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拉申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3-08-15林海英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二语克拉外语教学

林海英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有五大假说构成,其中,“输入假说”是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核心部分,情感过滤在习得中扮演的是“阻碍者”的角色。本文结合高职外语教学的情况,探讨“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教学的启示与指导。

一、“输入假说”理论概述及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输入假说”主要内容

输入假说解释了二语习得者如何习得目标语言。克拉申认为单纯主张输入是不够的,二语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on input),这样,学习者通过把可理解输入系统化后消化习得。

可理解性输入是指输入的语言材料必须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克拉申提出的是“i+1”这个公式,其中 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1表示当前语言知识状态与下一阶段语言状态的间隔距离。也就是说,输入的语言必须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并确保他们能理解比他当前的语言能力略高一点的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输入的语言既不能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也不能低或接近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i+0。克拉申认为,二语的习得还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只有足量的可理解输入学习者才能把输入转化成吸入,习得才会发生。

(二)理想输入应具备的特点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可理解的

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如果学习者不能够理解输入的信息,就不能习得语言。

2.有趣或相关的

输入的语言不但有趣而且是相关联的。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效,就要求学习者自觉的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因此在语言习得中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

3.不按语法顺序

语言习得重要的是足够的可理解输入。按语法顺序安排的教学是不足的,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语言习得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通过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自然习得。

4.必须有足够的数量

要习得某一新的语言规则,仅靠几道练习是不够的,它需要连续的、较长的、有内容的、有趣的的阅读和大量的输入才能解决问题。

(三)“输入假说”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启示

1.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教材

教材是课堂输入的重要来源,真正高质量的教材不仅能加大课堂输入量,而且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近年来,高职院校展开了校本教材的开发,根据学生的特点、企业的需求,编写适合学生职业岗位要求的,体现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的,学生可理解的、真实的语言的教材。教材必须符合克拉申的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原则,这样才会对学习者有利。

2.创造可理解输入的环境、输入真实的语言

高职院校的教学观主张“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导向的师生协同互动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教学材料来向提供学生可理解的输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语言的输出,以便学生获得可理解输入。同时,为了保证语言输入的量的要求,教师应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采用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语言讲解,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问答也尽量用英语进行。此外,有效的语言输入单靠课堂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实用、真实的材料;并鼓励学生多接触各种原声视听说材料,包括原版电影、英文报刊杂志、歌曲、广告等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料,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便在课外获得更多的语言;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语言输出”,而语言输出对语言输入具有促进作用,教师也可以多组织开展“英语口语比赛”,“英语配音大赛”等活动,或提供学生下企业实践锻炼,参加各种展会机会,让学生在自然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接触更多的可理解语言输入,锻炼他们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文字“输入”也是大量可理解输入的重心之一,要对学生的阅读与背诵能力进行培养。

3.输入要适当聚焦语法、承载文化

在教学活动中,提供学生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的同时,要通过适度关注语法形式来保证语言使用的准确度。此外,向外语学习者输入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有利于语言习得。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的各个环节,尽力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多地了解目的语所属文化及其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良好的外语教学的目的。

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概述及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情感过滤假说”主要内容

该假说表明情感因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大量的语言输入不等于语言的吸入,因为输入可能会由于某种“情感障碍”而无法习得语言。克拉申认为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有过滤作用,如果“情感过滤”高,语言输入就会受到阻碍;反之,如果“情感过滤”低,获得的输入就多。

克拉申认为导致学习者“情感障碍”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1.动机(Motivation):Gardener 和 Lanbert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将外语学习的动机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种。所谓融入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有特殊兴趣,希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出于某一特殊目的而学习外语,如通过考试,寻找工作。学习者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态度是否积极,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2.自信心(self-confidence):自信心是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心理素质。有自信并有乐观心态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能保持高昂的学习态度。

3.焦虑(Anxiety):焦虑可分为“促进性焦虑”和“妨碍性焦虑”,研究表明,适量的焦虑对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而过多的焦虑与语言习得成反比—焦虑越多,习得越少。

(二)“情感过滤假说”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启示

1.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端正学习动机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职业能力是关键。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是重要,而对他们的将来影响更大的可能是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更多的职责是,充分结合商务活动的真情实景,为学生创设仿真的活动过程,使“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热情。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动机,建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语言的习得。

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消除焦虑情绪

教师应尽量使学生处于非抵抗状态,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对语言焦虑的程度。克拉申认为对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教师应尽量避免,因为那会使学生处于自卫状态,不利于语言的习得。使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上,鼓励他们多开口,使他们的焦虑程度降到最低,达到习得语言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有和蔼的表情,温和的声音,鼓励的眼神,让学生能感受到一种让人放松的亲和力。

[1]Krashe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1982.

[2]潘晓红.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内江科技,2010,(3).

猜你喜欢

二语克拉外语教学
一克拉便利店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克拉恋人》夏日里的欢乐之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