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我教育视阈下的寝室课堂搭建策略与设计

2013-08-15捷,彭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4期
关键词:寝室成员大学生

郎 捷,彭 容

郎捷,彭容/重庆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重庆401331)。

一、自我教育视阈下的寝室课堂的界定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自我教育的研究愈加丰富和日趋成熟,对于什么是自我教育,学术界从不同的侧面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有学者将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区别,认为自我教育是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有学者认为,自我教育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所有教育活动,是受教育者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后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是将主流价值观进行自我内化的过程。还有学者将自我教育与终身教育相对应,认为自我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成才,自我发展,实现自我的终身教育。

结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自我教育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充分体现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的双边活动。是大学生(受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进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二)自我教育视阈下的寝室课堂内涵

对于寝室研究,更多学者倾向于发掘寝室的辅助性功能,例如从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考风建设等角度去探究寝室。付雯(2010)认为寝室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优良学风、陶冶道德情操、优化心理素质、提高交际能力、培养心理素质、规范文明行为等。乔林(2010)从寝室物质文化环境、寝室制度文化环境、寝室学习氛围、寝室人际关系以及寝室网络环境五大方面论证了寝室文化对学风的重要影响。杨一鸣(2010)则更为关注改善寝室环境、健全规章制度、树立寝室典型、加强寝室管理队伍的建设等具体措施。李艳(2007)认为寝室对校园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教育、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郑璇(2009)认为利用寝室中的学生公寓党员站、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创新寝室文化活动等方面建立和谐班级,从而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对于课堂的研究,一般认为,课堂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区分,第一课堂指的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系统传授某一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它是以“趋同”为起点和导向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材等)。第二课堂以求异为起点(学生兴趣、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是在第一课堂学时以外的时间里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学习活动。按照这一传统观点,寝室课堂应属于第二课堂范畴。

从自我教育的角度出发,自我教育视阈下对课堂的界定应当以是否为学生自愿参与、行为自觉、朋辈协作为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在寝室度过,学生寝室是大学生入校的第一个校园场所,是学生休息、学习、娱乐、交友的重要阵地。学生自觉地在寝室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预习和消化,对各类实践活动进行预演和训练;同时,寝室课堂也是检验学生在其他课堂学习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成才发展有着独特作用。

因此,自我教育视阈下的寝室课堂应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寝室为单位,结合专业发展要求和室员职业生涯规划,借助辅导员、本科导师等力量的帮助,在成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巩固和发展专业知识与素养、培养专业技能、提升专业适应能力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运行规范和机制。

二、自我教育视阈下寝室课堂搭建的现实意义

(一)深化第一课堂学习

第一课堂指的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系统传授某一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它是以追求整体要求为起点和导向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材等)。第二课堂以追求个性为起点(学生兴趣、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是在第一课堂学时以外的时间里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学习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子系统的寝室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学习具有深化的作用。寝室课堂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寝室成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课堂内容上凸显出拓展性,寝室课堂学习的内容源于第一课堂又不局限于第一课堂,它是对第一课堂延伸和实践。寝室成员通过寝室课堂的实际操作,主要方式有面对面问题的讨论,使问题越辩越明,解决问题;基础学习后的室友的理论深化学习研究;技能小组的演练和提高。将第一课堂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并在实践过程中对所接受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以便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寝室成员再利用寝室课堂这一载体进行经验交流,丰富认识的内涵,拓展认识的指导范畴,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二)促进自我教育

大学生自我教育视域下的寝室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我设计,搭建教育平台,开展教育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习惯。大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将主流价值观进行内化,有利于促进自己思想进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寝室课堂从内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方式与过程来看,都是同伴一起制定的。虽有辅导员、本科导师指导,但是,主体是室员,在这些过程中,有对自我发展的设计、自我学习状况的分析、室友学习情况的分析、以及相互间学习过程中的内容与方法的纠偏和调整,这些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体现。寝室成员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自我激励,产生积极进取之心。这将有助于寝室成员形成系统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教育模式,进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自我教育还能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人翁”情感,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我培养的能力,进而实现教育的“不教育”。

(三)提高合作意识

寝室课堂以寝室为空间,寝室成员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内容,以寝室成员成才发展为目标,寝室课堂内容设计和活动开展离不开寝室成员的共同参与。寝室课堂的搭建是寝室成员的智慧结晶。寝室课堂的成员是基于教、学双方自主基础上的互动关系,寝室内部的成员既是学习者、接受者,也是创造者、教授者,在相互协作中实现了学习和成才的目的。寝室课堂的搭建是寝室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完成内容设计和活动实施,一个科学的寝室课堂必须有赖于整个寝室成员的合作探究。这一系列的设计和搭建过程,有利于增强寝室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健康、阳光、和谐的寝室氛围。寝室课堂搭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营造奋发进取的学习风气,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四)成就个性发展

第一课堂的教育以“趋同”为目标,第二课堂则以“求异”为起点,是在第一课堂学时以外的时间里进行的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寝室成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在寝室课堂中,寝室成员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开展必要的自我教育活动,弥补自身的不足。开放的学习内容,灵活的课程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形成与自己相适应的个性品质。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寝室课堂是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方面有所建树。

三、自我教育视阈下的寝室课堂搭建原则

(一)专业成长和个体潜力发挥相衔接的原则

寝室课堂充分强调室员的主体作用,学生个体潜力的发挥、师范生技能的训练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寝室课堂发挥促进作用,在寝室完成小组和个人训练内容,并最终实现师范生技能的自我训练意识、自我反省习惯、自我提高方法。

在教室或微格等环境开展师范生技能培训,教师大多是主体,学生大多是客体。将寝室打造成为寝室课堂,由在师范生技能水平突出的同学进行榜样带动,有利于寝室的每一个成员将教育的力量转化为自我教育力量,在寝室内形成互相启发、彼此促进、共同追求的良好氛围。寝室成员在这种自我教育过程中,由接受教育的客体变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理论灌输和外部干预变为自身的一种 “内导”行为,通过自己提高对师范生技能的认识,在寝室内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师范生技能水平。

(二)职业生涯规划和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其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职业,确定相应的教育、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将职业生涯规划课引入寝室课堂搭建,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四定”原则,即定向、定点、定位和定心,使学生在寝室课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地点,确定自己在职业人群中的地位和稳定自己的职业心态。要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针对个别院校在本科设立导师的举措,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建立集专业导师、技能导师、德育导师、读书导师“四位一体”的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对学生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自主探究,根据自身的职业目标、个人需要进行课堂的学习。

(三)相互学习和相互启发贯穿课堂始终的原则

大学生自我教育强调榜样示范带动,促进学生自律;朋辈互相监督,促进学生自省。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完善,相互提携,共同进步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亦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强调的是个体的个性化程度。一个优秀的寝室课堂应当是寝室成员协调并进、各有所专,寝室集体实现全面发展的局面。因此,寝室课堂的搭建要积极鼓励学生互相帮扶、相互启发,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具有个人专长以及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优秀学生在寝室课堂中的辐射性、示范性和带动性。

(四)小寝室课堂和大寝室课堂相结合的原则

小寝室课堂是以单个寝室为单位在寝室内部进行学习和训练,具有寝室成员相互了解,课余时间相对统一的优点;大寝室课堂是由多个寝室联动组成的寝室课堂,能够将一批爱好相同、水平相近的学生汇聚到一起。但两类课堂均有自身的局限,小寝室课堂易出现成员总体水平偏低、个体缺乏号召力和影响力、成员兴趣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大寝室课堂易受到场地制约的影响。因此,要将小寝室课堂和大寝室课堂搭建相结合,使两者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自我教育视阈下的寝室课堂模式

(一)搭建“全才型”寝室课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师范专业的课堂教学往往会涉及专业课程和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公共课程。全才型寝室课堂的搭建,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包含学生在寝室进行的所有学习生活活动,如观看新闻探讨时政、三笔字练习、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技巧基础上,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师范生在成为教师之后能够在学生当中起到表率作用。“全才型”寝室课堂的搭建应当选取以担任教师为职业目标、寝室成员总体素质较好的寝室为对象,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养。成员应当将寝室打造成为一个教学实践的场所,自主扮演“教师”和“学生”双向角色。学院也应当提供小黑板、粉笔等教学器材,定期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寝室开展教学指导等举措为“全才型”寝室课堂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二)搭建“专才型”寝室课堂

受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并不完全仅倾向于担任教师,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升学深造、考公务员或从事其他行业工作。而非教师行业对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就某个专项能力开展特殊的学习和训练,如科研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首先,学校可在大二阶段对学生的职业意向进行分流,对具有共同或相近就业目标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寝室,促进学生在寝室相互探讨和取经。其次,学校要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课题调研,使学生在为了更好地参加活动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利用寝室开展这一方面的训练。再次,要发挥“专才型”学生的作用,鼓励特长生在寝室开展指导培训。

[1]郑和钧.论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5)

[2]王成,朱伦,孙裔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09,(5)

[3]林艳新,丁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2005,(5)

[4]杜杰,管祥兵.大学生良好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5]魏昌东.第二课堂: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江苏高教,2010,(6)

[6]魏培徵,马化祥,马莉萍.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猜你喜欢

寝室成员大学生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