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流程及风险防范

2013-08-15朱福清

关键词:监造物资供应商

朱福清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 供应处,湖北 潜江 433123)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油田物资采购工作的目标,就是实现采购物资的性价比最优和总成本最低,以确保油田生产建设物资的安全、及时供应。在物资采购工作中,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就是采购风险。物资采购是一种开始于物资需求产生,结束于物资需求满足的技术经济活动,而非简单的持币购物。从物资需求计划的形成,到物资投入生产建设,各种风险始终伴随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因此,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对更好地完成目标至关重要。

一、油田物资采购业务的一般流程

油田物资采购业务流程按照计划、采购、质检验收,分三段运作。

第一,计划阶段。生产单位提报物资需求计划,按权限审批后,供应部门组织计划对接。由计划人员综合平衡,编制采购计划,并制订询价方案(包括采购模式、供应商范围、质量技术标准、进度要求等),经审批后,下达采购人员实施。需进行技术交流的,组织签订技术协议。采购人员签订合同后,交由计划人员负责跟踪合同执行情况和催交催运、质量控制等工作。

第二,采购阶段。采购人员按照询价方案提请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商务谈判和评审,并按照评审结果签订订单,经审核、审批后,形成采购合同,并及时交计划人员。

第三,验收结算阶段。合同签订后,需监造的组织驻厂监造,属报检目录内的物资,组织抽样检验,属验证放行的物资,库房进行验证检验,对符合合同要求的物资验收入库。库房凭生产单位领料计划进行发放、配送。财务部门按规定凭相关单据进行货款支付和结算。

二、油田物资采购风险的类型

由上述可知,油田物资采购业务的流程环节较多,各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业务风险,下面将风险分析如下。

第一,质量风险。即能否采购到符合油田生产要求的物资。质量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在物资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风险。

对油田来说,质量风险就是安全风险。质量风险一旦出现,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能给个人和家庭带来重大伤害。2009年天津乙烯项目的河北风帆管件事件,就是由于对质量风险认识不足,造成很坏的影响。

第二,进度风险。即供应能否及时。对于油井所需要的套管、油井水泥等物资,进度风险就是供应中断风险。供应中断,就会造成生产中断。油田基本上都是连续生产的企业,停产一天会给油田产生巨大的损失。交货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工期拖后,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晚投产一天,也会给油田带来巨大损失。具体分为:设计风险、需求计划风险、人员素质风险、供应商生产风险。

第三,价格风险。即在保证质量、进度的前提下,能否采购到性价比更好的物资[1](P22)。价格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果采购价格高了,对油田来说不经济,造成采购资金付出多;如果一味压价而买到劣质产品,进而影响油田生产运行,影响工程建设按期建成投产,其结果注定是得不偿失。

三、油田物资采购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采购质量控制,确保安全供应

1.加强供应商管理,从源头控制风险

(1)严把供应商准入关。在坚持供应商资质预审制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供应商现场考察制。考察前,要根据需准入的物资类别,明确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控制、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量化考察标准,组织生产、设计、机动等专业人员现场考察,形成考察报告。

(2)坚持目录制管理。按“多厂少商”的原则,严格限制中间供应商,特别是万能供应商,要定期进行清理;要通过加大责任制指标的执行力度,提高供应商平均份额和厂家直供率,不断优化供应商结构。

(3)管好供应商。对易发生质量问题物资的供应商,其生产所需原材料、外购件,以及中间商进货品牌进行控制,通过市场调研、使用情况调查、质量性能分析、与用户结合、组织专家会审,共同确定其原材料、外购件和品牌的选择范围。

(4)切实做好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继续完善考核流程,细化量化考核标准,特别是对质量考核项进行规范和细化量化,使考核结果真实可靠。

2.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能力

(1)明确质量控制类别,分A、B、C 三类实行质量控制。对A 类长周期、关键物资,要实施驻厂催交或驻厂监造;对B 类重要物资,要驻厂催交,点检、巡检或出厂检验;对C 类一般性物资,要入库时检验,大力强化质量控制。

(2)抓好重要物资的监造工作。按照总部监造管理规定,对要求进行监造的物资,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监造;对其他重要物资,与用户结合,确定需要监造品种,制定监造方案,并在合同中明确。

(3)建立质量控制监督抽查机制,对主要物资、关键物资的供应商,定期或不定期到其现场抽查生产过程中质保体系的运行、质量检验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4)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加大标准审查和考核力度,对错用标准的责任人实行过错追究;对非标产品和有特殊技术要求的物资,做好充分的技术交流,及时签订技术协议。

(5)加强物资验收入库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必检物资的报检制度,提高质检时效,完善直达现场物资报检流程;对非必检物资的验证,组织专班修订完善物资验收作业指导书,规范验收流程。二是修订完善物资保管保养作业指导书,建立健全有保质期物资的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

(6)加强售后服务。一是坚持重要物资、技术复杂物资的供应商回访制度,要求供应商定期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并纳入对供应商的考核内容。二是切实做好质量跟踪,建立质量重要物资跟踪卡和台账,掌握物资的使用性能、效果、质量等状况,并作为评定供应商产品优劣和性价比分析的依据。三是规范质量异议处理程序,严肃质量问题通报制度,加大质量事故处罚力度。

(二)加强采购进度控制,确保及时供应

1.加强需求计划管理,提高需求标准化

(1)开展物资消耗规律分析研究。与使用单位和相关部门结合,根据生产任务、设备装置运转情况,确定正常生产维修的物资消耗,掌握重要物资消耗量、消耗时间、消耗速度等规律;建立常用物资、重要物资消耗台账,明确各项物资采购的提前期,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深入计划、设计、技术、生产等部门和单位,提前介入,掌握生产建设任务,在正式需求计划出来前,了解需求情况,早动手、早安排,把握工作主动权。

(3)加大需求计划管理考核力度。严格按照“谁提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需求计划责任主体,对由此产生的积压落实考核责任。

(4)加强物资需求标准化工作。提前介入新建装置或老装置改造项目立项和设计,参与设计标准化,及时提出需求标准化建议。对通用材料,要统一品牌,确定标准化目录,制订标准化的采购文本和技术规范;对专用设备,要组织专家,统一需求和标准,减少“万国牌”现象的发生。

2.加强内部进度控制,提高进度控制能力

(1)明确进度控制级别,分一、二、三、四级实施进度控制。对生产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物资要实施一级控制,要制定全过程采购控制计划,明确主要外购原材料、外协件分供方的范围和关键控制点,发现有迟交迹象或趋势,要立即赴制造厂检查进度。对生产建设产生较大影响的物资实施二级控制,发现有迟交迹象或趋势,要按月赴制造厂检查进度。对生产建设产生一般影响的物资实施三级控制,采取现场巡检与电话、邮件询问等方式检查进度;对生产建设产生较小影响的物资实施四级控制,以电话等方式检查进度。

(2)进一步完善主要物资和项目物资的采购进度控制台账,优化控制内容,增强填制的时效性,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合理安排采购和交货时间。

(3)坚持采购过程控制的定期分析会制度,提高分析会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建立重要物资的应急机制,对重要物资要有备用供应商,对突发事件、抢险等物资要有应急预案。

(4)规范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编制项目物资采购策略,从前期介入开始,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对接情况、纪要、施工建设进度计划、采购进度控制、采购合同台账、问题及处理情况、变更及余料、采购工作总结等内容,在项目完工后,及时做出总结。

(三)推行科学理性采购,确保经济供应

改造物资供应传统业务。传统采购中,采购人员陷于询比价、谈判、签约、结算等简单重复操作,对物资需求规律和供应市场形势研究较少,管理控制职能薄弱。改造的目的就是要把物资采购的工作重心从上述低水平重复工作解放出来,研究和分析市场,推动物资采购由业务操作型向管理控制型转变。

大力推进框架协议采购。物资采购最重要的基本内在规律是:批量越大、砝码越重,资源获取能力、市场议价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越强。框架协议采购有效整合了各单位物资需求,在一揽子框架协议项下,实施订单采购,大幅减少询比价、招标、签合同等重复性操作,显著提升物资采购效率。

开展采购策略编制及应用。制订物资采购策略,是提高物资供应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的重要措施[2]。供应部门组织生产、技术、工程、机动等部门和用户单位参与,共同编制年度采购策略,确定企业全年主要物资品种的供应商选择、采购方式、过程控制和库存管理等原则、方法和措施,并加强考核监督,确保采购策略在具体采购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开展物资成本构成分析。准确掌握采购物资的成本构成,是正确制定物资采购决策的基础,也是体现物资供应工作价值的重要手段。对采购物资品种进行成本构成分析,全面建立采购物资定价公式或价格形成机制,指导具体采购业务。

加强市场研究分析工作。通过网络价格信息查询、供应商询价、BW 数据库查询、实地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结合价格模型、价格方式等研究手段,制定相应的价格变动机制,提高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对大宗通用物资定期召开供应市场专题分析会,价格部门依据市场形势变化定期发布供应市场分析报告,指导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市场形势,实施“避峰就谷”采购。

[1]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王燕,刘永胜.供应链风险管理概述[J].物流技术,2008(8).

猜你喜欢

监造物资供应商
电力设备监造管理的分析
被偷的救援物资
核电设备监造工作质量评价及提高分析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300MVar级大型调相机监造质量过程管控研究
救援物资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浅谈电子行业委托监造与自主监造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