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载体特色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文化载体建设为例

2013-08-15邹晓青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4期
关键词:师院载体贵州

邹晓青

邹晓青/仡佬族,贵州师范学院团委书记,硕士,副教授(贵州贵阳550003)。

校园文化载体,指的是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制度为底蕴,由学校所有成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承载体。贵州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刚由成高院校改制的普通本科院校,其校园文化载体的基本特征、内涵及相互作用的效果都有别于其他高校,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师院特色。

一、贵州师院文化载体的基本特征

(一)师范类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结合

师范教育是主要定位,中、小学师资力量的培训是主要目标。与之相应,校园文化呈现出主流的、正统的、着重教师技能培训、夯实从教基础的文化风格。同时,学院又具有普通高校的基本特征,院系设置完备,科研基地、实验室建设也逐步健全完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校定位等呈现出全面、综合的特色。

(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形式相结合

贵州师范学院有30年的成高办学经验,其管理模式、办学目标中都还带有浓郁的成人高校特点。在培养形式上,不仅有普通本专科教育,而且仍承担着短期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成人函授和全日制成高、自考的工作。学校现在处在一个非全日制教育仍然继续、全日制教育方兴未艾相结合的时期。

(三)有形与无形相结合

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山、林、水、路、广场、标识等组成了有形文化建设载体,而教风、学风、校训、院训、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定位、管理制度、校规校纪、绿色生态理念等共同形成了无形的精神文化载体和制度文化载体。这种文化载体共同作用,既具体可感,又潜移默化。

(四)辐射扩散与浓缩集中相结合

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主要风格的师(教)院文化主流辐射扩散到全省各地,很多人都成了教育系统的领军人物。这些学子又带着经验和成果回到学校参与培训,相互交流、碰撞、学习,在一定层面上进行了浓缩集中。

(五)当前性与长远性相结合

作为新建院校,必须坚持教师职后培训和各种职业技术培训不放手,努力拓展资源,支撑学校发展。但师范学院毕竟不是应用型大学,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所以要着眼长远,强化教学和科研,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二、贵州师院文化载体建设的要素及其内涵

学院文化载体主要由有形的亭、台、楼、阁、影、水等物质文化载体和无形的校歌、校训、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各种管理制度、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标识、各学院院训院风等精神文化载体所组成。

(一)有形物质文化载体及其文化内涵

有形物质文化载体以其外观、形成历史、命名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文化内涵。

1.楼。 教学楼名称如“明德、明义、明辨、明理”等。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求学生追求正大光明之品格。“明辨”,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寄寓学子要对纷杂万物辨别清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知行苑”,知行是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主要精髓。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在今天,人们用来探讨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以及检验的相关标准等。取此名为寄寓学生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知识联系起来。

女生公寓分别以梅、兰、竹、菊名其楼,其中腊梅意喻不畏风寒,兰花意喻冰清玉洁,修竹意喻挺拔虚心,秋菊则代表在霜刀风剑中开放的傲然性格,四者共同构成一个文化意蕴建筑群。男生公寓分别以“诚、毅、睿、博、敏”等命名。“诚”是希望学生诚信立学,诚信修身,诚信立人。“毅”,则希望学生刚毅果敢,虎虎有阳刚气。“睿”,希望学生善想多思,睿智聪慧。“博”,希望学生在专业知识精深的基础上全面学习,广收博取。“敏”,希望学生努力修炼,在天性聪慧的基础上提高自己思维反应的速度,勤奋好学。

贵州师院两所食堂分别以“感恩”、“爱心”名之,是希望莘莘学子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师长和感恩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

2.山、廊、湖、雕塑。 “山”,学院推山而建,缘山而行,环山而走。以教学实验楼和学生公寓楼为两条主线,蜿蜒曲折,形如中国文化中龙图腾形象。而校园中间的一山,珠圆玉润,葱葱郁郁,故此,贵州师院原党委书记霍健康为其命名宝珠山,取“二龙戏珠”中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护和尊重之意。“廊”,学院艺术大楼门前的宝珠山麓,有一条终年覆满常青藤的文化长廊,曲折蛇行,取名“聚贤廊”,有贤才聚集、研学论道之地的蕴义。长廊的石柱上,是一些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古今名作,绿长廊两边,有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如英语广角、演讲协会等在此练习。“湖”,学校的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建了一个面积约一亩的人工湖,名为“鉴湖”。除了让广大师生以水为镜,自悟自省之外,还希望广大学子学习鉴湖文化之“风流”,光大黔中文化。“雕塑”,艺术大楼门前,凤凰广场上的“飞”钢塑,展现出凤凰飞天之姿。凤凰乃神鸟、瑞鸟,“飞天”则又与中国敦煌石窟中“飞天”意蕴相近,其文化内涵在于“凤凰涅槃,以五百岁为分水岭”,涅槃则得永生,象征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正以飞天之势,给学子以奋发之激励。逸夫楼侧面、鉴湖旁是一尊五米五高的“孔子圣人铜像”,希望以孔子“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有教无类”和“仁爱”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做一名求真知、真理的学子。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也与矗立于学校大门“为人师表”与“红烛”的石塑的意蕴相同。

(二)无形文化载体要素及其文化内涵

无形文化载体主要是指以校歌、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重点等构成的精神文化载体和以各种管理制度、校规校纪构成的制度文化载体共同组成的一种无形影响之和,是学校长期沉淀的软实力。

1.校歌。贵州师院校歌是学校前党委书记,现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所作。歌词以阳光健康的江阳韵为主,短小,易记易诵,也体现了创业的艰辛和发展的曲折。

2.校标。是我校年轻老师设计,其图案由蓝天、“E”字母、铜钟、书、竖起拇指的拳头构成。校标是具有诗意的和谐整体,表现了自由、希望、教育、时间、知识、决心和力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3.办学理念。 “学生是根本,教师是主力军,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线,科研是助推器,特色是优势,干部是服务员,人人是建设者”,理念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队伍、服务目标、学校特色等,具有现代文化特质。

4.学院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不甘落后、奋勇争先、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务实实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体现出了一种后发赶超、团结协作、毫不放弃、求真务实的理性文化特质。

5.办学定位。贵州师院是一所新建院校,师院人苦苦思索自己的办学定位。“以普通师范本科教育为主,兼办非师范教育和中心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成人高校教育和自学考试;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基于同城的贵州师范大学正在向综合类大学发展,师范性逐渐减弱,贵州师范学院的定位—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6.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除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主流文化思想熏陶外,还利用广播、标语、主题团日、党校、团校等形式,全方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校级—院级—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又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社团文化。其中如试教协会、诗歌朗诵社、梦想课堂等,充分体现了师范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同时,我校于2010年建立了贵州教育史馆,这是贵州唯一一家以贵州教育史为研究对象的史馆,对贵州教育史的研究已取得较高成就,很多研究成果填补了省内空白。

三、文化载体建设的实施效果

(一)以生为本,精心打造绿色生态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短短三年的校园环境建设中,以生为本、绿色生态和谐的理念贯穿始终,“生态化、人文化、节能化、数字化”的四化目标逐步实现,校园无处不体现人本之内涵、大学之精神。“红烛”、“孺子牛”、“孔子像”等代表中华文明的精神扎根校园,师生被绿色包围,传统和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年轻的师院无愧“绿色大学”的称谓,师院正以蓬勃发展的气势影响黔中大地。

(二)知识文化基础逐步夯实

一个学校的文化气氛会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师院学子的好学之风蔚然兴起,各学院也针对师范专业的特质展开活动。比如文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五证换一证”的活动(大学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普通话等级证、三字经和经典诵读合格证,通过了才能换取学位证),在学生中进行“课堂零距离”教学技能大赛;数计学院开展“树师德、磨师功”系列专项师范生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从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显著提高

自2009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始,三年间,师院学子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和比赛,收获丰硕。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各类奖励近两百人次,获得省级各类奖励 五百余人次。获奖范围涵盖专业竞赛、课外科技、文体、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如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两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0年和2011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三十多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百五十三人获奖;我校民运会承办工作获省级表彰集体三项,个人四百多项;全省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贵州师范学院代表团获得近20项荣誉。

(四)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合理

学校的定位以前是培养合格的、优秀的中、小学教育人才,目标虽合理,但未免过于狭窄,现在学校已把培养中、小学师资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但同时又拓宽了广度,面向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面向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也成为贵州师院的主要目标之一。现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因为专业性强,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首届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率达到100%;其他学院也在转变培养人才模式,争取明年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五)诚信感恩信念深入人心

学校的全方位教育,文化的立体型熏陶,使得诚信感恩信念深入人心。诚信已成为贵师院学生自然而然的秩序默守,数计学院贫困生肖丽在校园文化长廊处进行了三年的无人售报,报纸从未少过一份,零钱从未少过一分。贵州师院全体人员用诚信守住了高校的道德底线,彰显了高校人文之光和品德之美。其事迹先后被《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中央电视台先后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地旅学院伍明秀等三位学子,在2012年6月洪水来临之际,从镇远舞阳河中救起落水儿童,这种见义勇为、感恩社会的壮举,也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

四、文化载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贵州师范学院文化建设载体已初步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这种作用正在延展壮大,以大学特有的气质和胸怀影响社会。但由于学校历史短,文化积淀不深,在文化载体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亟待进一步探索发展之路。

第一,学校核心文化应进一步浓缩提炼。作为师范类院校,贵州师院远不及贵州师大,也比不上贵州大学等综合大学,其核心文化既不能完全体现出学校特点,也不能完全区别于其他师范类院校。应该在以后的学习探讨中进一步浓缩提炼,更进一步体现出学校特色。第二,文化载体标识应进一步体现学校特色。学校有很多文化载体,如贵州师范学院校标记、学院院徽、学院各条道路的命名等,应进一步体现学校、学院特色,既简洁、醒目、美观大方,又丰富立体。第三,校园文化氛围应进一步培养沉淀。学校年轻,校园文化氛围自然赶不上诸如贵州大学等百年老校,这是新建高校不可超越的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只能进一步健全、培养,不断沉淀,逐步形成“浓浓书香味、厚重学术味、理性现代味”的全面立体型的校园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师院载体贵州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师院学人
贵州,有多美
商丘师院教授风采
沉醉贵州
精彩兴师院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