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继洲苍龙摆尾法的渊源

2013-08-15易小琴姜小秋田青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3期
关键词:行针苍龙青龙

易小琴 姜小秋 田青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844000

苍龙摆尾最早叫青龙摆尾法,首载于《金针赋》:“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一曰青龙摆尾……二曰白虎摇头……三曰苍龟探穴……四曰赤凤迎源……“,被列为”飞经走气“四法中的第一法”。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1]”。

操作要点:将针刺入穴位应刺的深度中,操作时像掌舵一样,不进不退,不提不插,而是一左一右慢慢地摆动。

《针灸聚英》青龙摆尾法:“苍龙摆尾气交流、血气奋飞遍体周,任君疼痛诸般疾,一插须交万病休”[2],以歌赋的形式将“青”字改为“苍”字,因为“苍”具有“青”的含义,杨继洲继承了此种说法。

图表1 苍龙摆尾法

汪机《针灸问对》青龙摆尾法:“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持针摇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缓,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如龙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3]”。

操作要点:将针直刺入地部,提针到天部,行掌舵方式操作,边摇边按。向左摇摆,接着下按,提退到原位,向右摇摆,接着下按,再提退到原位,如此反复行针五息。该法摇、按兼施,目的在于使卫气下行而施补。

李梴《医学入门》青龙摆尾法:“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如扶船舵,执之不转,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九数,或三九二十七数,其气遍体交流[4]”。

操作要点:将针刺入天部,扳倒针柄,使针尖朝向病所,不转动针体而一左一右缓慢拨动针柄,拨动九次或者为三九二十七次,本法刺激量较强,可加快经气循行的速度。

杨继洲苍龙摆尾法:“苍龙摆尾,或用补法就得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凡欲下针之时,飞气至关节去处,便使回拨者,将针慢慢扶之,如舡之舵,左右随其气而拨之,其气自然交感,左右慢慢拨动,周身遍体,夺流不失其所矣[5]”。

操作要点:将针刺入深部得气,提针至天部,再把针尖向关节方向下按,如扶船舵之势,左右随气拨动,则经气朝向关节处。再调整方向,将针尖刺向逆关节处,仍施上法,如扶船舵之势,左右随气拨动,即“便使回拨”。反复操作,使周身遍体夺流,经气通畅,此为补法。如补法未能通过关节则用泻法,祛邪后真气乃至。

从以上可知,杨氏苍龙摆尾法与泉氏、汪氏、李氏之手法都是行针时将针体左右慢慢的摆动或是摆动。不同的是:杨氏龙摆尾法综合了泉氏的左右摆动、汪氏的深部得气、浅部行针,李氏的扳倒针柄向病所而成。可见杨继洲苍龙摆尾法是受《金针赋》、《针灸问对》和《医学入门》的影响发展而成的。

表1 杨氏苍龙摆尾法与其他各家青龙摆尾法的比较Table 17 The comparison of Yang's black-dragon-wagging-tail method and other physicians'blue-dragon-wagging-tail method

1 郑魁山,黄幼民.针灸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26.

2 高武.针灸聚英[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258.

3 汪机.针灸问对[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5.

4 高登瀛.医学入门[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74.

5 张缙.针灸大成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3.

猜你喜欢

行针苍龙青龙
头针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量效和时效参数分析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苍龙搏
歌颂开国领袖毛泽东
黄梅挑花服饰刺绣中的针法解析
少林功夫拳(三)
颂毛公
小青龙说“角”
何时缚住苍龙
青龙现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