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模式构建研究——以吉林大学环境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2013-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7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李 军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模式构建研究
——以吉林大学环境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李 军

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育机构建立创新实践能力平台,这种教育平台的建设需要从建设理念、自主流向、师资培养、学生培养等几个方面,立足于学校和学院的实际,实现环境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人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人才;环境专业

李军/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科研办主任(吉林长春 13002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对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表现在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和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1],教育创新实现需要教育体制和模式等方面的进步。而事实上,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成为主要问题。王孙禺等人的调研报告指出:53%的导师和47%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对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评价为“一般”和“差”,30%的导师和31%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一般”与“差”的比例达到了68%。[2]这反映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所以开展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十分必要和紧迫,如不及时革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势必影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按照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般情况看,可以简单分为实践型、研究型、学术型三类。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体系、导师建设、学制、教学方法、学科建设、实验实习实践等环节看,研究生的教育流程中需要以人为本理念的支持,这不仅是对教育本质的认同,也是对教育对象和主体认识的结果。

以环境专业研究生为例,环境专业隶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三个主流方向。环境科学专业方向培养的研究生将来主要从事与环境科学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环境工程方向培养的研究生将来主要从事与环境工程相关的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方向的研究生将来主要从事与环境管理和环境经济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3]由于这些类型的人才具有“专业方向的个性”特征,所以在确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考虑其专业个性特征,多层次和多角度地确定多元的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符合当前社会背景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要,提升我国在世界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研究方法

对于创新能力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是人格层面的自学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二是认知层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理论构思能力;三是社会层面的人际表达能力、灵活适应社会的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等。[4]通过对教育现象的哲学剖析,可以理解教育研究中归纳性、前瞻性的内容。我们知道,“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5]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6]我们归纳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包括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等几个方面,即全部力量、才能和自由个性。当前,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结合,突出表现为对生产力的理解,即“人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创造才能”,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高校的任务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铺设一个科学有效、广泛有序的平台,将这种理论的价值追求转化成现实的追求,在保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完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协调、组织科研、服务社会的宗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回馈社会。环境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不仅仅着力于此,还要更进一步在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目标的背景下,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加入对人与自然的关怀,更好地践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问题的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可以是解决充分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协调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对当前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及工作环境等,都有约束作用。高校的社会分层按照社会、教师(主要是科研工作的指导者)、学生(科研工作的见习学习者)、学校等诸多方面,需要逐步构建社会的各个阶层群体的和谐关系。[7]而为了达到群体基本利益的合理分配,管理者必须在问题协调的时候,注意到人的全面发展框架下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个性发展的可能性取决于群体所能给予的宽容性、物质条件,是对个体发展的动力和表现、并对群体有积极的反作用。[8]这是我们评价学院研究生教育培养平台的重要依据和基本因素。

首先,从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理念上,仍然存在着僵化思维的习惯,阻碍着教育群体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挥。前教育部长周济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高层次的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氛围需要提升,学术环境亟需改善。

其次,研究生指导教师群体的整合能力、协调能力弹性不足,相对固定的研究生态阻碍了创新的发生。[9]一个导师的知识面、思维方式由于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难以培养出综合、交叉学科方向上的人才,尤其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小作坊式培养模式难以造就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由于受社会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许多单位为了提高其影响力和申请更多资源的资质,放松了对博士生导师的上岗要求,出现一些博士生导师审批及使用上的学术失范和短期行为。虽然新增导师学历较高,但是由于他们都是“从校门进校门”,缺乏与社会、企业联系和实践经验,这不仅使他们与企业开展科研和合作培养研究生方面相对较弱,有些研究生导师还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孤军奋战。这些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进入到高度分化和融合的整体化发展阶段,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已成为学科的发展要求。

再次,从研究生科研的硬件配置上考虑,低附加值、低风险率的科研经费配比导致了师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这方面的问题,在许多高校并不少见,比如综合资助多、项目资助少;国家层面的研究生科研基金东部高、西部低,沿海高、内陆低,中心高、边疆低的情况;从资金项目的角度看,科研资助应用领域高、基础研究投资力度低,科研的周期短。

最后,受到多种因素决定的研究生本身的素质也是成为创新人才的内在因素。综合素质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道德水准及其能力的综合体现。近几年来,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风状况、内部外部的适应性等,都饱受质疑。据2007年的数据,有1/3的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一般”,有1/4的导师和1/3强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生源质量“一般”。根据研究生管理人员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风评价,无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的总体表现都是不错的。博士生学风的评价中“优”和“良”的比例合计达到83%;硕士生学风“优”和“良”的比例总计为71%。40%的导师认为目前硕士生的知识结构“一般”甚至“差”。而对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即学位论文的调查表明,有59%的导师认为与5年前相比,我们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基本持平,只有18%的导师认为“越来越好”,有12%的导师认为“越来越差”,有1%的导师认为难以判断。可见,5年来我们的学位论文质量没有显著提高。对于研究生的外在能力,用人单位给出了评价,对毕业研究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评价要稍微高一些,但也非常一般。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为5%和54%,合计为59%;而选择“一般”和“不太满意”的分别为34%和7%,合计41%。对动手能力的评价也有相当的差距。[10]

同时,在实现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积极发挥管理、协调的机制,应该实行效率优先、平等优先、学术优先、自由优先的“四个优先”,在社会群体内部和群体与群体之间建立互利、互信、互助的和谐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四、问题的解决策略

我们认为,实现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铺设和模式的构建,首要在于对于这种教育模式理念的明确。我们知道,只有不断增强个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才能实现创新。

人们认为,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石,创新也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灵魂。对于管理者来说,我们应该时刻贯彻“能本思想”,无论是从教育体系的设计和论证、对导师为主体的教师群体的考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是对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价值的激励,这些内容归根结底都是要靠“能”。当然,这种“能本管理”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要求本身很高,也可以说,这种理念对管理者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是一种反射机理在管理上的反映。我们应该着力提升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层次,创造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氛围、百家争鸣式的学术环境。

建设一支能够接受大任务、承担大考验的师资队伍,并在教师群体中提倡创新的风气。这方面首先要形成导师队伍的专业化。高质量的队伍需要提高其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状况,高校应该改善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学位状况,吸纳不同培养方式下的高精尖人才。要重视加强青年骨干导师的培养,提高导师的国际国内交流和认同,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倡导联合科研、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来提升学校培养和汇聚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能力,优化导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和素质。此外,明确规定导师的研究水平评价标准、学术成果等级和道德水准;打破导师终身制,构建严格的导师遴选和聘用制度,实行优胜劣汰的聘任制和导师负责制。对于那些缺少责任心、知识结构严重老化、长期没有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的导师,应毫不留情地取消其导师资格,而且在学生的选择中,那些水平不高的导师也将遭到自然淘汰。

对于研究生科研硬件的支持,从科研资助的类别上看,我们应该多关注研究生正在或者将要进行的科研活动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上。同时,承认地域经济状况的不同,从地域特色入手,不断开拓符合地域特色的、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研究领域,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比如说,处于内陆地区的国家重点院校和一些国际国内比较知名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应该从地缘优势、人际优势、资源底蕴优势下功夫,从跨校、跨地区合作项目到共研重大项目,实现走出去、请进来的地区间、校际交流、互动和合作。另外,也应加强国家项目基金投放的倾斜工作和协调能力。

要花大力气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意识。培养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标新立异、敢于超越和创造、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习惯。要把这种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事情常抓不懈。其次,抓好抓紧研究生资助制度,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公平、提高研究生教育资助力度,扩大资助对象与范围、筹措研究生资助经费,建立多元资助体系、建立研究生科研资助制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多元并存的更加开放的资助理念、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资助项目、实行更加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达到形式与结构的统一、理念与实践的统一、效率与培养的统一。

五、结论

我们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生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军群体,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对未来国家的社会、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环境专业是未来社会的朝阳产业,同时也是未来国际间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故更应该将创新意识放到更重要的地位上,而创新培养平台的创设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的准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创新培养平台的搭建需要硬件软件、教师学生、教研教辅、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不断进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创设才有良好的愿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不断推进实现。

[1]安东平.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10]王孙禺,袁本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3]陈雪波等.协作式培养创新型研究生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4]吴巨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5]瞿海东,陈慰浙.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差异[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29

[6]黑格尔.美学(第 1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李乐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及当代价值[J].求索,2009,(7)

[9]王洁,孙久厚.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G64

B

1671-6531(2013)17-0005-02

责任编辑:贺春健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V eraW an g
导师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