期望过高或畏缩不前。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急于摆脱心理上的就业压力,因而在求职时急躁草率,在没有对用人单位作出详细了解时就草草签约,而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的想如何毁约。此外,有些同学为了盲目攀比,甚至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还有的同学想找一份为了能找所谓的“比较体面的工作”而患得患失。这些就业心理往往使大学生极易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还有部分毕业生因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或性格内向或有某种生理缺陷而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地推荐自己,不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与此相反,有些自身条件比较优越的大学生却眼光过高,在择业过程中看不上这单位,瞧不起那职业,“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不能脚踏实地,成为所谓的“面霸”。

(五)创新能力不充足

在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今天,大学毕业生更应有创新精神,在知识、观念及能力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才能适应职业和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除了由于学校专业设置等外部因素外,不少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的诸多原因,如,勤奋刻苦程度不够、学习方法不科学以及自控力弱而经不起外部诱惑等等。从而造成在毕业时对新知识掌握不够,知识结构和体系没有能得到及时更新。另一方面,缺乏紧跟学科前沿的发展的意识而对所学专业动态不甚了解,平时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积累,更没有创新的激情和信念。还有部分学生不愿参加或参与实践活动较少,对社会发展变化了解不多,看问题的前瞻性明显不足。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不少毕业生对待挫折和困难缺乏信念和足够的勇气,往往一遇到困难就自动放弃。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不少大学生的潜力得不到有效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无法真正提高,创新精神难以落实。事实上,当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非常注重毕业生的这方面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克服自身问题成功就业何以可能

(一)切实提高自身素养

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其实就是应聘者素质与能力角逐的舞台。招聘单位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际技能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团体精神。实际上,这些对于大学生毕业生来说,往往又是急需培养与提升的综合素质。现实的情况下,能达到一些企业的要求的毕业生确实不多。这就导致出现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而公司又很难招到合适人才的怪圈。

为了缓解毕业生的就业滞压,高校和相关政府机构力倡“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方式。这就要求大学生先通过积累知识、技能等素质,等到综合素养和能力有较大实质性提高后,再以此进一步明智选择合理的职业。其实,大学生只是代表一个人的学习经历,或者掌握学习的一种能力,并不能反映他的实际素养。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环境和资源,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在知识、能力、品质等方面锤炼自己,成为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认真做好职业规划

当前高校都开设了职业规划课,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流于形式。实际上,大学生在毕业生往往频繁跳槽或辞职,这不仅消耗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浪费了企业的资源。实际上,频繁的换工作不如做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设计一份良好的职业规划,不仅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未来从事事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国家发展大势,而且要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点,然后顺势而行。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完善以专业基础知识的“硬件”和以社会知识为内容“软件”,二者缺一不可。为此,大学生平时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弥补“软件”的不足,做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定好位后再做职业规划。规划既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也不能超出所处的社会现实条件,不要在犹豫选择中失去机会。事实上,优质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使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有明确的目标,既避免了漫天撒网式的就业模式,也会提高对职业的满意度。

(三)及时更新就业观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转型时期,大学毕业生及时更新择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是大势所趋。毕业生及其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在就业时尽管不利因素很多,但并非缺乏机会。但及时更新就业观念至关重要。

1.抛弃“精英”观念

毕业生应该树立“由大众化的门进入大学,毕业时就要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8]大学生应弱化自身的优越感,有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在高等教育基本实现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只能从基层干起。”[9]那些不能转变就业观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往往会受到挫折。因此,大学生求职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应该学会从零做起。

2.调整就业期望值

一般而言,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待就业往往以读书的各种投入与工作职位的经济收入直接对比,这必然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不能准确进行就业定位,很可能走入择业的误区。据调查统计,“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4132 人,占46.8%)期望选择在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这样的二线城市工作。”[4]其实,树立“重事业、轻地域”的择业观,切实地把自身的知识才能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才有可能闯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当前,基层和西部是最有潜力的就业市场,在那里毕业生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3.树立动态的就业观

“大学毕业生要找的只是一个工作,而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8]大学生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树立动态的就业观。做到“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后再做更为明智而合理的职业选择。

(四)扎实提高心理素质

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也是心理素质不断调适的过程。为了防止择业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发展,就应通过就业指导课培养毕业生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竞争力、耐挫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素质。及时调适就业的心理状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1.培养良好情商

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认为,“成功100%=智商20%+情商80%”。[11]事实上,良好的情商的确有利于毕业生在遭遇就业挫折时调适心态和情绪,从而增强面对困境的韧性。其实,“韧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实践证明,大学毕业生有意识地增强心理韧性,往往能在面临困境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而自信地应对各种就业挑战。

2.建立心理问题咨询、干预机制

从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平均得分为18.00,虽然较2009年的19.12有所降低,但“如何提高年轻人的情绪管理技能与情商,以有效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促进年轻人的自身成长,依旧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年轻人自身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4]事实上,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早已启动,但实际效果不佳。除了因为还没有引起相关领导足够的重视外,主要还是措施不到位。疏于管理的心理咨询室,或经常关门,或人员不到位、不专业,因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努力建设一支敬业爱岗、业务过硬的心理咨询队伍至关重要。除了统筹安排相关课程外,尤其要“对由于心理压力过重、就业期望值过高、心理适应能力弱造成的就业焦虑进行心理辅导。”[13]重塑他们择业信心,保证其顺利择业。

(五)主动强化创业意识

据调查,“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实际比例一直都没有超过2%!”[5]。这既有客观条件限制,也与绝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创业意识的因素有关。事实上,近些年来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已经相继出台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为了扩大毕业生就业范围,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还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策划活动,为培养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破解这个问题要通过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通力合作。其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若能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而提高综合素养,不仅能切实提高就业质量,也是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wenming.cn/xxph/sy/xy18d/201211/t20121119_940452_6.shtml.

[2]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211/144771.html.

[3]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211/144743.html.

[4]熊汉忠.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N].北京日报,2011-05-24.

[5]熊汉忠.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J].北京: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12(6).

[6]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7]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社会蓝皮书》[EB/OL].http://www.ssap.com.cn/.2010-12-15

[8]纪宝成.大学生就业:观念创新天高地阔光明日报[N].2007-03-12.

[9]刘大为.大学生就业走出观念误区从蓝领灰领干起[N].中国青年报,2003-09-15.

[10]王明姬.“先就业后择业”耐人寻味[N].中国经济导报,2009-03-03.

[11]吴琦.情商教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12]于肖楠,张建新.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5).

[13]黄远,李林,匙静.论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及指导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

猜你喜欢

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