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

2013-08-15廖振湛江市技师学院广东湛江524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技能体育

□廖振(湛江市技师学院广东湛江524000)

在大力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如果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那是不够的,特别是作为技工学校,其培养学生是突出劳动技能、操作技能、社会实用型的劳动技能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就业的竞争,这就要求学生有强壮的身体素质作为保证,因此技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体育教学是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学生体育能力包括知识、技术、能力和智力等。学生体育能力具体体现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在教学实践的摸索中,要培养和发展技校学生的体育能力,应通过体育学习,在“看、听、想、练”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创造能力、自我锻炼能力、交际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适应能力、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心理承受力等。具体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1、加强学生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是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在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着教学课时少,教材不统一,并且对体育基本理论的教学方面,研究甚少等。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必须重视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要围绕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今后的职业规划,制定学习的内容,减少体育教学的随意性。而且要在体育的教学上加以改进增加体育的理论课时,要让学生不光懂得怎样去“玩”,还要在“玩”中理解到其中的含义。这个含义对学生的工作以至于今后的生活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把体育课适度上到教室里去更加有益于技校学生的发展。

2、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育家都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只有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才会经常注意有关体育的信息,自觉的学习体育相关知识,观看体育比赛,积极从事体育锻炼等活动,并表现出鲜明的情感色彩,有时甚至达到“入迷”的境界,乐此不疲。兴趣是要培养的,而且有三个发展过程:有趣—乐趣—志趣,一环紧扣一环。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时,首先要找出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的原因,深入研究他们心理活动情况,通过讲述体育运动对技校学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体育各方面的能力,学会科学的体育练习方法,并指导其去运动。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走上工作岗位,踏进社会,自觉参与锻炼,将受益终身,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感兴趣到乐趣,并逐渐向志趣的方向发展,致使学生时刻注意有关体育的信息,自觉参与体育知识的学习,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

3、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能

一般来说,运动能力水平愈高,身体的协调性愈好,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就愈快,增强体质的效果也就愈显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个运动项目都要求学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而学生的快速反应的应变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成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应尽可能大量采用多种走、跑、跳、投、悬垂、支撑、滚翻、平衡等基本体操练习手段,每一节体育课都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目的地着重锻炼和发展学生一、两种运动能力。在教学形式上,应尽可能地做到新颖多样,生动活泼,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之练而不厌,学而不倦。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把体育课中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锻炼身体的实践中去。增加体能训练是指让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的综合能力。体能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事体育活动和运动时均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不会产生疲劳和力不从心或疲劳的感觉。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体育对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不但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而且还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氛围。我们应借助体育教学的自身优势,在传授知识与技能中,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体、促智、审美、益心等多功能的教育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须知,在体育运动中,不但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基础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特点或优势,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体育学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这对技校学生将来走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会得到终身受益。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体育教师要注重开展启发诱导的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富有刺激创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创造能力发展的素材,改革教学方法。

5、以体育教师师德、师能的影响,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工作。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发挥着巨大的师表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健美的体魄和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教学素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自己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礼貌待人,谈吐文雅,外表端正,衣着整洁等,要处处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贴心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时,还要刻苦钻研,力求精通所任的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业务越精,就越能把所任的体育学科教活,避免“照本宣科”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培养起浓厚的体育兴趣,达到提高体育能力的目的。

6、结束语

技工院校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育心,尤其是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在学会正确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能力的提高又能为专业技能的提高服务,从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因此,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

[1]赵林泉,崔发城.普通高校群体体育教育内容的改革[J].体育科学,2007,(2).

[2]周勇科,崔承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体育函授通讯,2007,(1).

[3]陈伟杰.体育协会把课外活动搞活了[J].中国学校体育,2009,(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技能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