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与和谐人格的培育

2013-08-15王富秋

关键词:文明生态农村

王富秋 孙 杰

(四川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达州635000)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到来,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体现了对生态文化发展的关切。生态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问题”而进行的一个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建设和谐共荣的生态文化系统,探索持续发展孕育的生态文化魅力,对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化教育为例,分析其主要表现形态和所面临的困局,探索与研究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生态文化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和谐人格难题的有效路径,为构建生态文明服务。

一、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该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地位和构建产业体系等新模式,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出国家目标与人类目标的高度一致和兼容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面临非常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提出的,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由此,在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上,我们趋向认同生态文化的内涵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同为实现美丽中国为目的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生态文化建设是随着现代工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相异于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的文化,基于对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注重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久大计。这种现代工业带来的生态危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生物物种锐减等现象的出现,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使人类不得不认识到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实际上早在19世纪进行的工业革命,恩格斯就曾经警告过我们,他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

二、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的困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把生态文化建设好,才能够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面貌展现出来,否则,是无法实现的。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表现在:

(一)土壤、河流污染对农村生态系统破坏最为严重

土壤、河流孕育着万物,更是亿万农民赖以生存和国家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工业污染正在向城市近郊的农村扩展,并影响到农村的生产、生活,不少农村相继成为一些高污染产业转移目的地。从2009年至今,我国发生了三十多起重大或特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涉及多个省份。[3]污染事件给人类和物种带来了极大的生存威胁,它使我们关注土壤、河流的污染。工业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事件往往具有长时间的隐蔽性,需要通过对样品抽检化验、检测等方式才能够确定。

(二)倾向于生态资源索取,缺少生态危机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就能带动社会进步,这在农村表现的更为突出。许多的地方存在只要是有招商引资的项目,先招来再说,结果却不堪想象,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一时难以治理,影响了社会正常的、良好的秩序;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为增产、增收使用一些新种子、新方式生产,过分地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使环境污染扩大,增加生态危机发生的频率。在这样的生态资源索取面前,生态危机频现。

(三)农村生态文化发展尚需一段时间

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在政府正确的法律、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对农民进行帮扶、教育等方式来转变观念,改变农村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村发展与城市均等化。农村发展与城市均等化就是实现农村与城市享有相同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医疗等,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同享有现代化带来的成果,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保护现有的农村生态文化,防止农村生态系统破坏,环境遭到污染。

三、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新农村建设需要生态文化建设与之同步,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共同的生态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共同的生态文化观,我们认为应该包括生态保护、生态和谐与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以及生态补救智慧和生态文化公德建设。

(一)学会保护生态,促进生态和谐与持续发展

如前所述,工业污染、倾向于向生态资源索取,缺少生态危机意识等引起的反思,促进了生态和谐理论的产生和持续发展观念的发展。生态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文明,它要求人类的进步与自然、社会有机联系在一个系统之中,注重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

在新农村建设上,学会保护生态是关键。保护生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宣传保护生态。宣传的方式可以是写标语、发传单或者组织生态知识宣讲活动,目的是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2)实施奖励举措。生态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使用,加大可再生资源(如农家肥)利用,保护环境,减少生态危机发生的频率,并对保护生态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3)建立生态环境村民监督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是保障子孙万代的事业,村民监督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建立监督机制是为了能够形成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因而,这个监督机制必须是民主的机构。

(二)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在理论上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路径的选择需要获得人民的认可,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认可。就生态文化建设上,马克思认为,应该是在向着“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4]的阶段发展,着重关注自然界存在的价值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然界的物质交换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规律。这些原理和规律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维系自然界、人类、社会三者间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生态智慧,将生态文化的魅力展现出来。由此,我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惊喜地看到了新科技、新能源等绿色经济产业的形成,他们或将成为生态文化领域不断艰苦努力探索与实践的结果,并正在逐步形成、发展。

(三)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公德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道德的作用不能忽视。在乡村,村规民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约束力,左右着人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公德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它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公德建设首要的是建设绿色精神。绿色精神是一种主人翁和责任感的体现,强调的是在农村发展中注重合理的生态资源索取,和谐宽容看待发展,培养和促进社会活力,讲奉献和效率,不断地探索一个新陈代谢的绿色社会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公德建设需要遵守信约、突显爱心。在乡村,村规民约中注重讲信用,在生态文化公德建设中同样需要,它在调整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中体现尊重自然、关爱他人,实现社会发展在生态文化领域的高层次上追求和服务,凸显社会发展的爱心。

(四)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完善的民主机制和法治体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是在当前一段时间内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所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依然需要强有力的民主机制和法治体系予以保障,因为在一些公众利益密切相关问题上,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实现直接影响到生态文化观念的普及,并且影响到民主法治观念普及和发展,触及到乡村的和谐共处。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四、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有益于和谐人格的培养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道德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任意肢解真理体系,实用主义地对待其中的个别原理,这个原理就会由真理转化为谬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就是在谬误中滋生、蔓延,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正是要弘扬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抵制错误、消极的人生价值观念,培养和谐人格。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化教育通过集体主义精神、社会公德的培养,使和谐人格具有现实意义。和谐人格需要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价值判断,明确的兴趣志向,较强的实践能力等心理品质。”[5]在遇到问题时,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判断善与恶,做到对人类社会普适价值的坚守。在生态文化建设上,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保障人民事业,为人民造福。

[1]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保护土壤 救救“母亲”[N].人民日报,2013-04-10.

[4]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5]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EB/OL].http://www.jxjyqk.com,2004-02-06.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