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国不同高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

2013-08-15张丽李冲

文教资料 2013年23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通识主义

张丽李冲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3)

一、工具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

“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是基本一致的。由于工具主义自身强烈的实用性与工具性,工具主义影响下的通识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实用性,此时通识教育将培养个人的社会化作为教育目标,也就是说此时的通识教育坚持的是社会及国家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念。

美国高校实施“康奈尔计划”,使得文雅教育依然处于基础地位,这体现在“通用课程”的开设上[1],在工具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通识教育实现了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它兼顾了个人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培养了人性,也为将来的职业做了准备,因此开设了12500种学科,提供了“任何人学习任何东西的服务”[2],并且实施了“5+9”课程模式,将文雅教育和实用教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课程设置上摆脱了古典主义者的控制,大大丰富了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康奈尔计划”的倡导者怀特强调“教育的真实目的及全部意义在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人”[1][3],这恰恰折射出通识教育的终极目的;此时的通识教育还出现了选修课程,学生在课程选择方面有充分的自由权,教学方法也由之前的灌输式教育改为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要素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

要素主义主张教育应重视传统和回归基础,教师应努力给学生传授学术知识和道德养成方面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要素[4]。在要素主义的影响下,通识教育的教育目的为培养发展的社会公民;此时的通识教育与工具主义时期不同的是强调对文化遗产的学习,对永恒不变的知识的学习,反对“实用性”课程,忽略了职业教育,而工具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通识教育讲求课程的平衡发展,文雅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素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通识教育将科学放在较高的地位,这与永恒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比起来,更注重科学教育,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表明要素主义下的通识教育比永恒主义下的通识教育更务实。

在对教育的看法上,要素主义教育家贝斯特指出:“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5]因此在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通识教育者认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要素主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教师过程的主导作用,并提出把“教师放在教育体系的中心”,因此在它影响下的通识教育也出现了教师权威极端的现象,引起了学生的不满。

三、永恒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

永恒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赫钦斯、艾德勒、墨体莫·阿登那等。赫钦斯作为芝加哥大学校长,被誉为“20世纪最具人文情怀的大学校长”[6]。“通才教育”是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当时的通才教育和现在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基本等同。当今的通识教育正是在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而不断改进升级的。所以永恒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对通识教育的影响最大最深远。

永恒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包括:知识是存在于不变的、绝对的和普遍的真理中的认识论[7];不变的教育性质——“永恒”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发展人的理性的培养目标;注重名作课程、“永恒课程”的教育内容;传播真理性知识的教学目标;“永恒的”和“整体的”教育体系,等等。从永恒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永恒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通识教育的方方面面。

首先,永恒主义者提出通才教育的二级目的是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为将来生活做准备,具体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作为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其次,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普通而非专门性、博雅而非职业性、人文而非技术性,且要求课程应为生活做准备。再次,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了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分类,并明确提出普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永恒主义注重古典名著的学习,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并注重艺术的培养,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永恒性知识”,不带有任何职业色彩的赫钦斯认为通识教育的内容为智育陶冶和心智训练[6];永恒主义者更强调学习知识应学习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注重各个学科的合作,这些是在永恒主义影响下通识教育的教育内容。最后,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百科全书计划”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科知识,这些是通识教育的具体体现,而且都是通识教育所倡导和实施的。

但是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通才教育和现今的通识教育还有很大差距,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小灵活性,永恒主义并不像要素主义、工具主义强调实施选修课制,他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古典文学知识,这也和现在的以自由选修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差距很大。其次,永恒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者建议以文科为主的教育计划是远离现实生活的,他们过分重视文科教育,忽视了自然科学和职业教育,这样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想脱离。现今的通识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而且强调人文、自然学科均衡发展,因此在这方面,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有些极端。再次,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是想利用古典科学教育同化劳动人民,因此与现今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最后,永恒主义所提倡的“通才”,明显倾向于文科,过于极端,根本不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通才”。综上所述,永恒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对当时美国的高等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通识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美国存在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下的通识教育

美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理论家乔治·奈勒(George.Kneller)。存在主义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7],即“教育即生成”[8],其教育目的为每一个服务,重视主体自由,而不是为国家或社会服务。因此在它影响下的通识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在存在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通识教育的课程全部重点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9][10],课程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态度决定,并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第一,存在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通识教育不重视自然科学和职业教育,一味地重视文科教育,有些极端。第二,存在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通识教育倡导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学生首先有自由选择的权力,还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忽略了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它并不像工具主义或要素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通识教育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的形式适度地凸显学生的自主选课性,而是极端地彰显学生的自主性。第三,存在主义者认为教育过程也就是“成人”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首先,教育是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其次,教育是师生间自由交流的过程;最后,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存在主义者强调培养完人、全人,但是在教育实践上存在一定缺陷。第四,在存在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通识教育更注重学生品格道德的培养;第五,受它影响的通识教育主张彰显学生个性与自由的个别化教育。

[1]路宝利.论“康奈尔计划”自由教育与实用教育的统一[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49-52.

[2]周小明.美国工具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王保星.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4]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李春玉,李春琴.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教育若干基本观点的比较[J].通化师院学报,1994,03:66-71.

[6]许珂,李化树.论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4:117-120.

[7]钟晓琳.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评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5:102-104.

[8]周小明.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的纷争[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6:5-8.

[9]钟晓琳.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评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5:102-104.

[10]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通识主义
新写意主义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近光灯主义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