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2013-08-15李炜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实用性院校职业

□ 李炜(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适应社会新型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极大的需求,而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是责任重大。当前,正是我国由“大”向“强”(如经济强国、体育强国等等)迈进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新时期(2010-2020)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的重任。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有原专科学历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演变而来,在课程教育理念、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方面一直沿袭“中专”教育模式,使高职体育教育成为中专体育教育的“延伸版”,或照搬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模式,成了普通本科体育教育的“压缩版”,没有充分体现出高职体育教育的特质要求和特色。这种特质就是高职体育教育兼有高等体育教育和职业体育教育的双重属性,不仅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本职任务,还要完成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职业活动有益的体育教育知识储备、体能储备和运动技能储备,强化发展对职业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培养的特职任务。

1、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体育知识面窄、技术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差。造成学生体育知识面窄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课程的内容太陈旧。其次是课程门类不足。很多学生虽然学的是体育,但是其本身的体育技术技能并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再加上体育的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学校对上体育课的学生要求整体降低,从而导致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下降。据有关调查表明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近年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导致培养与现实相脱节。因而必须加强学生运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够。现在教学模式正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选择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上课的时间的权利。

(3)学生普遍存在对体育活动课上课不够积极,对理论课缺乏兴趣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方式落后。部分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卡片式(纸介质)记录的管理方式,进行上课、早操课外及训练等考勤和成绩的管理。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上课考勤及成绩记录卡、课外活动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记录一长、健身月卡,每班有一份体检记录表。操作流程为先记录(盖章或笔记)每项内容,期末从学生手上收回各种卡后再进行汇总。操作起来非常繁琐,且管理效率非常低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学生卡太多不够方便;教师的工作量很大;成绩处理不够及时。

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1)高职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改革的核心是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它与专业、职业岗位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有其鲜明的职业岗位服务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以体育为手段,发展学生与职业岗位劳动相匹配的身心素质和职业能力,根据各职业岗位类型的要求,尝试构建了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强调职业实用性,体育应该突出实用性、合理性、终身性,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合格人才。

(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师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让体育教育充满活力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理论基础,为教育立论的出发点,为观察、评价教育的方法论。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改革高职院校现有体育教材内容,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院系、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要求。自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以体现时代特征,从而有效地发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职业功能和健身、健心功能。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完成“成功体育”赋予学校体育的任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有利于高职学生体力和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发展。

高职院校要高度关注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及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才能完成。只有从战略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更新观念,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大面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应菊英.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整体性改革势在必行[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

[2]杨文革.从我院体育教学现状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1,(02).

[3]郜春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猜你喜欢

实用性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