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高龄腹股沟嵌顿疝68例临床分析

2013-08-15周士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1期
关键词:局麻补片疝囊

周士龙

(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医院 宝应225800)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老年患者日趋增多,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70岁以上高龄老年腹股沟疝病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老年人主要脏器的功能随年龄增大而减退或并存多种疾病使手术风险增大、术后病情复杂、较易出现术后并发症,且易被漏诊和误诊,常合并肠梗阻,易合并肠坏死和嵌顿物坏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笔者总结了1995~2011年收治的68例腹股沟区嵌顿疝患者,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56例,女12例;年龄65~85岁,平均75岁;股疝3例,直疝1例,急诊手术见疝内容物为肠管44例,大网膜6例,回盲部为4例,伴肠管坏死2例,伴肠破裂1例,合并鞘膜积液7例;发病到就诊时间2 h~3 d。

1.2 临床表现 68例中48例有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病史,腹股沟区有肿块不能还纳,阴囊肿大或变硬,触痛明显,女性出现大腿根部包块;有10例有腹胀、呕吐表现;5例伴尿痛、尿急、下坠感;2例股疝患者早期主诉单侧大腿酸痛,行走困难;1例有明显腹膜刺激征。

1.3 诊断与治疗 既往有腹股沟区包块突出史,突然增大,不能还纳消失,伴包块疼痛,拒按,腹部可听到高调肠鸣音或气过水声。合并梗阻者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压痛,有的可见肠型。合并肠坏死破裂时有腹膜炎体征。腹透可见气液平面,B超示肠管积气积液,血白细胞升高。

1.4 合并疾病 合并心血管疾病16例,糖尿病1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2例,前列腺增生症10例。

1.5 手术治疗 本组全部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切开各层组织及寻找疝囊用传统手术,较小的疝囊直接游离至疝囊颈部并将其还纳,较大的疝囊需要横断,远端剥离或旷置,近端游离至疝囊颈部,不高位结扎,但需将疝囊体部横端处缝闭,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小疝囊的大小以恰能放入锥型网为度,不可过大或过小。将锥型网塞放入内环口,直疝放入直疝三角,网塞的外瓣与内环周围腹横筋膜固定4~6针,在精索后方放入修剪过的补片,补片环口不可过小,以免影响精索血运。补片四周与腹内斜肌、腹股沟韧带固定数针。将精索前移至皮下,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缝合时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以防止受压。重建皮下环不可缝合过紧,对于股疝把疝内容还纳复位后用锥形网塞放入股环与周围缝合数针,注意不要损伤股静脉,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关闭切口,术后用沙袋压迫切口12 h,阴囊抬高,术后24 h下床活动。

1.6 结果 本组6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45~70m in,术后24 h后下床活动以及初次进食。68例患者中有12例因术后切口疼痛口服止痛药,阴囊血肿、尿潴留患者各1例,术前有并发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行留置尿管并在术后24 h拔除。患者均在术后4~7 d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

2 讨论

老年人腹股沟疝是因腹壁强度的减弱和伴随疾病致腹内压的升高引起,由于腹壁肌腹横筋膜等组织薄弱,使腹股沟区嵌闭机制失效,加之腹内压升高,腹外疝便更易发生,尤其是嵌顿疝、绞窄疝,需急诊手术,危险更大。因此,老年患者只要没有绝对手术禁忌证,应尽早在控制好慢性疾病基础上择期手术[2]。对于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的选择,因急性腹股沟嵌顿疝可导致肠坏死、肠穿孔,可危及生命,首先要将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解除嵌顿,老年人如果一般情况差,有严重合并症,短时间内无法纠正,术前估计肠管无坏死,可在局麻下行疝内容物回纳及疝囊高位结扎术。如术前估计肠管坏死可能大,则应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进行,是否行疝修补术需根据术中患者自身情况决定。近年来,由于人工修补塞及补片的应用,无张力修补成为首选[3]。无张力修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且适合在局麻下完成。在疝手术中,局麻是十分重要且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及肺部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麻醉要求较高,风险较大,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后很多病人会因顾虑而放弃手术,而局麻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术后患者进食、下床和早期自主活动均明显提前,同时也减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活动[4]。嵌顿疝患者手术区域易出现局部组织水肿,渗出液较多,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常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抗感染能力下降,术后应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综上所述,老年人腹股沟疝,一旦发生嵌顿,应及时就诊,及时手术解除嵌顿[5]。术后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9

[2]陈孝平,裘法祖.要重视腹外疝修补术的标准化和个体化[J].腹部外科,2004,17(1):4-5

[3]吴肇汉.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修补外科的新趋势[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5

[4]黄建,刘永强,谢伟.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比较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14(3):312-315

[5]朱维继,吴汝舟.实用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2

猜你喜欢

局麻补片疝囊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护理路径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局麻下应用岛状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高龄患者骶尾部褥疮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