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蜀黄1号的特性及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2013-08-15刘俊凤刘彬斌陈义安胡春梅

四川蚕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茧丝雌雄蚕丝

刘俊凤 刘彬斌 陈义安 韩 斌 胡春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实用化双限性天然彩色茧新蚕品种“蜀黄1号”(夏黄×秋色)是在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资助下,经过几年的努力选育出来的。

1 亲本来源

利用我所引进、保育的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强健好养的多丝量二化性蚕品种,采用杂交育种和纯系分离等方法以及采用基因分离重组技术将野桑蚕的彩色茧基因导入家蚕品种,育成实用化的天然彩色茧新品种蜀黄1号 (夏黄×秋色)。

夏黄:为中×中杂交固定种,以具有优良丝质特性的1303作为母本,以具有抗逆性强、好养、含野蚕基因等特点的Y2作为父本杂交选育固定的华系品种,该品种为限性品种,雌蚕为普斑,雄蚕为素蚕,雌雄蚕均结黄茧。中系亲本材料:1303、Y2均为我所育成的蚕品种,其中1303为斑纹限性蚕品种,其雌蚕为普斑,雄蚕为素蚕,具有体质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较好,茧较大,茧色白,茧层率高,产卵性能较好等优点;Y2为白蚕,黄茧,该品种含野蚕基因,抗逆性强、好养,茧色艳丽、天然,内外层茧色差异小。

秋色:为日×日杂交固定种,以丁12为母本,朝92为父本杂交选育固定的日系品种,该品种为斑纹限性蚕品种,雌蚕为普斑,雄蚕为素蚕,雌雄蚕均结白茧。日系亲本材料:丁12为1996年春季自重庆市北碚蚕种场收集保育的蚕品种,该品种为斑纹限性品种,雌蚕为普斑,雄蚕为素蚕,健康性较好,茧形为浅束腰,中等大小,茧色白,茧层率一般,产卵性能较好;朝92为四川省蚕业研究所保育的蚕品种,该品种为白蚕,健康性较好,茧形为浅束腰,茧色白,茧丝质优,产卵性能良好。

2 品种特性

2.1 原种特性

2.1.1 夏黄。夏秋用中国系统二化性品种,四眠。卵灰绿色,卵壳淡黄色,孵化较齐,实用孵化率可达98.43%;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约2380头左右;稚蚕期行动活泼,有趋密、趋光性;蚕儿体色青白,雌蚕为限性普斑蚕,雄蚕为素斑,壮蚕体粗壮,体质强健,食桑活泼;各龄眠起齐一;熟蚕老熟齐涌,多结中上层茧;茧短椭圆,茧色黄,缩皱中等;蛹体浅褐色,蛾体灰白色,发蛾齐,交配产卵性能好,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少,一蛾产卵数在480粒以上;全茧量1.83g,茧层量0.407g,茧层率22.24%;催青经过11-12d,5龄经过6-7d,全龄经过25d左右,蛰中经过16d左右,全期经过约53d。

2.1.2 秋色。夏秋用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四眠。卵灰紫色,卵壳乳白色,孵化较齐,实用孵化率可达97.80%;蚁蚕暗褐色,具有逸散性,克蚁头数约2350头左右;稚蚕期有趋密、趋光性;蚕儿体色青白,雌蚕为限性普斑蚕,雄蚕为素斑,壮蚕体型中等偏大,体质强健,食桑较活泼;各龄眠起较齐一;熟蚕老熟尚齐,多结中上层茧;茧浅束腰,茧色白,缩皱中等;蛹体细长,棕褐色,蛾体白色,发蛾尚齐,交配产卵性能好,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少,一蛾产卵数在450粒左右;全茧量1.96g,茧层量0.465g,茧层率23.72%;催青经过11-12d,5龄经过7-8d,全龄经过26d左右,蛰中经过16d左右,全期经过约55d。

2.2 杂交种特性

夏黄×秋色系二元杂交种,二化性,四眠,为夏秋用斑纹双限性蚕品种,雌为限性普斑,雄为素斑。正交夏黄×秋色蚕卵为灰绿色,卵壳淡黄色;反交秋色×夏黄蚕卵为灰褐色,卵壳白色;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正交蚁蚕黑褐色,较文静,反交蚁蚕暗褐色,具有较强的逸散性;各龄眠起齐一;壮蚕体色均为青白色,正反交均为斑纹双限性蚕品种,雌为限性普斑,雄为素斑。蚕体粗壮,行动活泼,食桑旺盛。老熟齐涌,营茧快,多营中上层茧;熟蚕背光密集性强,如蔟室光线明暗不均匀或上蔟过密,则易结双宫茧;茧形长椭圆,中等大小,千克茧粒数为530粒左右,大小均匀,茧色黄,缩皱中等。

3 推广应用前景分析及推广应用情况

3.1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蚕丝大国,茧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5%~85%,但不是蚕丝强国,出口的丝绸产品加工程度低,绝大多数属于原料或半成品,且产品类型单一,质次价低,严重影响产业经济效益提高,甚至威胁到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国际市场上天然彩色茧丝十分紧缺,价格是传统白色茧丝的数倍至数十倍,供不应求。选育推广天然彩色茧家蚕品种并进行产品深度开发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和诱人的商业前景,是振兴蚕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天然彩色蚕茧属自然界原生品种,且用途广阔,人类早已尝试对其开发利用。①天然彩色蚕茧的茧丝丝胶中含有大量色素,无毒无害,可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固定,免去了印染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印染造成的环境污染。②天然彩色蚕茧色泽柔和鲜艳,高贵典雅,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③天然彩色蚕茧的内部具有良好的微孔隙结构,其空隙率比家蚕白色蚕丝高,比重轻,由此可以推测出天然彩色蚕丝的吸湿性、放湿性、保暖性和透气性优于家蚕白色丝,并且可以作为某些物质的良好载体,开发多功能的彩色蚕丝新材料。④天然彩色蚕丝不仅具有良好的抑菌功效,还有一定的抗菌功能,能防止病菌的生存和繁殖。⑤ 彩色蚕丝具有分解自由基的活性,所以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的阻挡紫外线的功能,能有效地防止因环境污染引起人体内发生氧化作用所造成的为害。天然彩色蚕丝由于固定了丝胶,客观上也提高了蚕丝的抗氧化性能。另外,丝胶的结晶性低、吸湿性好、保湿性好,还具有抗癌、调节生物体功能的作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天然彩色蚕茧与蚕丝是符合纺织品发展的趋势和消费市场的需求的。

日本是世界上研究和开发彩色蚕丝较早的国家,已经育成多对具有实用水平的彩色蚕丝蚕品种,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提高蚕种场的雌雄分离效率育成限性黄茧品种日3·日4×中3·中4;1994年钟纺公司育成的黄茧锤光×黄玉品种是日本生产量最多的彩色茧蚕品种;而1998年通过审定的群马×中125品种,蚕丝色泽金黄,十分华贵,已经成为日术市场“黄金丝”的主打品种,也是群马县珍贵的地方保护品种;2000年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开发出含有抗菌作用的黄酮色素绿茧品种PNG×PCG,这种蚕丝由于丝素中也含有色素,又有独特的抗菌作用,因此市场前景看好。东南亚的柬埔寨、泰国和越南有生产黄色桑蚕丝产品的传统,特别是泰国和柬埔寨目前还有很大规模的彩色茧及其丝织品的生产能力。我国家蚕茧品种资源的茧色丰富多彩,为了利用家蚕茧中的有色茧,开发出具有天然色彩的生丝,许多学者对天然彩色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罗朝斌等选育了“渝黔绿茧”绿色茧品种和“渝黔黄茧”黄色茧品种;肖金树等育成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雌茧黄色,雄茧白色;司马杨虎选育出“彩茧1号”茧色淡黄;胡必利等采用家蚕与野蚕杂交方式选育天然黄茧品种金丝1号;吴福泉等选育出金黄1、金黄2、金黄3、金黄4等天然彩色茧材料,组配成杂交种进行中试,尚存耐光色牢度较差、内外茧层颜色差异等不足;吴传华等采用对普通白茧蚕品种进行色素添食的方法生产彩色茧丝,与典型意义上所说的彩色茧蚕品种生产彩色茧丝有异。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通过家蚕与野蚕杂交,将野蚕的彩色茧基因导入家蚕,获得一批重要育种基础材料,并对其中的彩色茧资源材料进行了系统评价鉴定,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要求,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系统纯化选育,着力提高其遗传纯合性、生产适应性和经济性状,得到一批珍贵的育种亲本材料,通过配合力测定组配杂交组合,从中筛选优良彩色茧实用品种“夏黄×秋色”。“夏黄×秋色”抗性强、产量高、茧丝金黄,生产性能好,所缫制的茧丝色彩金黄、艳丽,在“2011·成都西博会”上引起中外客商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3.2 限性天然彩色茧蚕品种推广应用的市场价值

家蚕育种专家培育限性天然彩色茧蚕品种的目的,一是实现不鉴蛹而100%的分离雌雄,以达到制种时的彻底杂交;二是实现雌雄茧分别利用的目的。目前我省年发种量在250万张左右。作为蚕种场如此大的年生产任务,可想而知其削茧鉴蛹工作耗资相当巨大。在技术性强的制种环节,技术、劳力极度紧缺,特别是削茧、鉴蛹时容易出现差错,使种蛹伤耗造成损失,或雌雄分离不彻底制种时出现纯对而影响蚕种质量,进而影响蚕农的收入和茧丝质量。若蚕种场繁殖限性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可根据幼虫的斑纹体色区分雌雄蚕,雌为暗蚕普斑,雄为素蚕无斑。限性蚕品种的原种或原原种按家蚕规范饲育技术饲育到在4龄,自饷食后24h至上蔟前体皮增厚不易损伤时召集正式工和临时工利用蚕作管理空闲时间进行雌雄蚕鉴别,雌雄蚕分离饲养、分别上蔟采茧,无需再削茧鉴蛹,突破了常规蚕品种人工鉴别雌、雄蛹用工多、劳动强度大、蚕种杂交不彻底的瓶颈,使蚕种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一代杂交种杂交率达到100%,工效可提高1倍以上,省时省力,降低成本,提高蚕种内在质量。普通蚕种生产中,杂交率是主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杂交率未达标的主要原因是雌雄蛹分离不彻底,未能做到彻底杂交。繁殖生产限性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蚕种场根据幼虫的斑纹识别雌雄,可保证100%的雌雄分离率,从而避免了纯对造成的损失,不仅提高了蚕种内在的遗传质量,充分利用了杂交优势,而且保证蚕农好养、高产,提高其经济效益。可以使雌雄鉴别在小蚕共育阶段完成,便于实施雌雄蚕分户饲养,实现雌雄茧分别利用的目的,获取高额附加值:雌茧和雄茧壳是制作高档天然彩色丝棉被的精品原料;雄茧的蚕蛹则是酿制雄蚕蛹酒或雄蚕蛾酒等上等佳品的原料。

3.3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蜀黄1号”推广应用情况

实用化双限性天然彩色茧新品种“蜀黄1号”是从我所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中,筛选强健好养的多丝量二化性蚕品种及采用基因分离重组技术将野桑蚕的彩色茧基因导入家蚕品种育成的基础蚕品种作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等方法育成。该品种幼虫具有斑纹限性特征,且为双边限性,蚕茧天然金黄色。茧丝金黄、艳丽,色彩天成,无需人工染色,同时体质强健,适合四川大部分蚕区夏秋季饲养。2010年-2012年春秋季在农村新品种示范基地进行示范试验,效果良好,单张产茧量达40kg左右,茧价在28~30元/kg,单张产值在1200元左右。同时,重庆、广东、云南等省外多个蚕茧基地县争先推广饲养天然彩色茧新品种,反应良好,均表现蚕儿健康,发育整齐。天然彩色茧在农村的示范推广,深受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基点参观,并通过相关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

猜你喜欢

茧丝雌雄蚕丝
太行鸡雌雄鉴别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天然沙棘林改造雌雄株配比嫁接调控技术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我的新发现
雌雄时代
两广二号茧丝力学性能调查与分析
鲜茧丝与干茧丝在梭织纬线上的使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