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换生成语法标准理论综述

2013-08-15彭咏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乔姆斯基音位句法

彭咏梅

一、转换生成语法产生的背景

转换生成语法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一书的发表为标志。在此之前,美国语言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学派。结构主义也称为描写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主要对语言进行描写,通过描写找出特点和规律。

“描写语言学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其主要观点是‘白板说’,即人脑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途径是通过‘刺激—反应’的方式完成。”[1]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其实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而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行为主义理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行为主义虽然对语言进行描写,找出规律和特点,但并不解释这个语言现象隐藏的深层次原因。行为主义只归纳并不演绎或推理。第二,行为主义研究没有考虑大脑直觉,是经验主义的极端体现。第三,行为主义简单地归纳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人的思维过程很复杂,无法从行为主义那里得到解释。第四,行为主义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都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没有差异。这种研究不能解释人类学习的本质,因为它忽视了人的意识和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

虽然结构主义描写详细,但还是无法解释人为什么会说话以及怎样说话等现象。乔姆斯基就此提出质疑,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注重对现象的解释,不应该只停留于对事实的描述。乔姆斯基革命使得语言学研究从对语言自身的描写转向研究与语言相关的人脑或心智。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

乔姆斯基相信语言是先天的。他通过观察儿童母语习得过程,比较儿童习得语言和习得其他知识的差异,提出了“天赋假设”和“语言习得机制”,并且认为儿童之所以会说话是因为有个特殊的语言习得装置。动物没有这个天生的装置,所以即使动物和人处于同样的语言环境,动物也学不会说话。

在乔姆斯基看来,说话者掌握并且内化了一套语法,这套语法可以用来表达他的语言知识。“这套语法”就是生成语法。生成语法是指一套用来给句子进行结构描写的、定义明确的、严格的规则系统。作为一种探索语言普遍规律的方法,生成语法不只局限于研究某个具体语言,而是要解释个别语法和普遍语法的统一性。解释人类的认知系统和人的本质是生成语法的最终目标。

生成语法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2]:

第一阶段(1957-1965)称为“古典理论时期”,也可称为“第一语言模式时期”。这一时期代表作是《句法结构》一书。

第二个阶段(1965-1970),称为“标准理论时期”,这一时期代表作是《句法理论要略》一书。

第三阶段(1970-1979)称为“修正后扩充标准理论时期”。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关于动词名物化的一些看法》、《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和《转换的必要条件》等。

第四个阶段(1979-1993),称为“支配和约束理论时期”,这一阶段代表作是《支配和约束理论集》和《支配及约束理论的一些概念和影响》。“管约论”是转换生成语法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五个阶段(1993-现在),称为“最简方案时期”,代表作是《语言学理论最简方案》、《极纯短语结构》和《最简方案》。“最简方案”体现了乔姆斯基理论在当前的发展。

三、“标准理论”的改进

为了解决古典理论时期的一些问题,乔姆斯基提出了“标准理论”。乔姆斯基提出标准理论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使转换生成语法达到解释充分性标准。“标准理论”并不是说只有这个理论最“标准”,是为了区别乔姆斯基后来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新见解,比如“管约论”、“最简方案”等。

(一)标准理论整体结构的改进

生成语法内容包括三部分:句法部分、音系部分和语义部分。在标准理论里,句法部分是核心,是语法的基础,有生成性,是唯一的创造性部分。根据句法部分的改写规则,可以生成句子的深层结构。根据转换规则,可以把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与之前的古典理论相比,标准理论的最大不同在于在语法体系中加入了语义成分。而且“句法与语义之间有泾渭分明的界线”[3]。语义和语音在标准理论里属于解释性部分,没什么地位。语义部分主要从语义上对深层结构做出解释;音系部分主要从语音上对表层结构做出解释[4]。

(二)标准理论句法内容的改进

在改写规则部分,与之前规则相比,动词V和名词N后面增加了像VP→V+S和NP→NP+S的规则,这个规则表明动词和名词后可以插入句子了。通过这样的改写规则,标准理论不仅可以概括简单句,也可以概括复杂句。

在转换规则中,乔姆斯基增加了触发成分的概念,主要包括疑问、否定、命令、被动等触发成分。因为它们在转换过程中发生了触发作用后,会自行消失。因此,“这些触发成分被称为哑符号”[5]。由于增加了触发成分,转换生成不能随意进行,而是直接由短语结构通过强制转换生成。在句法部分,古典理论把简单的、主动的、肯定的陈述句称为核心句。在标准理论里,因为基本上不存在随意转换,所以也就不存在核心句和非核心句了。这是标准理论对古典理论的一个重大修改。

在次范畴规则部分,标准理论增加了两类规则:一类是严格次范畴规则,作用是给动词或名词规定上下文的语境特征;另一类是选择规则,作用是规定动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选择性限制用来确保有生命的名词出现在动词前,无生命的名词出现在动词后。严格次范畴规则及选择规则的增加,有利于正确句子的生成。

(三)标准理论音系内容的改进

标准理论的音系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再调整规则的使用,另一方面是音位规则的使用。首先使用再调整规则,使词汇表现化为音位表现。再使用音位规则。为进一步说明音位规则如何把音位表现化为语音表现,乔姆斯基在音位规则中引入了区别特征,这是一个重大改进。

乔姆斯基还提出了音位表现的分类矩阵。在分类矩阵纵、横行的交叉点上用“+”“-”号来表示某音段是否具有某特征。“+”表示具有这个特征,“-”表示不具有这个特征。分类矩阵中语音表现的特征比音位表现的特征更加具体、细致,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音位特征。

乔姆斯基在音位规则的使用过程中也提出了“转换回旋”规则,意思是指同一条规则可循环地使用若干次。在使用规则时要遵循一定顺序:先用于表层结构中最小的单位,然后再逐步用于较大的单位。假如我们要确定一个句子的重音,应该先从这个句子的最内层开始,然后由小到大。“例如,Take John’s blackboard eraser。先确定black board的重音 (把black board作为两个语素来看待),然后再确定black board eraser的重音,再扩大到确定John's black board eraser的重音,最后到确定take John's black board eraser的重音”[6]。

(四)标准理论的语义内容

乔姆斯基在标准理论中增加了语义组成部分,使得转换生成语法更加完善。这部分内容是接受了卡兹和弗托的解释语义学,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

根据乔姆斯基深层结构中词项的意义,不是一个不可分析的整体,而是可以进行语义成分分析的。如girl这个单词的语义特征可分析为+[HUMAN]-[MALE]+[ADULT]+[UNMARRIED]。

在标准理论里,语义解释分为两步:第一步,给终极符号串提供词汇读法,得到词汇解释。第二步,由投影规则把词汇读法按句法结构合并。合并是从最内部开始,由内向外进行。例如,句子The man gets his bachelor degree.语义解释过程是先把bachelor的词汇解释与degree的词汇解释合并,得到有意义的词汇解释,再把bachelor degree有意义的词汇解释与his合并,然后再把gets与his bachelor degree的词汇解释合并。这个过程是一个由内向外合并的过程,最后到全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个语义解释过程非常形式化。

四、标准理论的不足

转换生成语法的最大研究单位也只是句子。而且这些句子都脱离了段落或者篇章,对其孤立地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忽视了语境。这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一个很大不足。

转换生成语法受到各个学派的攻击。转换生成语法派认为语法系统是人认知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认知语义学不同意此观点,认为语言只不过遵循一般认知系统的工作原理。认知派还认为句法并不是自主的规则系统,而是语义结构的象征。从本质上来说,语义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

转换生成语法通过形式、规则来解释语言现象。这个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语法成分之间的形式关系,并不涉及这些成分的语义和语用。换句话说,转换生成语法中,语义系统独立于语用和句法系统。很多功能学派学者对此非常反对。

以Fillmore为首的构式语法派认为,虽然在标准理论中增加了语义的内容,但语义内容在标准理论里也只是解释性内容,并没有体现出语义应有的重要地位。底层的句法语义关系和表层的语法关系之间并没有反映固定的对应关系。

标准理论希望通过利用规则解释、推演出无数合乎语法的句子。因此,乔姆斯基理论主要关注语言使用频率高的核心结构,而忽略边缘性结构。以Goldberg为首的构式语法派认为,结构不分核心和边缘,两者都有研究价值。相反,构式语法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较偏僻的结构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形式学派研究上的空缺。

五、小结

总的来说,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人类语言学的重大突破。与之前的结构主义相比,转换生成语法把人类的语言研究引向了更加理性的方向。由之前的以归纳法为主,开始了一种演绎式的研究。转换生成语法不再局限于描述语言,开始强调要解释语言现象背后隐藏的原因。转换生成语法在句子结构分析方面的独创性见解推动了当代语言学的发展。

然而,转换生成语法也很复杂,用符号和逻辑来表示语言,比较形式化。在强调一条适应大多数普遍现象的转换规则的同时还需限制例外情况。再者,转换生成理论只涉及纯语法问题,并没有涉及语言的语用方面。因为这些不足,乔姆斯基在标准理论后还提出了“修正标准理论”、“管约论”和“最简方案”等。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是一个努力克服不足的过程。乔姆斯基希望建立一套简洁、合理、完整、全面的语法模式。他的理论体现了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改、完善的发展过程。

[1]宁春岩.什么是生成语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2]石定栩.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序 5),2002

[3]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6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45

[5]Chomsky.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5:103

[6]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282

猜你喜欢

乔姆斯基音位句法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汉语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基于音位的研究*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教授读过的书有什么不同
Teaching methods in a Chinese Classroom
利用方言进行现代汉语音位教学的探索
中国媒介环境下乔姆斯基新闻过滤器模式意义探究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