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英语教学散论

2013-08-15侯海冰

关键词:英语教学旅游教学模式

侯海冰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091)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旅游英语教学与常规语言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别,有其本身的教学方式和原则,不能把常规语言的教学方式直接应用到旅游英语教学当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旅游英语教学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依然依循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因此,正视旅游英语的教学特点,剖析现有旅游英语教学现状,顺应旅游英语的发展趋势,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是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当下之务。

一、旅游英语教学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旅游英语教学特点

旅游英语属于常规语言学科类范畴,是实际应用英语学科的一种。实际应用英语是指与特定职业相关的应用类英语。旅游英语具有明确的专业性,有属于自身的语言特点,是依据特定的旅游需求,在高校设立的相关旅游专业的英语课程。[1]旅游英语具有很强的实际性和应用性。

旅游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在使学生掌握英语书面知识的同时,相应地具有较强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旅游英语教学是基于旅游相关专业而开展的英语教学,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相关英语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例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旅游服务和规划状态,导游如何与游客很好地沟通等等。旅游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在与顾客的交流中,使用流利的英语,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得更加清晰,从而达成与顾客之间的相互理解。此外,旅游业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到法律政策等等,无所不包,因此,知识的专业性,知识的涵盖性,能力的实用性,是旅游英语教学中应始终把握的突出特点。

(二)旅游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采用的英语教学形式,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采用常规的语言教学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无疑都是重理论而轻实际交流,重单纯的英语语法教学而轻学生口语训练的。这种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注重的只是学校学科建设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致使旅游英语教学缺乏应用性,与现实中的旅游业人才需求相脱节。[2]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授予的理论知识,虽然具备了与教师和学生沟通的能力,但并没有真正具备旅游行业所实际要求的人际沟通能力。

旅游英语教学既包括采用纯英语教学的课程,还包括使用中文授课的旅游英语课程。这两种课程分别由英语专业毕业和旅游专业毕业的老师授课。英语专业毕业的老师由于缺乏应有的旅游专业知识[3](P38~40),授课的重心往往放在英语语法和词 汇等方面,致使学生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和旅游知识没有能很好地结合到一起;相应的,旅游专业毕业的老师由于受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只是重视学生旅游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其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造成了旅游英语教学内容的断裂。我们知道,旅游英语使用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翻译和解说方面的错误,比如导游在与游客沟通时,其表达虽然不存在语法错误,且发音流利,但是由于他们只是简单地将所要表达的意思翻译成英语,并没有考虑到汉语言对英语的直接迁移影响,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以及英语的实际表达方式等,因而没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表达其意图,致使其表达受阻。[4](P33)这有时会导致导游和游客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会使游客对导游产生很大程度上的误解,不利于旅游的顺利进行。此一错误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旅游英语教学方式的失当。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不断发展,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多数学生高考成绩普遍不理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较差,综合素质偏低。由于绝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较低,使其进入大学后英语学习非常吃力,大多数学生在上课时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这种状况导致旅游英语教学课程很难顺利推进。[5](P26~30)这种现象如果日益严重,就会使学生畏惧上英语课,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英语教学考核都是以书面考试为主。这只是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全面掌握基本旅游英语知识,而不是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和情景沟通能力)。这种考核,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应用旅游英语的积极性,老师也无法通过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无法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旅游英语时,常常陷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中,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改进是非常不利的。

二、旅游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一)旅游英语教学多样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旅游英语教学资源也日益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是旅游英语教学多样性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时代下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更加多样性,教学方式更加成熟,教师以计算机课件的形式取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计算机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应用,使旅游英语教学的手段和内容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从中不仅能学到书面知识,而且能学到更多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复合能力的逐步提高,也是我国旅游英语教学多样性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大量高素质教师的加入,过去那种旅游英语教学内容断裂的局面正逐步得以扭转,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不仅能够很好地授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还能传授学生旅游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际经验;而毕业于旅游专业的教师,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几乎与毕业于英语专业的教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此,旅游英语教学主体的多样性,推动了旅游英语教学多样性的发展。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基于市场需求,以真正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逐渐市场化和正规化,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推动下,高等院校也在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以使其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的真正需要,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市场区域的多样性,旅游英语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旅游英语教学适应不同区域的发展,建立与社会和市场相适应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以培养出不同专业方向的旅游专业人才,因而教学的多样性也就成为旅游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6]

(二)旅游英语教学发展趋向动因

旅游英语教学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动因,正是这种动因的存在,使得旅游英语教学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趋向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旅游英语教学只注重学生英语书面知识的传授,而没有真正实现旅游相关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的结合。旅游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还要求学生提高对旅游知识的认知程度,但是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很好地将这种知识全面地展示给学生,并使其很好地理解接受,这就促使旅游英语教学必须向情景教学方向发展。情景教学能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沟通环境,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7]。

旅游英语教学的本质要求,是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具有很强的旅游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将直接面对外国游客,其英语表达能力与实际沟通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因此,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旅游英语教学的本质要求,是旅游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旅游英语教学不能再像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在没有很好地分析学生自身英语水平的前提下,就盲目地确定教学方案,而要从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出发,在合理制定教学规划和方案的基础上,以理论为前提,偏重实际应用,强化并提升学生的实际沟通和交流能力。

三、旅游英语教学展望

传统的旅游英语教学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传授知识是其重点所在。在旅游专业越来越倾向于市场实际需要的背景下,旅游英语教学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日益脱离了实际市场需要,无法在实际上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英语教学的重心必然将由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致力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旅游英语教学将不再囿于知识点的灌输,以及简单的单词记忆与语法诠释,而将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对旅游英语教学而言,如何使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语言表达能力,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与这种转变相适应,旅游英语教学将会发展出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都是根据一定的经验或者一定阶段学生的水平层次,来确定教学方案,展开相对固化的教学范式。由于不同学生的水平层次有着较大的区别,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认同度也在发生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未来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必然走向多样化,无论是多媒体综合教学法,还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法,都将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

旅游英语教学无论是教学重心还是教学模式的转变,都是基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这符合旅游英语教学的最初本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两种转变中,尽管教学的重心发生了由教师向学生的位移,但教学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依然处于从属地位,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均以教师的引导为前提,学生的学习仍然围绕教师的思维引导而进行,因此,其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仍然是相当有限的。未来旅游英语教学发生的这种转变,应该意味着教学参与各方主体地位的根本性变化,学生与教师的地位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说,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将会逐渐倾向于平等,而在以构建课堂情境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自由发挥将充斥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将更类似于旁观者。教师至多是在教学结束时总结教学得失,对学生的行为加以适当的评价引导。[8]

总之,未来的旅游英语教学将走向多元化,因此,我们必须从旅游英语教学特点入手,针对当下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做好必要的充分准备,以应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新变化,努力将旅游英语教学引向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1]柳文娟.用ESP理论分析旅游英语的特点及教学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2]廖莉芳.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0(3).

[3]潘惠霞.旅游英语[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5]邵俊宗.语言行为发生发展层级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6]马瑛.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7]孙园园.情景教学法——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J].广东教育,2007(7).

[8]俞萍.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5).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旅游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旅游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