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3-08-15符海平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通识英语专业人文

符海平

(罗定职业学院 外语系,广东 罗定 527200)

外语学习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文化修养的丰富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不应只片面强调语言体系教学和单一地对目的语言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导致对母语文化维护与传播的忽视。语言教学所涉及的文化教育应当涵盖人类的整体共同文化。然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英语专业学生只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对人文素养的养成却不予重视,甚至排斥。其结果是,毕业生“残缺不全”,他们成了一台简单而机械地模拟复制英语知识的“机器”,这完全偏离了我们对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宗旨。职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在学好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大力加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接受专业学科教育,更要求学生全面地传承全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及人文素养,从而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1 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我们可以遵循字面内涵表述其组合意义。“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应该解释为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主要指人的内在的基本要素和修养。换言之,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1]人文素养注重的是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类本质,关注人的存在的基本意义。根据以上定义,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大学生通过自己后天的学习把人类千年来所积淀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因此,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要通过文学、史学、哲学等人文科学的学习,通过对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成果的吸收和传承,不仅应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意志,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高尚的趣味和情操、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远大理想;而且还应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充分明确对人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

2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

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颇为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高等职业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笔者对其所任教的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情况、人文素养的认同情况、对人文知识的渴望度、学校人文课程设置情况等4个方面的内容。共发放问卷调查100分,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应答率100%。调查对象有86名是女生,14名是男生;其中10级40名,11级学生30名,12级学生30名。

(1)人文知识的认知情况。关于人文知识的认知,笔者主要是调查学生对文学、历史知识书籍的阅读情况。因此,笔者在调查问卷中列出了10部中外名著,以调查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人文历史著作的阅读情况。这些书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史记》、《红与黑》、《哈姆雷特》、《简爱》、《茶花女》、《包法利夫人》等10部著作。在这些中外名著中,一本都没有阅读过的学生有80人,占80%;阅读过1-3本的有15人,占15%;阅读过4-6本的有5人,占5%。阅读过6本以上的为0。且有些同学反映,有些他们看过一部分内容,但没有看完整本书。

(2)对人文素养的了解情况。关于对人文素养的认知情况,在问卷调查中,当学生被问及是否了解“人文素养”的概念时,选择了解的有68人,选择听过但不了解的,占22%;选择从未听说过的学生有20人,占20%。

(3)对学习人文知识必要性的态度。在调查过程中,当学生被问及“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人文知识?”时,有88人回答有必要,占88%。;有5人回答没必要,占5%。有7人回答可有可无,占7%。

(4)对学校人文通识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情况。当学生被问及“你对当前学校人文通识教育情况满意吗?”时,有30人回答满意,占30%;有15人回答一般,占15%;有55人回答不满意,占55%。当被问及:“你觉得当前人文通识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时,有32人回答满意,占32%;有45人回答不满意,占45%;有23人回答一般,占23%。当被问及“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如何?”时有56人回答满意,占56%:有12人回答不满意,占12%;有32人回答一般,占32%。当被问及:“英语专业课教师讲课时是否融合了相关古今中外人文学科知识?”时,有31人回答是,占31%;有69人回答否,占69%。

3 问卷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1)人文知识普遍普遍缺乏。据调查显示,高职英语学生主要是以学习英语专业知识为主,对人文素养概念的认识不足,他们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普遍缺乏,对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和哲学、历史著作很少涉猎,有些学生甚至不能够完整地说出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和四大发明,对唯物论和辩证法更是不甚了解,对音乐艺术课程缺乏了解,音乐意境的感受能力较低。

(2)道德修养较差,价值取向不明确。文化素质的薄弱直接影响着道德修养的提高,部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对当前社会中的真假、善恶、美丑等分辨不清,进而出现与人文精神相背离的现象,如精神空虚、人格分裂、道德失范、价值错位、政治淡漠等。很多学生具有较浓厚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在学习、入党、评优、交友等方面往往唯利是图,有些甚至见利忘义。

(3)心理素质低下,社交能力较弱。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诸多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心理比较脆弱,抗挫折的能力偏差,不愿接受失败,个人情绪极不稳定,心理失衡现象时常发生。在同他们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表面看似活泼,有激情,但是当和他们深度接触之后,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内心很脆弱,对待未来和生活极其悲观、消沉,不知该如何去很好地处理自我同他人的关系。近年来,伴随高等院校的扩招,高职英语专业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恋爱失败、求职受挫,甚至同学间摩擦等现象,他们很难进行心理上的自我疏导与调适。有些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自卑感较强,胸无大志,心胸狭隘,缺乏对社会、人生和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多数毕业生还未具备基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社会交际能力较弱。

鉴于高职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应致力于培养人文通识型英语人才。即高职英语专业要培养“英语技能熟练全面、人文素养深厚、知识面宽广、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较快适应各种工作的专业人才”。[2]141高职英语专业只有把专业教育和人文通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克服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低下的现状。合格的高职院校英语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修养和品德;不仅要对西方文化充满向往,更要看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掌握语言知识本身价值的同时,更应具备在应用知识时所应具备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

4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现“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层次教育之中,是培养高级职业人才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达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要有较强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对于高职英语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既要掌握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当前中小学英语教育对“一专多能型”教育人才的需要。

4.1 构建以培养“一专多能型”为目标的高职英语专业教育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英语系应该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三种“一专多能型”人才。第一类是属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内的研究型人才,重点培养他们掌握英语语言学、翻译、英美文学等领域的知识,使他们将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或者继续深造,通过专升本,再攻读硕士、甚至攻读博士。第二种类型为“英语+商务方向”的企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外贸、外资企业、中外公司、银行等企业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第三种类型为“英语+文科应用性学科”,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同一些综合性大学以开设“沟通班”的形式联合办学,除了英语专业之外,高职学生可以报考相关大学其他专业本科如商学专业、法学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以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完成本科学业并考试合格者,由相关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成绩突出者还可以报读国内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有着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科应用性知识,将来有可能成为经济、法学和新闻等领域的中坚力量。

4.2 人文通识教育与促进专业教育相结合

英语专业教育能给学生一定的从事未来英语教育和商务外贸等职业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它并不是英语专业学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如果把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局限在狭窄的专业教育范围内,把他们作为“技术”的工具来培养,就会给他们带来片面发展。这种英语教育人才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难免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而且“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科学的分化要求高等教育专门化,但科学分化的目的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综合,这种综合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事实上要达到这些目的,其中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便是知识结构的合力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97如果缺乏对一定量的人文知识学习和掌握,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听、说、读、写和算的基本技能的习得将难以实现,至于其他思维技能则更无从获得。因此,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实行人文通识教育与促进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一专多能型”的高职应用性人才,满足我国中小学尤其是边缘山区对英语教师的需求。

(1)设置人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专业知识和其他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日益增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整合的方式,将这三大学科知识有效地融合,把社会因素纳入英语教育之中,并作为一个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使人文、英语教育、社会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2)教学过程体现技能课程知识化和知识课程技能化。通过围绕英语专业具体课程的相关文化背景、事件、人物来开展人文通识教育,同时,在人文知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如通过展开英美文学的创作背景及传承来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及当前学界的传承发展近况,通过品评本专业领域中杰出的人物的高尚品质及对专业所作贡献和献身精神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

(3)在英语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彰显通、专融合的精神。高职院校教师在人文通识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引导他们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学习精神,激发他们攀登本专业知识高峰的热情及意识,同时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本专业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人文通识精神,并注重人文通识精神的传承,将人文关怀渗透于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之中。如在英美文学和诗歌鉴赏中进行艺术和美学的教育,效果是异常显著的。

4.3 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实施通、专课程的讲授和学习

当前,网络是学生进行学习、吸收信息、拓宽视野、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在英语专业学习方面,通过研发相关教学软件,计算机网络已经把“教材+黑板+粉笔”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课题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如“英国文学和英语阅读等课程的网络课件具有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功能,体现了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特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4]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还有助于改变单纯的正面的人文通识教育方式。首先,应注重加强相关主流网站的建设,满足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多样化需求,并注意进行主要人文通识课程结构中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不断探索利用计算机网络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但必须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主流网站建设所涉及的有关人文通识教育的内容,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喜好,不能局限于单纯的音乐、影视、娱乐等片面的内容,虽然这些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的个人感官欲求,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通识教育方式也只是流于形式。其次,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些网络论坛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人文通识课程的主动权,并及时做好论坛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工作,进而构建完备的学生网上信息监控体系。第三,人文通识教育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同学生讨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相关费解的问题,并力图把人文通识课程理论与现实生活相互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英语专业学生在人文通识课程学习中的思想困惑和疑难问题。

4.4 建立一支英语素质过硬的由多学科背景所组成的教师队伍

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一向以英语教学见长,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老师的教育背景为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专业。当前的师资力量虽然满足了纯粹语言教学的需要和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的要求,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研究和英语教育要求建立一支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众多领域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只有建立一支英语素质过硬、知识面广的师资队伍,培养“一专多能型”的高职优秀毕业生这一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一套英语教师中长期的师资发展规划,鼓励英语教师特别是中青年英语教师积极拓宽自身的知识体系。

5 结语

“人文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与英语教育的密切关系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英语教学。”[2]108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社会,单靠掌握英语技能而缺乏宽广的知识面、批判性思维能力,甚至人格不够健全的高职毕业生是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科学地设置高职英语专业课程和改善师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满足社会对英语基础扎实、人文知识丰富的“一专多能型”高职英语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在教学方式上锐意改革,“让课程贴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在授课所涉及的各项因素中积极寻求改进方案,切实使英语专业教育起到推进学生人文素质、文化素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积极作用。”[2]373只真正实现将人文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教育相结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真正培养出“一专多能”应用型的通、专结合的英语类专门人才。

[1] 唐西京.论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8-10.

[2] 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北京: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 邢运凯.高职院校教育通识课程论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 王守仁,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47-49.

猜你喜欢

通识英语专业人文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人文绍兴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人文社科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