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素体系研究综述

2013-08-15唐子茜

关键词:学者政治环境

唐子茜 王 琳

(1.安徽财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 蚌埠 233030;2.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体系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有的学者不仅从广义和狭义上分别界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括了其工作特点以及类别,而且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即教育对象也进行了界定,并认为其主要指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在校的一切教职员工。[1](P3)有的学者认为,网络主体可以是多层面的,既可以是全体网民,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2]有的学者概括了作为受众的大学生网络社会化的特点,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大学生网上群体以及大学生网络异化行为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基本特点,并进一步概括了大学生的需求分析、心理分析以及作用机制分析。[3](P115~118)还有不少学者揭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体现在主客体的定位、能力和地位三方面;[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呈现出交互主体性、模糊化、相对化和地位平等化的特征。[5](P25~27)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的学者概括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即资源共享性、平等互动性、系统集成性,并进一步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6]有的学者论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运用策略:公共论坛中的言论疏导,熟人世界中的集体教育,以及师生关系场所中的舆论引导。[7](P4)有的学者阐述了如何加强网络载体建设:加强基本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建设。[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扩展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除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项基本内容外,还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人文关怀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9]三层次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固有内容及其网络化;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三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3](P63~65)因情况而异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时,应注意根据网络主体、网络媒介的不同来确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2]还有的学者研究了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并把它概括成“五育”与“三性”:按照知识体系分类的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教育、历史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等五个方面,并呈现出隐蔽的政治性、较强的拓展性与明显的针对性三个主要特点。[1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模式。三中心模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归纳和提出了基于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包括内容中心模式、媒介中心模式和用户中心模式。[7](P464~467)四外一内模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提出了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模式,包括高等学校、国家权力机关、大型网络媒体、互联网行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应对模式。[1](P257~258)复合模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论述了信息网络条件下军队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认为其呈现复合化趋向,即把传统教育模式和网络教育模式结合起来,合成复合模式,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趋向。[11]自由模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自由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通过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平等交流、思想政治可公约性极限、可消费性的网络思想政治资源等,影响受众的思想政治态度、思想政治心理、思想政治审美满足等。[12]五位一体模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应从网络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网络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思政自我教育、网络思政规范养成和网络思想政治感染熏陶等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13]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

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网络环境的措施。[14]超越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产生,首先在于其环境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超越则主要是指对其社会环境的超越,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的超越。[4]四组成部分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包括网络物质环境、网络舆论环境、网络道德环境以 及 网 络 制 度 环 境 四 个 方 面。[3](P63~65)发 生场域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依据网络与现实的二维划分、局域网与公网的差异、网络平台的不同、网络环境的层次划分等角度,对于研究者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何处发生的探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还应该从网民的网络实践这个更为根本的维度出发,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场域确定为由器物、界面、网络空间、网络生活世界几大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场域所形成的一个有序的层次结构。[15]三维度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们对于网络的认识,经历了从网络危害论到网络工具论,再到网络社会观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这一新的网络社会环境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不断地发展,并从技术、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7](P26~28)

二、关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一是研究偏重于理论形态,案例和实证研究较少,说服力不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亟待加强;二是应该重视跨学科研究,以实现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目前的研究成果多从政治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展开,多学科背景下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在研究视角上应强调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实现跨学科研究;三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方法途径缺乏系统探讨,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于适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的方法途径到底有哪些,应该进一步做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1]姜国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宋元林.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J].政工研究动态,2009(18).

[3]翁铁慧,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赵惜群,翟中杰.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从传统到网络[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程秀娟,王士恒.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特征及其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8(18).

[7]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江玲,张小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9]谢振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10]禹旭才.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五育”与“三性”[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

[11]沈光芹.正确认识和把握信息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6).

[12]周德全,李朝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特点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9).

[13]刘邦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4]郭蜀燕,杨奇才,刘新,李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动态与启示[J].天府新论,2008(1).

[15]谢玉进,胡树祥.网络实践活动的基本进程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9(12).

猜你喜欢

学者政治环境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