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浅析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23期
关键词:社会化政治思想

韦 伟

(安徽理工大学 测绘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科学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外在社会要求的过程中,同时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科学内涵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自古有之,当前是适应开放社会、面向现代化的一种本质发展,这种趋势不可逆转。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存在状态。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表现为一个立体化的社会工程。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应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目标应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网络诱惑,高校改革,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具体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增强了人们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适应的新的思想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发挥了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人们的效率意识;强化了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不长,加上制度的不完善和体制本身的两重性等,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的“利益追逐性”容易形成物对人的统治,并有可能诱发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其沦为利益动物:即只讲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只讲经济发展、忽视道德理想,使大学生变成追求物质的人、畸形发展的人、单向度发展的人。

第二,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原有的社会规范受冲击,而新的社会规范又未建立起来,不仅使许多年长者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而不知所措,更使许多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这就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中二元甚至多元、对立的观念和意识并存,价值观、道德观极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约束和防范,极易出现选择性风险。由于对现实和理想、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把握上存在困难,许多青年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的评判和体验上,缺乏对价值认识的科学基础,表现出重感性、轻理性的倾向,他们想张扬自我,高扬主体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创造性、探索性和前卫性,对社会潮流最敏感。但对社会感性上的偏激,又常常使他们脱离社会而走进“自我”价值误区,对一些和主流文化、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东西格外垂青。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使之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二)网络诱惑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出新的要求

大学生正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确立时期,判断力不强,自制力较弱,信息技术在推进大学生走向全面发展进程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仍然不利于甚至阻碍他们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一,信息超载引发的大学生“信息综合征”。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能处理的信息极限时,可能导致精神紊乱。由于当代大学生遭遇过量的网络信息冲击,超出了个人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导致不适应的心理状态,出现紧张焦虑、兴奋不安、心理疲惫、学习倦怠、信息吸收不良、对必要的信息无动于衷等所谓的“信息综合征”。

第二,信息网络给人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环境,这种虚拟环境很容易使人沉醉于一种虚假的满足,使得大学生除了处理学习关系之外,现实中的交往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因而降低了现实交往的频率。这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人情淡漠、疏远、不信任;长期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与接触,容易产生紧张、孤寂和冷漠的心理。

第三,网络挤占了大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学生沉迷于图像化、平面化、标准化的网络快餐文化,压抑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很多学生沉迷于用计算机玩网络游戏、看网上电影,娱乐所耗费的时间占用了使用网络的大部分,而且所玩的网络游戏和所看的网上电影,内容以打斗、暴力居多,渗透着西方的文化观念、历史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极为不利。网络的高技术容易使大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或单一崇拜,容易导致科技决定论思想膨胀,人文精神萎缩。

正是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网络使之社会化,原因很简单,思想政治教育不去占领,上面提到的不良因素就会无孔不入地占领大学生的思想。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一)坚持认识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相结合

认识性教育途径是指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备有专门的教材包括辅导材料,以受过该学科专业训练的教师向学生进行系统讲授的施教过程。在认识性教育中要突出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地位。

课堂学习是一种可控的操作过程,学生在人为设置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材料的影响,系统的讲述为学生培养思想政治鉴赏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容易使学生在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和伦理抉择的困境中保持头脑清醒,提高分辨良莠的能力。但是大学生恰好处于自我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好学上进但敏感多变,兴趣广泛但容易逆反,那种以知识教育代替情感教育,或者强行灌输思想政治原则的做法,必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严重的思想政治悬空。

实践性教育在政治理论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实现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第二,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途径。接受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外在的强化,外在的强化能否成为内在的自觉,必须借助实践生活的体验。第三,社会实践教育是联结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让学生通达社会的重要途径。第四,社会实践教育对促进个体社会化有重要作用。此外,实践性教育具有综合性、时空非限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鉴于此,只有利用好认识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系统

毋庸置疑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以在网上建立学生工作站,为学生提供一些咨询和援助,同时成立校园论坛,论坛的管理者(可以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老师或研究生来担任)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感兴趣或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让学生在论坛里面尽情地倾吐心声、言平时所未言,讲平时所未讲,管理者要及时对论坛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学习、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困难。

当然,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治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是基础工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治理需要制度化。

(三)建立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要建立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模式,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工程是个较好的方法。“三进”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课堂,进社团,进公寓。

第一,要让课堂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课等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学生的场所。比如在上些理工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治学的基本态度、道德规范和科学要求。做科学研究的人必须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在不影响专业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并且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组织载体,学生社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具有形式多样性、内容广泛性、目标趋同性等特点,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课堂教育“说教”的种种弊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占领大学生社团这块阵地,增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第三,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进公寓,根据当前学生公寓的管理特点,建立辅导员进驻公寓、学生党团进公寓、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学生自律进公寓、校园文化进公寓、学生素质拓展进公寓等工作机制。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刘丹丹,李应斌.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王翠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问题[J].理论学习,2008(4).

[5]陈思莲.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探索[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2(1).

[6]苏静,苏兆亮.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8).

[7]孙昌勇.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12).

[8]叶育旺,郑永廷.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风险及其类型[J].教育探索,2007(3).

猜你喜欢

社会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