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社团的潜在效应研究

2013-08-15彭延光李太平蔡景龙赵鸿磊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体育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社团校园教学模式

□ 彭延光 李太平 蔡景龙 赵鸿磊(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体育教研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1、高校体育社团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发展

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学”转变,使得体育教学从课内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成为可能。为顺应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将课外体育活动并入课内体育教学实现体育的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体育一体化改革的趋势。一体化,即将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内体育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使体育教学空间从室内向室外拓展,把课内外体育教学资源相整合,为师生营造出一个生动、轻松、和谐的体育学习、活动环境,为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为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目前高校对这些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存在结构涣散,管理松懈,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未能把体育社团和体育教学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完全体现出来。因此,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将高校体育社团的潜在效应完全发挥出来,已当前高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2、高校体育社团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潜在效应

2.1、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2002年教育部针对高校体育教育颁布实施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的目标,这为高校体育团体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样学生更加愿意把课余时间或者体育课内时间更多的放在团体社团的活动当中,自主选择开设的项目课程进行身体锻炼,更加注重体育活动的生活化、健身化和团体合作化。在这新形势下,高校也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加强课内理论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机结合,使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

2.2、高校体育社团的重要意义

(1)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出现,给高校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它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丰富了校园体育生活,同时体育社团在校园的开展还有助于抵制一些不良娱乐方式在校园的传播,降低学生沉迷网络的比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自我的身体娱乐来激发自我,并从中获得自我独立的价值,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有效途径。

(2)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体育社团的开展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创造力的学生群体组织,它主要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能为目的,全面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为目标。体育社团虽然是学生自主创办,但还离不开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管理,定期为社团活动的举办提供场地、经费等资源的支持。而体育社团在学校广泛的开展,在吸引众多学生投身体育运动的同时,也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在学生中的渗透。可见,在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同时,还应注重体育社团和课程的一体化发展,丰富学生课内外的文化生活,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和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促进高校体育社和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举措

高校体育社团的主体是学生,而管理体育课程的主体是高校,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要想将这种不同组织形式、不同活动内容的主体有机整合成一体化的机制,除了学校和学生的积极工作和努力配合外,还需要更多的管理和鼓励措施来支持和指导。

首先,要求将体育社团纳入体育教学当中统一管理,建立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和运作机制。将体育社团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学分制的社团教学模式,积极举办一些体育社团文化节等,有效的有机的将社团和课内教学紧密结合,最大化的把二者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其次,学校应该正确鼓励和扶持体育社团在学校中的发展,学校相关部分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社团在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政策和管理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并积极将体育社团在高校的发展纳入到高校教学计划之中,结合学校特色和教学实际情况,将这种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学校也应该相应的建立一些监控和管理体系,使这种学生性质的体育社团严格按照学校的制度积极配合体育教学进行开展。同时高校还要不断的出台激励体育社团发展的政策,鼓励体育专业的教师参与并指导社团活动,为一体化的教学注入更多的力量,推进体育社团在高校一体化教学的高效发展。另外,高校还应积极帮助体育社团建立一些社团网站,加强不同社团间、兄弟院校社团间、社团成员间以及社团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的发展。

4、小结

高校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体育社团在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中也愈来愈显得重要,体育社团在体育教学中潜在的作用,无论对教学还是校园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高校在继续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继续大力支持和提高体育社团在高校教学建设的地位,使其为和谐校园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1]童建民.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对高校女生终身体育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2005.

猜你喜欢

社团校园教学模式
缤纷社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K-BOT拼插社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