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执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3-08-15陆红叶徐英豪顾叶华徐黛玉

护理与康复 2013年3期
关键词:医嘱手术室抗菌

陆红叶,徐英豪,顾叶华,徐黛玉,张 慧

(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平湖 314200)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出,一般在术前0.5~2h或麻醉开始时应用抗菌药物,如果手术时失血量大或手术时间超过3h,可在术中给予第2次抗菌药物。为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术前2h内应用抗菌药物的执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笔者于2011年8月至10月对本市2家综合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与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手术室护士32人,男1人,女31人;平均年龄(32±5.2)岁;工作时间9月~23年;学历:中专1人,大专12人,本科18人,在读研究生1人;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1人,护师15人,护士4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

1.2.1 问卷调查 参考《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有关规定及相关文献[2-4],自行设计手术患者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护士执行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一般资料,诊断,过敏史,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切口类别,愈合情况),抗菌药物给药情况(切皮前<0.5h、0.5~2h、>2h,术前未用术后用,术中追加),不能在术前0.5~2h内给药的原因。在手术室随机抽查Ⅱ类切口和有适应证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20例,请负责护士将给药情况如实填写。

1.2.2 访谈 笔者分别对3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访谈,访谈地点选择休息室,访谈时间20~30min,以轻松的话题开始,并逐渐深入,使双方能自由交谈[5]。交谈内容包括:你知道影响抗菌药物规范执行的要求有哪些?你对抗菌药物知识及《指导原则》了解吗?你认为自己在给患者术前抗菌药物应用中担任什么角色?你怎样与医生、麻醉师进行沟通协作按规定使用术前用药?对交谈内容笔录,并对资料进行反复阅读,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6]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2.1.1 120例患者一般情况 120例患者中男53例、女67例;平均年龄(33.65±26.47)岁;Ⅰ类切口76例,Ⅱ类切口44例;颅脑手术23例,乳腺手术12例,骨科手术33例,胸外科手术8例,泌尿系统手术14例,肠道手术23例,妇科手术7例;手术时间平均(75.88±54.02)min,其中手术时间>3h10例;术中失血量>1 500ml 2例。

2.1.2 120例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执行情况 见表1。9例患者术前未用药,111例患者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按医嘱执行。10例手术时间超过3h,其中7例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医生认为可不追加),3例追加用药1次。

表1 120例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执行情况

2.2 访谈结果 将访谈资料归纳整理后,认为影响抗菌药物规范执行的主要因素是用药知识、医护沟通和协作、角色认知等几个层面。

2.2.1 护士用药知识缺乏 26名(81.25%)护士认为用药知识缺乏是影响术前规范执行抗菌药物给药的主要因素。典型表述:“我们所学药理知识有限,难以判断医生医嘱的正误。”“尽管科室组织学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导原则,但记不住,我多半只能遵医嘱执行。”

2.2.2 医护沟通和协作不良 20名(62.50%)护士指出医护沟通、协作不良影响用药。典型表述:“有时候医嘱单上找不到信息,需要确认应用抗菌药物时找不到负责医生,此时用药,存在风险。”“有时候发现医嘱的抗菌药物应用要求与《指导原则》不同,但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询问医生,再说询问了也不一定有结果。”“患者入室了,联系不到手术医生,不知道医生什么时候来,不能确定什么时候用药,用早了不行,用迟了也不行,医生不会等你用完抗菌药物再切皮。”

2.2.3 护士角色认知不足 10名(31.25%)护士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及自身角色认知不足。典型表述:“医嘱是医生的事情,有医嘱用药我就执行,否则我一般不多事,早点迟点用药应该问题不大,何必那么机械。”“有时候我没有能力核查医生的医嘱是否正确,反正见医嘱用药,一般医生不会错。”“发生手术超过3h或患者失血>1 500ml等情况,医生应该知道开医嘱,我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告知。”

3 讨 论

3.1 手术室护士必须规范执行抗菌药物给药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极为关键,应在术前0.5~2h内给予,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达到足以杀灭入侵切口细菌的有效浓度。手术室护士不仅是术前及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执行者,而且在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中都涉及了解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在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应发挥作用[7]。本次调查显示,抗菌药物在切皮前0.5~2h给药率77.50%,有7.50%患者在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15.00%患者抗菌药物给药过早或过迟,对手术时间>3h患者,术中追加用药率仅30.00%,提示手术室护士因种种因素,在执行抗菌药物给药中未能严格遵循《指导原则》,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3.2 对策

3.2.1 对手术室护士加强抗菌药物相关知识教育 作为医嘱的执行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者,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用药知识。随着临床用药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新药、特药的迅速发展,护士原有的药物知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药学知识[8]。针对手术室护士接触药物相对较少、药物知识比较薄弱的问题,对护士加强安全用药知识教育,指导掌握正确的用药剂量、浓度、用法及配制方法;将药物说明书收集分类归档,重要信息用红线注明,引起关注;将术前常用抗菌药物制作成一览表张贴在手术室办公室的墙上,内容包括品名、规格、用法、注意事项等,且定期进行调整、补充、删减,便于护士及时查阅。

3.2.2 完善督导检查机制 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分成几个专科,每个专科设立1名专科组长,专科组长负责对本组组员进行抗菌药物用药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检查本组成员术前用药情况。护士长随时进行督导、抽查,以确保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原则》落实到位。

3.2.3 强化护士角色意识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特殊群体,护士的意识、理念及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进度、效果和切口愈合,甚至是术后恢复。因此,手术室护士要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护士角色意识,认真按《指导原则》做好抗菌药物给药工作。

3.2.4 与医生有效沟通 医护沟通、协作问题直接影响用药[9]。提高护士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技巧,在护理操作中遇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按规范使用,最大限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23.

[2]左志文,李振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执行机制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8):603-604.

[3]陈芳,林莉.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J].中国药师,2006,9(6):545-546.

[4]廖春花,李思,吴安华.围术期抗菌药物医嘱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0):1268.

[5]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8,7(1):3-8.

[6]Colaizzi P.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 vews i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48-71.

[7]吴宜膺.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67.

[8]徐翠荣,李国宏,薛莹莹,等.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55-1457.

[9]李跃荣,肖明朝,赵庆华,等.手术室护士术前抗菌药物应用执行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5):632-634.

猜你喜欢

医嘱手术室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