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23期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

闵 华

(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加精彩,以往“师生问答”变成了合作交流,“师讲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教师要想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就必须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正确解读文本,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教师要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各单元、各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的重难点间相互联系。明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只有永远置身于语文教学前沿,密切追踪语文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课前精心准备

1.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必须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恰当运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课前要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中做到主次分明,一目了然。既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各层次间要紧凑协调,过渡自然,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连,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同教师的思维产生共鸣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关键是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有效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中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与不必要的说明解释,这样做就等于增加了时间,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密度。争取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通过优化教学,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了,活动密度增大了,课堂节奏加快了,教学结构严谨了,环节紧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增多了,课堂教学收到了实效,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这就是许多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原因所在:增加课堂容量,加大训练密,紧凑教学环节,加快课堂节奏。

2.恰当进行学法指导。“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人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古人云:“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3.充分预设,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新课标为依据,对教学内容、方法、所采取的手段、教学环节等的设计,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有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无章可循,没有生成课堂就机械、呆板。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课堂提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仅能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开启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能,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注意根据具体知识体系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有调动自己“技能”储备的愿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锻炼自己“意志”的体验。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才施问。教师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地游弋于知识的海洋,品味学习活动的乐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思想才不会被束缚禁锢,放下冗赘的包袱,才能积极思考,大胆配合教师,进而提出疑惑和不同想法,才会学得自在愉快。“亲其师,信其道”,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的。同样一种教学方法,一个老师用效果好,而另一个老师用效果可能会很糟;同样一句话,一个老师说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热情,而另一个老师可能就会激起学生的反感,这源于老师在学生中的信任度和人格魅力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在课堂上只有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灌”,则可能这节课你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也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学生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一头雾水。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大胆谈论发言、善于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及时批注、补充和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资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模式。语文是一门声情并茂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将多媒体和语文教学巧妙结合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实践证明,恰当使用多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作用。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再用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被乱砍滥伐,山上一片荒芜。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教学第六册《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成了一朵荷花。接着以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突破难点。

五、合理设计作业练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理解与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先理解学习内容,再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通过一定练习达到熟练后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练习是连接“学”与“教”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的具体体现,是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进行辅导的依据。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课堂,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可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高效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高校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以自身人格的魅力、高尚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还要以语文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牢牢吸引每个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就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