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桑产业发展与盆栽果桑技术开发

2013-08-15

四川蚕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巴州区平昌县果桑

刘 霞

(巴中市蚕业管理站,四川 巴中 636000)

巴中市是蚕业老区,现有桑园800hm2,桑树1300万株,2012年已在平昌县驷马镇五锋村建果桑穗母园13.3hm2,在平昌温氏集团通木猪场内建果桑2hm2。2013年计划在驷马镇元锋村成片建13.3hm2果桑观光园,打造驷马、得胜、元山等干环线133.3hm2果桑产业带。在巴州区江北先锋寨村建穗母园3.3hm2,春育杂交桑苗5万株,秋季排栽,冬季用穗母园枝条芽接,矮化入盆,在大棚培育,让盆栽果桑2014年春走向市场,与市场接轨。

1 建设开发背景

蚕桑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虽受市场影响发种量、产茧量逐年有所下滑,但桑树基础仍得到很好的保护,全市现有桑树800hm2,连同间作桑和四边桑1300万株。桑树有60%左右未采叶养蚕,利用率极低。

近几年随着人们营养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对果品需求多样化,掀起了果桑发展热。果桑市场稀缺、售价高,果桑成熟早、品质优、耐旱、耐寒、耐涝、耐贫瘠、耐修剪更新,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生态、环保、医药、扶贫等多重效益,所以深受果农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被誉为“东方神树”、“中华圣果”。为美化、矮化果桑为盆栽果桑进入千家万户,发展我市现代生态农业,打造乡村旅游观光带,延伸蚕桑产业链条。拟决定在巴州区江北先锋寨村建穗母园基地3.3hm2,巴州区三生蚕科所通过近三年对果桑的培育、试验、试繁,对桑树进行矮化,技术已基本成熟,决定走盆栽果桑、园艺果桑的路子,让果桑进入千家万户,赚城市人的钱,与市场接轨。在平昌打造驷马、得胜、元山等环线133.3hm2果桑产业带,采用辐射带动全市果桑产业发展,促进我市蚕桑持续稳定健康。

2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 盆栽果桑

在巴州区江北先锋寨村成片建设果桑穗母园3.3hm2。2013年春季引进“嘉陵30号”和“无核大10”两个果桑优良品种,采用春季芽接建穗母园0.67hm2,4月中旬新育杂交桑苗5万株,夏季排苗,秋季排栽,冬季芽接,再建穗母园2.7hm2,明年春季可大规模盆栽果桑走向市场。

2.2 “两园一带”果桑产业带

2.2.1 平昌驷马镇五峰村13.3hm2果桑穗母园已建成。

2.2.2 平昌元峰13.3hm2果桑观光园。2013年春购进“无核大10”(早熟)、“红果2号”(中熟)两个杂交果桑苗10万株,在平昌县驷马镇元峰村6社成片建设13.3hm2果桑观光园。

2.3 平昌干环线13.3hm2果桑产业带

采取新植和嫁接改良桑树的形式,江口、坦溪、驷马、兰草、得胜、五木、双鹿、元山、灵山等干环线建果桑园133.3hm2,打造平昌县现代观光农业果桑产业带。

3 建设管理主体及职责

3.1 承建经营业主

盆栽果桑由巴州区三生蚕科所负责生产经营。

“两园一带”由平昌县良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建经营。

3.2 管理及指导单位

技术开发由市农业局管理,市蚕业管理站具体负责。聘请西南大学、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市老科协专家为技术支持,巴州区蚕桑站和平昌县蚕桑站全程技术指导,协同完成。

3.3 经营模式

3.3.1 盆栽果桑技术开发。以巴州区三生蚕科所为项目课题研究主体,以“业主+基地+农户”为主要经营模式,聘请西南大学和市老科协专家为技术顾问,巴州区蚕桑站全程技术指导。

3.3.2 “两园一带”建设。由良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与建设乡 (镇)村签定土地流转协议,规模建设,自主经营,按照果桑栽植技术要求进行土地整理、栽植,建设区蚕农成立专业合作社,与良华公司签定生产销售合同,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和“业主+基地+农户”为主的经营模式,着力打造成为干环线上独具乡村特色旅游的又一观光点。

3.4 产品营销及深加工

3.4.1 盆栽果桑。在三生蚕科所基地成立果桑专业合作社,对盆栽果桑矮化、美化,盆栽土壤研制为培养土,技术资料制成卡片,然后进入市场。

3.4.2 平昌所生产的桑葚由良华公司收购直接进入水果市场,驷马元峰村果桑可直接陈列在元峰农业现代示范园的成果展示厅内,供游客品尝。达到一定规模时引进企业深加工,制桑葚酒,桑葚饮料,桑葚罐头,桑葚果冻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承诺保护价收购。

4 建设技术方案及进度

4.1 盆栽果桑

4.1.1 2013年1-3月,江北先锋寨村现有桑园6.7hm2进行桑树冬管,包括除草、施肥、松土。调回“嘉陵30号”(中晚熟)、“无核大10”(早熟)果桑穗条250kg,对现有桑树采用镶嵌芽接改良为优质果桑品种,建高标准穗母园0.67hm2。

4.1.2 2013年4—5月,从广东调回杂交桑籽进行薄膜方格育苗,计划育排桑苗5万株,搞好杂交小苗排栽及肥培管理,同时加强果桑园施肥、治虫、疏芽等管理,同时桑叶可养秋蚕。

4.1.3 2013年10月,对新育排栽的桑树按2×2m的株行间距离秋栽,土壤中重施农家肥、牛踏肥等有机肥。

4.1.4 2014年春季,用穗母园枝条上的果桑芽采用镶嵌芽接技术嫁接成果桑苗,半月后,出土移栽至口径30cm以上,装满培养土的盆内,并在大棚里培养,注意施肥、治虫、疏芽和养型,4-5月盆栽果桑可上市,并将技术资料制成卡片。

4.2 “两园一带”建设

4.2.1 2013年春季,采购优质果桑嫁接苗“无核大10”和“红果2号”,按每667m2栽植500株,建成果桑观光园13.3hm2,搞好园区管理,进行技术培训,编印分发技术资料。

4.2.2 2013年“五·一”前后初挂果后桑树夏伐重剪,并重施夏肥。

4.2.3 2014年4-5月,“两园一带”的所有果桑全部投产。

5 开发效益

5.1 经济效益

2014年巴州区三生蚕科所盆栽果桑可上市1万盆,按最低每盆60元计算,可收入60万元。平昌“两园一带”2014年初见成效,2015年全面投产,160hm2果桑年产鲜桑120万kg,若所产桑葚全部以鲜果出售,则可收入1200万元。

盆栽果桑入千家万户阳台,方便采摘和鲜食,产业园的果桑可吸引游客自摘,价格可高达15~30元/kg,其余可加工桑葚酒,桑葚醋,桑葚饮料和桑葚果脯,年综合产值可达2000万元。

5.2 社会效益

一是果桑富含花青素,强抗氧化、有养颜、保肝、明目、滋阴、补肾、祛风等效果,桑叶可煮粥,煮鲫鱼汤,冬桑叶煎水喝,可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桑根、桑白皮可作药引,桑葚被国家卫生部列为药食同源果品。二是发展果桑产业,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生产有机食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了农业效益。三是整个产业链可提供近800个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矛盾。四是解决了“五·一”节鲜水果断档,改善果品结构,丰富水果市场。五是丰富园艺种类,美化生活。六是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猜你喜欢

巴州区平昌县果桑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巴州区:强化服务保障 让退捕渔民端上“新饭碗”
平昌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巴州区重点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板青路】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再论巴州区二季玉米开发前景
巴中市巴州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