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教学评价的认识与思考

2013-08-15

关键词:评教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吴 琴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未来的就业,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

一、教学评价的功能

第一,诊断教学问题。通过教学评价结果反馈,能及时获得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信息,及时发现教学实绩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诊断出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为调整或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第二,调控教学过程。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从反馈的信息中,能客观地看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对今后的教学进行全面、有效地调控。如教学过程是否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所传递知识的数量、难易程度是否能被多数学生接受;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是否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保证教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作用。

第三,检验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必然会有评价的结果,其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特色、教学中的缺点和问题有着考察、鉴定的作用。评价的结果使教师明确地看到教学中取得的成就和需要努力的方向,进而促使教师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能力。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判别和鉴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是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表现,也为教学质量鉴定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第四,有利于教学决策。实践证明,只有对教学工作有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教学评价结果,学校决策者就可以及时获得关于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能够有效地鉴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及时发现影响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不利因素,使学校领导对学校的教学情况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目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时效性。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的预警和即时调控作用意义不大。由于评价与课程同步结束,所以不能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无法适时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经历的时间周期较长。教学评价的预先诊断作用不明显,过程调控作用相对滞后。

第二,评价体系重统一轻差异。评价教学质量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即利用统一的指标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科、课程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由于各学科的特点不同,有些指标明显地不具有可比性,因此用同一标准评价所有课程,以其他学科的共性标准代替某些学科的特殊标准,这就抹杀了相关学科教学评价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其次,采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忽视教师每个人都独有风格,未考虑到教学任务、教学对象不一样,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这种不从教师教学实际出发的评价往往无法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最后,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在课程或模块学习结束后,经常通过客观题考试或作业评分来评定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未能考虑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从而使评价偏离了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第三,学生评价的误差不容忽视。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对象,是教师教学情况的第一见证人。学生评教一般是课程结束后,采取网上评教的方式。有些学生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而进行非理智的评分,他们的评价有时仅代表了自己对某个老师的感情,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教学实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未经专门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其思想和心理相对不成熟,对问题的看法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比如,对于有些较难理解的知识,部分同学可能因为自身学习基础薄弱的原因,一时没搞明白,他们就武断地认定教师教学技能差。这样的学生评价就使教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了学生评教本身存在的不成熟性和片面性[2]。

三、教学评价的推进

第一,让教师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师在教学的第一线,最了解自己的工作背景、工作对象、工作优势和困难,对评价标准如何制定有权威的发言权。因此,要确立民主治学的思想,把制定评价标准和实施考核评价的权力真正交给教师,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各专业、各学科自身教学特点,具有个体化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3]。

第二,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在目前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大多数比较注重总结性评价,即课程结束后,采取考查或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一次性综合全面评价。由于这种方法具有阶段性、一次性的特点,导致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反馈。对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以及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不明显。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应改变单纯采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而是采取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诊断性评价主要是确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设计出可以满足不同起点水平的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案;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为其进一步改进、完善教学提供方向性信息。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以确定教学的达成结果。在对教师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将这三种评价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发挥各自的优点,又有效克服各自的缺点,从而保证教学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第三,探索克服学生参评误差的有效手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但学生因为自身各种条件的不足而容易使评价结果走偏,因此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评教误差。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评教意识的宣传。在开展学生评教之前,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对评教的认识,使其积极主动参与评教。让学生知道学校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不是与教师“作对”也不是为了取悦老师。其次,制定符合学生评价能力的评价指标。教师的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能否使学生有所收获,学生最清楚。因此建立适合学生特点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开展学生评教的基础,也是保证学生评教质量的重要因素。最后,要进行统计学检验。在依据学生评价得分高低来比较教学效果差异时,一定要经过统计检验,只有当差异达到一定的显著性水平时,才能做出教学效果有差异的结论。

[1]刘晓玲.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2009(19).

[2]黄振元.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学生评教的比较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10).

[3]张爱珠.高校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

猜你喜欢

评教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