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2013-08-15刘跃文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胆源引流术淀粉酶

刘跃文

(永新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 永新 343400)

急性胰腺炎大多数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有文献[1]报道,胆道疾病占胰腺炎病因的50%以上。胆源性胰腺炎是指因胆道梗阻相关因素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因此,当壶腹部有结石嵌顿或乳头括约肌痉挛、炎性水肿等狭窄因素存在时,炎性胆汁将经“共同通道”逆流入胰管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和坏死而发病,因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为20%~30%[2]。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永新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36例,根据病情及有无胆道梗阻而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本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 36例,男 15例,女 21例,年龄 22~79岁,平均50.5岁。其中起病到入院时间为12~24 h者31例,>24~48 h者 3例,>48 h者 2例。主要临床表现: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呕吐32例,发热21例,黄疸13例。均行彩超检查,初步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进一步行CT或MRCP检查均提示:胰腺体积增大,胰管扩张,胰腺密度不均匀,轮廓欠清晰,并在胰腺周围有不同程度渗液。其中轻症(不伴胆道梗阻)23例,重症(伴有胆道梗阻)13例;胆囊结石28例,合并胆管结石8例,胆总管下段结石并胆道梗阻7例,乳头炎性狭窄1例。胆总管直径为15~25 mm。生化检查:血、尿淀粉酶均高于正常值[血淀粉酶25~115 μ·L-1(Somogyi法),尿淀粉酶 112~401 μ·L-1(Somogyi法)]10~20 倍;直接胆红素升高 45~110 μmol·L-1(正常值 0~6.8 μmol·L-1),血糖 9.0~11.5 mmol·L-1(正常值3.9~6.1 mmol·L-1),其中 3 例高于 11.1 mmol·L-1;血钙 1.7~2.2 mmol·L-1(正常值 2.1~2.6 mmol·L-1),其中1例低于1.87 mmol·L-1。肝功能明显损害15例。

1.2 治疗方法

对不伴胆道梗阻(轻症)的23例患者,入院行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接负压吸引,减少胰腺分泌;解痉、护胃,使用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奥曲肽0.6 mg+生理盐水 45 mL,微量泵静脉注入,q12 h,4 mL·h-1,5~7 d 1个疗程),联合应用抗生素(头孢类+奎若酮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静脉营养支持等处理,20例患者治疗5 d后腹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3例7 d后症状明显缓解,10 d后淀粉酶指标均恢复正常,2~3周后复查彩超及MRCP示,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胆管结石已排入肠道。23例患者中19例无胆总管结石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行开放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及T管引流术。

对伴有胆道梗阻(重症)的13例患者,采取急诊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其中4例坏死性胰腺炎行胰包膜切开,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及皂化灶,胰床放置接负压的双套引流管。术后治疗与保守治疗相同。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复查彩超示胰腺体积正常、胰周及腹腔无积液,血、尿淀粉酶,肝功能、电解质及血细胞分析值均正常;好转:胰腺炎症状得到有效地控制,但出现相关并发症,尚需要相关后续治疗;死亡。总有效率=(治愈+好转)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2 结果

伴有胆道梗阻的13例患者,早期急诊手术治愈11例,并发左膈下脓肿1例,经彩超定位穿刺引流治愈,1例死亡(呼吸衰竭);不伴胆道梗阻的23例患者术后2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半年后再次行囊肿内引流术治愈。36例患者治愈32例,好转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7.2%。

3 讨论

3.1 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结石嵌顿、共同通路与胆汁反流是胆源性胰腺炎的病理基础。本研究中13例有黄疸,术中15例胆总管内发现结石,1例在治疗后经MRCP检查,胆管结石已排入肠道。在小结石通过壶腹部进入肠道时,常造成壶腹部的暂时性梗阻,导致胆汁胰液逆流,胰酶异位激活,致急性胰腺炎发作,引起胰腺、胰周及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多为水肿型,少数也可发展成出血坏死型,本组发生坏死性胰腺炎4例(11.1%)。本研究中患者有以下临床特点:1)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4∶1。2)年龄较大,平均为50.5岁。3)既往有胆石症病史多年,未行手术治疗。4)起病急,多为上腹部剧痛伴呕吐(88.9%),呕吐后疼痛无缓解;可伴有发热、黄疸及腹膜炎等。5)实验室检查可见WBC升高,肝功能损害,胆红素升高。本研究中29例尿淀粉酶高出正常值的10~20倍;同时可伴有血糖、血钙异常。彩超、CT检查,均有胆石症及胰腺炎的影像学改变,即胰腺体积增大、胰管扩张及胰周或腹腔积液。

3.2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

解除胰、胆管梗阻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和控制其发展的重要手段[3]。胆源性胰腺炎治疗原则:1)对于有胆道梗阻的患者应及时解除梗阻,即切除胆囊,探查胆总管,取出结石,充分引流,合并胰腺出血坏死者应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及皂化灶,胰床上、下各置1根双套引流管充分冲洗引流,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伴有胆道梗阻的13例患者经早期急诊手术后,11例治愈,1例并发膈下脓肿者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死亡(呼吸衰竭)。对23例不伴胆道梗阻者,先行非手术治疗,重点在于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持续微量泵静脉输入,联合使用抗生素、护肝降酶、抑酸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加强静脉营养支持等措施。经2~3周保守治疗后,胰腺炎症状消失,复查生化各项指标正常,1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愈,4例行开放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2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6个月后二次手术行内引流)治愈。

3.3 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伴有胆道梗阻的胆源性胰腺炎,经24 h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者,应及早手术治疗。疑有胆囊穿孔或重症化脓性胆管炎时应及时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胰液,防止不可逆性病变发生。彻底切开胰腺包膜清除边界清晰的胰腺坏死组织及皂化灶,局部充分冲洗后,在胰床上、下置负压双套引流管。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胆源性胰腺炎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为:1)在非手术治疗中,病情有恶化的表现。2)出现腹膜刺激症。3)黄疸继续加深,生化检查肝功能损害加重,胆红素,血、尿淀粉酶持续升高。4)出现休克的临床表现。5)疑有胆囊穿孔或重症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6)彩超、CT检查均提示胆总管下端梗阻,胰腺弥漫性肿大、质地不均、液化,并见蜂窝状低密度区及胰周腹腔内大量积液。

本研究中36例均以上述原则为依据,对伴有胆道梗阻的13例患者行急诊手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及T管引流术);对不伴胆道梗阻的23例患者先经2~3周保守治疗,待胰腺炎症状控制后,1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愈,4例行开放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治愈。

[1] 钱礼.钱礼腹部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03-911.

[2] 艾可为,刘亮平,石洪波.重症急性胆石性胰腺炎54例治疗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11):778.

[3] 周奇,梁力建,彭宝岗,等.7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方法与时机[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60-61.

猜你喜欢

胆源引流术淀粉酶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α-淀粉酶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