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初探

2013-08-15

关键词:小贷损失

孙 群

(安徽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所谓风险,是指小贷公司各种现实或潜在的损失成因。小贷公司与风险相生相伴。风险事件一旦发生,轻则损失可期,重则可能带来致命打击。但犹如硬币的两面,风险也与收益相关,全然放弃风险,也就意味着放弃了获利的可能,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在获利的同时,避免小贷公司为风险买单,方是正道。要真正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对风险的正确识别,准确估量,客观评价,合理决策以及持续评估,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P15~17)

一、风险识别、估测与评价

风险识别是小贷公司感知风险、认识风险的过程。[1](P15~17)有效的风险识别,能为风险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之成效,然而,小贷公司在风险识别上,多表现出消极不作为的态度,直到事故发生才引以为戒,因此,其风险识别效度亟待提高。在此情形下,小贷公司应强化管理层的责任意识与审慎经营理念,并将风险管理纳入管理层绩效考核之中。员工是风险文化的载体,其风险理念的熏陶也不容忽视。公司应致力于培养员工与风险同行的意识,并磨砺其全面、联系、发展地识别风险的能力。小贷公司可综合利用放贷业务流程图示、财务报表分析及经验法等多种方法,有效感知提示风险点,整理出初步的风险目录清单。以业务流程图为例,小贷公司可从自身授信流程出发,利用图示法,逐个环节地毯式探寻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头。流程越细致,思维越缜密,识别效率越高,风险越无处藏身。小贷公司应在全面感知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事故的特点、征兆、触发条件、发生概率,可能带来的各种直接间接损失和后续影响,与其他风险的联系及未来趋势等,深入调查,详细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层层剖析,把握其规律,预见其危害。小贷公司需抛弃惯性思维,深刻认识风险的发展性,将风险定期识别与业务个案分析相结合,持续留意各类风险的变化趋势,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的相互转化及新风险的产生,不断补充修正风险清单。

小贷公司风险管理的第二步与第三步分别是风险估测与风险评价。风险估测是指小贷公司借助科学的数理工具,对确定期限内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负面影响的量化处理,以帮助小贷公司掌握单一风险事故的致损概率与损失分布,以及一定时间内公司发生各类风险事故的概率与总损失分布等相关信息,为风险评价提供依据。风险估测需多次反复进行。小贷公司主要面向信用状况堪忧的中小企业,特殊的客户群体,令小贷公司犹如在钢丝绳上跳舞,因此风险估测度量格外重要。由于小贷公司受专业人才缺乏的掣肘,加之风险量化过程相对复杂,致使许多小贷公司目前仍驻足于单项贷款的6C 式(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经营状况Condition、事业持续性Continuity)[2](P129~130),在个案分析层 面,其 风 险估测未能向纵深发展。鉴于目前尚无完全符合小贷公司自身需求的风险计量模型,小贷公司可先利用层次分析等定性方法,对风险做出大致准确的估量,待条件完备后,再逐步过渡至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小贷公司可与银行等同业金融机构及外部专业风险计量机构开展合作,将自身诉求与对方的风险计量专长充分结合起来,运用最新的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科学设计适合自身的风险计量模型。与此同时,公司还应做好培训工作,引导员工快速熟悉为其量身定做的风险计量模型。

风险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建立在风险量化基础上的定性分析,是以成本效益分析、权衡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结合其他关键因素综合考量,为各类风险打分排座次,以判断各类风险是否可容,进而警醒小贷公司的一系列行为。风险评价恰当,小贷公司便能积极采取风险补偿措施;风险评价失当,为防范风险而进行的资源配置就会失效,小贷公司会因无回旋余地而陷入困境。由于风险评价主观性较强,评价者的经验、能力及风险倾向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评价者要尽量摈弃主观偏见,或抛却特定的情感倾向,以免一叶障目,做出误判。

二、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是小贷公司风险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在充分认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规避无法承受的风险,承担可以自留的风险,控制能够防治的风险,以及转移应当转嫁的风险,从而确保风险成本最小化,安全收益最大化。[1](P15~17)

以信贷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小贷公司最常遭遇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多源自信息量的缺失或质的失真等不对称现象引起的判断失误,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贷公司可从内部着力加以改善。经由风险评价,小贷公司可将自身面临的信用风险,依据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分为四个级别:损失概率比较低,损失程度比较小的信用风险;损失概率比较高,损失程度比较小的信用风险;损失概率比较低,损失程度比较大的信用风险;损失概率比较高,损失程度比较大的信用风险。风险级别不同,处理方式自然相异。第一级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且后果甚微(轻度损失),常见于量小质优的微型贷款。小贷公司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必做专项资金安排或准备,如果风险事件发生,可用公司现有收入予以覆盖,将损失摊入当期营业成本中。[3]第二级风险以高频低危为特征,单笔损失额度有限,但经常发生,若疏忽慢待,可能积少成多,足以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度损失)。此类风险多发生于一般性小型贷款,正是小贷公司业务的主体。针对此类风险,小贷公司应选择控制法,从信息、法律与经济三方面着手,事前审慎预防,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事后积极抑制,以控制损失后果。一方面,小贷公司要努力拓展信源,广集信息,认真审查客户信息是否完整可靠。除客户所提交的资料外,公司可利用其与客户的同构对应特质,及作为社区金融机构所具有的独特亲缘(员工)、地缘、业缘等人际网络优势,充分搜集软信息,以硬信息为基准,以软信息为补充,软硬信息齐抓共管,构成信息全貌。[4](P60~65)另一方面,小贷公司还应做好客户的信用评级工作,认真评议客户信用是否适格。具体操作上,公司对小型企业可采用信用评分制,对颇具规模的中型企业,则可加强与外部评级机构、小贷行业协会及银行等同业机构的信用评级合作,对客户资信进行验证。小贷公司可利用借款合同的条款设计,来限制客户相关行为,即以合同明文规定的形式,以民法约束力为背书,敦促客户善意执行合同,切实履行合同义务,从而控制贷款风险。贷款发放前,小贷公司可立足于经济激励与约束减少逆向选择,消除风险源。公司可根据客户风险程度,采取差异利率,对长期合作且资信表现上佳的回头客提供优惠利率。在约束机制上,公司可要求客户提供担保,以此强化双方利益链,也可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同时,小贷公司应当推行授信限额管理,避免风险过于集中。贷款发放之后,小贷公司应通过持续的借款人动向监督防范道德风险。如果小贷公司力有不逮,也可将此工作委托给银行等在信息监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构。若客户有损及小贷公司利益的行为,则立刻采取法律程序追偿、执行担保及多途径损失融资等挽救措施,全力缓冲风险。防止损失扩大的同时,公司还应及时将相关信息梳理整合,真实检验后,录入违约数据库,形成自己的经验数据。小贷公司的准客户中,还有一部分资信状况良好,属小贷公司属意的目标客户,但是其贷款申请额度颇大,风险一旦爆发,会重创小贷公司,或者风险会随产业链蔓延至小贷公司的其他客户,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处理此类低频高危的第三级风险的理想途径是风险转嫁。该级风险损失程度大,但损失频率低,保险公司可在时间与空间方面充分分散风险。小贷公司可通过投保信用保证保险这类具担保性质的险种,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也可通过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或者利用政府成立的中小贷款担保基金等方式,将损失后果转嫁出去。若无合适的被转嫁方,公司则应当做好风险补偿安排,可建立损失专用基金,也可建立资产处置机制,妥善处置押品,清收不良资产。如果将来自保模式和相互保险模式普及,还可由政府牵线,行业协会搭桥,建立行业自保组织或相互保险机构。这两种模式的风险转嫁成本低,对资金规模有限的小贷公司而言,不失为可行的选择。第四级风险防不胜防,且会造成致命打击,小贷公司的最佳处理方式就是避而远之,或者干脆拒绝放贷,或者中途放弃,及时撤离。

与信用风险不同,操作风险更多表现为内生风险,可以通过内部措施改善加以避免。小贷公司既存在高频低损的操作风险事件,也存在低频高损的操作风险事件。前者适合采用控制法处理,后者适合采取转嫁类风险管控方式。事实上,我国保险公司近年来已经着手尝试推出用以转移操作风险的险种组合,但是目前市场仍不成熟,无法完全满足小贷公司转移风险的需求,加上该类投保需求目前并不旺盛,保险公司难以彻底分散风险,导致相关险种费率居高不下,严重打击了小贷公司投保的积极性。现阶段而言,小贷公司更倾向于以控制及自留方式将操作风险于公司内部消化。鉴于操作风险的事前防范主要依靠内控机制的完善,小贷公司可借鉴商业银行的规范管理,强化内控,与业务发展同步建设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为公司日常运作的正常、异常以及紧急状态做好各项制度安排。公司同时可加强操作风险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用现代科技构筑刚性约束防线,还可尝试建立操作风险数据信息资料库和员工违规档案,既可为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优化做准备,也能为将来更好地与保险公司展开相关合作奠定基础,还能以增加声誉成本的方式强化员工行为约束。除相应的控制措施外,相关财务安排亦是操作风险控制机制的重中之重。小贷公司可从公司利润中逐年提取积累补偿基金,用以抵御风险。

小贷公司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贷款利率风险、相关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和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押品价值减少风险。与操作风险不同,市场风险主要是外源风险。小贷公司应尽快形成独立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与报告路径,并及时更新市场风险计量模型,避免市场风险信息的时滞与分割,保障市场风险防御与抑制措施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小贷公司还要提高自身预见性,深刻把握市场现状与变动趋势,通过压力测试等方法,了解自身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本着有限承担风险的态度,严阵以待,始终坚持风险可控。除必要的财务准备外,小贷公司可从押品处置着手,深度了解公司的押品结构及其市场变化趋势,全面研发相关处置机制,强化押品本身的激励约束功能,增强公司押品处置能力,必要时可与银行、典当行等经验丰富的机构合作,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押品的价值回收。

三、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小贷公司对其所处风险环境的认识及管理,也应呈螺旋式上升状。小贷公司风险管理的与时俱进,离不开定期诊断与维护,因此,效果评价是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构建监督评价体系。除权威监管部门及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外,小贷公司应当突出董事会及管理层在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监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风险报告、决策与效果审查等路径,由董事会一并承担起内部风险监督的全局掌控职责,及限制管理层高风险投资行为的责任,由管理层负责风险监督与评价的具体制度、程序与后效应用的规划,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并设置风险监督岗,专职负责风险的实时监督与评价结果的具体落实。

完善反馈机制,形成多维评估。评估者应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整体评估与单项评估结合起来,并对重点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特别评估;同时,还应当建立反馈机制,明确界定审查周期,检验改善举措的实际运用效果,以综合判断风险管理措施的成本及效益是否达到预期,并将检验结果在下一期评估报告中如实地反映出来。

[1]魏华林.保险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杨宜.商业银行业务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大德,翟源泉.企业风险自留的对策探析[J].企业经济,2004(9).

[4]彭建刚.中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小贷损失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国内小贷公司融资现状和思考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停批网络小贷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动能损失
菜烧好了应该尽量马上吃
“新规”将出台,小贷公司喜忧参半
小贷公司被新规戳中痛点:金融机构身份无望
损失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识别防控研究——基于江西省33家小额贷款公司样本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