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子商务伦理问题研究

2013-08-15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电子商务

刘 静

(贺州学院 教务处,广西 贺州 542800)

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1.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95万亿,同比增长13%。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5119亿元,同比增长46.6%。国内电子商务行业已整体跨入了厚积薄发的爆发式增长阶段。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前景是令人惊喜的,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发现,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59.2%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30.9%的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过;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中89.2%的人担心假冒网站,其中,86.9%的人表示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将会选择退出交易。

1.2 我国电子商务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伦理道德将对信息社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伦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领域和现实社会生产生活。互联网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业己存在的伦理伦理道德现象,不仅没有力挽狂澜,反而给那些伦理道德品质底下的人提供了推波助斓的技术支持,使整个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日趋严重。由于电子商务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犯罪现象,都具有隐藏性、变化快等特点,使外在的约束力大大减弱,因此,针对电子商务存在的伦理伦理道德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迫切需要,是防止人们网络犯罪和进一步规范人们网络行为的重要途径,对发展电子商务,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我国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1)信任缺失。孔夫子说过“人无信不立”,“与朋交而不信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它不仅是一种个人所应当具备的伦理道德品质,更是一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与要求,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价值,还是一种外在的声誉和尊严。

“信任缺失”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最大瓶颈。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断遭受钓鱼网站的围追堵截,电子商务网站更成为不法分子攻击的目标。电子商务专家表示,网络交易遭遇信任危机,“可信网络”建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有效预防钓鱼网对企业和消费者的侵害,许多电子商务网站纷纷启用了“可信网站”标识,尝试通过第三方认证服务来构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桥梁”。

(2)隐私危机。隐私权问题可能是21世纪互联网中最突出的伦理道德问题。隐私,顾名思义,隐蔽、不公开的私事。在汉语中,“隐”字的主要含义是隐避、隐藏,《荀子·王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

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有些商家在利益驱使下在网络应用者不知情或不情愿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取得和利用其信息,侵犯上网者的隐私权。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网络企业未经访问者(用户)许可,将其个人资料及对其网上行为的统计资料随意公开或有偿提供给他人,则形成对访问者(用户)的隐私权侵犯;对网络企业而言,则存在商业信息安全问题,黑客或雇佣黑客对企业网站的非法侵入,使其商业信息处于不安全状态。

(3)虚假、垃圾信息。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不像在传统媒体上那样,会受到很多限制。因为互联网的虚拟性、自由性,每当网民们发现信息错误后,也很难追究信息发布者的责任。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随意发布信息欺骗、诱导消费者。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天垃圾邮件的发送量已超过百亿,中国每年因垃圾邮件带来的损失就高达63亿。

使得很多消费者网上消费,线下付款,或者网上洽谈网下见面交易的模式。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易市场。如果我们还采用传统的交易模式,必然会阻碍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4)恶意、病毒软件。作为电子商务基础的互联网的诞生起初并不是出自商业目的,而是为了人们方便地共享资源,所以互联网开放、自由,因此要想在网络上进行安全性要求严格的商务活动就显得力不从心。一些人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木马病毒,在他人进行网络交易时,攻击他人,获取利益。新时期电子商务中的病毒主要有三个方面:交易劫持木马,网购木马,钓鱼网站。

从技术上讲,恶意广告软件、间谍软件、恶意共享软件等都处在合法商业软件和电脑病毒之间的灰色地带。它们大都是没有经过用户允许,强行安装,因此被定义为“恶意软件”。当今互联网用户中,“恶意推广”、“恶意广告”等恶意软件的危害超过了电脑病毒,成为了互联网上的又一大毒瘤。

(5)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原本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

以各类网络公司为典型的“新经济”几年来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峰浪尖,给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以IT网络股份占主要地位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于1999年在证券投资市场大展雄风,创下了前所未有的86%的升势。当年有19%的纳斯达克股票升幅超过100%,纳斯达克股票似乎就意味着上限无止境。但在资本市场经历了一段“风光无限好”的时期后,网络经济却又体验了从高点“蹦极”般的惊心动魄。[3]2004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高科技网络股票暴跌后,许多网络公司因为得不到风险投资的支援,纷纷倒闭。

(6)知识产权保护。随着电子书、软件产品、影视频产品等的大量涌现,以非常低的成本,商家就可以生产出很多侵权产品出来,这些侵权产品包括盗版软件、盗版书籍、盗版电影、盗版游戏等等。使正版产品的出品方受到严重损害,很多正版产品的销售单价高达十几万元,而盗版产品则仅仅销售几十、几百元。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版权、专利和商标是电子商务中主要的知识产权表现形式。电子商务中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一直没有完善,加之在知识产权和网络资源共享之间;既不愿由于强调知识产权保护而损害网络资源的共享,也不愿因为强调网络资源共享而忽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比传统商务活动中更为严重和猖獗。

3 原因分析

(1)互联网的自由性、开放性。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它使全球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利益的驱动,某些集团对个人数据无限制的加工利用,最终会导致侵犯个人隐私的后果。它一方面使得搜集个人隐私极为方便,另一方面也为非法散布个人隐私提供了一个大平台。互联网上的信息传送通过路由器来传送,而用户是不可能知道是通过哪些路由进行的,这样有些人或组织就可以通过对某个关键节点的扫描跟踪来窃取用户信息。也就是说从技术层面上截取用户信息的可能性是显然存在的,即任何一个上网者的任何一个网络隐私数据,都有被窥探的可能。

(2)网络基础设施薄弱,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滞后。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目前网络设施条件距离电子商务的要求还有相当的一段路程。企业网络信息化应用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无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参与程度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小企业的IT应用急待开发。几乎所有的企业ERP、CRM、SCM等应用软件的拥有率较低。

(3)现实社会中存在道德危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能量的空前积聚,物质文明大大提高。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术发展全球化、生产生活方式网络化、以及经济市场运行非规范化,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感,而这种不确定感在公共道德领域慢慢演变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种危机——道德危机。[5]近年来,发生了很多道德失范的事件,水污染、黑砖窑、黑心奶粉等等,无不拷问我们的良心。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现实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危机时,一部分意志薄弱者借助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手段在网络空间中移植、演绎、翻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恶行径。

(4)法律制度不健全。任何环境要想健康的运行,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4]。电子商务是新事物,新事物当然需要新法规,知识产权保护、财产安全保护、隐私保护、电子商务安全的法规管理,这些问题都对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电子商务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表明,缺乏伦理道德约束和法律制度保障缺失的电子商务活动,是一个毫无约束的虚拟空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经济陷阱和商业欺诈。使许多网络用户不仅不能领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带来的优处,反而对此产生了许多恐惧,阻碍了网络购物健康持续地发展。

(5)网络技术的异化。在哲学上,异化是指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又驾驭人类、奴役人类自己。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符号。正是借助于这些符号,人们在数字网络中才能彼此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但由于人们过分依赖于符号,符号由一种中介变为了控制人、奴役人的力量,人们完全被他们创造的符号技术所控制和操纵,致使主体性丧失,沦为网络社会的“奴隶”[5]。人类创造技术本来是为人类服务和使用的,但由于很多人对技术的过度追崇,从而导致技术成为控制人类甚至危害人类的自己的力量。

4 解决对策

(1)教育层面。教育、培养网民的网络道德意识,使网民的网络道德意识由“他律”转为“自律”。①在现实社会里应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民对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在学校建立健全网络道德教育制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的传播模式。同时在课外进行网络道德实践训练,坚定学生的道德信念和意志,组织学生参加和网络有关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网络技术以此满足他们内心的成就感和好奇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网络善恶意识,提高自己网络免疫能力。(2)对开展网络商务活动的网民进行相关的网络道德教育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才允许进行相关的商务经济活动。

(2)法律政策层面。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完善和发展我国电子商务,需要建立一种可行的诚信机制来规范、约束电子商务市场环境,改善买卖双方的诚信度,增强市场的监管力,保证电子商务的良性运行。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努力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并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在网上开展相关业务的管理条例;推动网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打击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秩序。

(3)技术层面。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技术监控和电子商务环境的管理。普及网络技术监控系统,通过系统预防、发现和清除不合社会规范的网络行为,加强对电子商务活动环境的管理。①配备专职的电子商务网络警察,打击各种各样的网络商业犯罪活动:对犯罪行为进行及时的监管和控制,对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制止,使买卖双方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而对已构成事实的网络犯罪行为主体进行追捕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提高相关软件技术。电子商务活动监控软件的安全性,是网络安全的基础,使其监控职能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如加强对防火墙和过滤技术的开发,防止网民接受诈骗和恶意信息,防御网络病毒时是非常有效的。③研制开发破解恶意程序的相关软件。对于已经造成损失的不道德行为,通过编制的相关软件对其进行终止,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并对已造成的损失进行进可能的恢复。

[1] 黄寰.网路伦理危机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丁文婷.C2C电子商务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及其伦理分析[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25.

[3] 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电子商务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