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计算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2013-08-15想,陆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医疗

李 想,陆 健

(1.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03;2.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是城市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使用信息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使患者真正得到实惠的有效手段,因此倍受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极力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被信息技术界认为代表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将带来整个IT行业变革的新型计算模式——云计算,异军突起,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1]。据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有关各国在云计算上的支出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13年,云计算服务将占全部IT服务的10%,在全球创造4 420亿美元的消费市场[2]。应对IT产业这种“风起云涌”的势头,推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进程,已是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1 认真分析云计算用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利弊所在

1.1 云计算的优势

1.1.1 为软硬件建设提供新途径 由于云计算采用“基于服务”的理念,使得资源可以集中,改变了“基于硬件”的PC个人计算机策略。人们不再需要选择功能更强的单个电脑,众多低性能电脑通过“云”可以组合成功能强大的电脑,因此硬件无需不断升级。云计算的这一理念为国内相对落后的硬件制造商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若能抓住机遇,将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市场包括医疗用计算机、医疗设备市场被国外企业大量挤占的问题。软件方面也可以利用云计算“基于开源”的设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3]。

对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前期各医疗机构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普遍建成由服务器、电脑终端及各类信息系统等组成的局域网,实现医院内部的信息化。通过云计算模式可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由众多性能相对较差的资源组成功能强大的云计算中心,避免频繁升级换代造成前期投入浪费;另外,与传统的分散建设、集成整合模式相比,建设数量有限的区域甚至全国云计算中心,更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形成合力、减少整体投入[4]。

1.1.2 有利于加速医疗信息标准的统一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信息共享要求医疗数据在存储、交换、解析等方面具备统一性,这与目前种类繁多的信息系统、医疗设备之间存在矛盾。国内有许多医院、软件公司、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发了大量的医学应用软件和配套医疗设备。现有系统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或者仅实现了局部性的标准化,互操作性、兼容性较差,不能很好地达到交流相关医疗信息的目的。医疗信息标准化问题是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这已经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采用云计算模式,所有的数据存储、处理、共享,都在云中心提供的统一的“大系统”中进行,有利于加速推进医疗信息标准的规范和统一。

1.1.3 改变了信息安全的根本格局 我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基本上是先期“树烟囱”,后期“搞互联”。现在正试图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互联互通互操作打破“烟囱林立”的信息壁垒,实现全网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即便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信息安全的问题仍然严峻。因为资源和信息仍然分散,医疗卫生敏感数据仍然大量分散、重复、位于网络的边缘,每个系统节点的网络防护压力都很大,可能会导致一点突破、全网受损。但云计算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数据和信息高度集中存放于各种数据中心,可以依赖“云”“端”分离的模式,对所有云中心重兵把守,而无需要分散精力,面面俱到,彻底改变“人人打补丁、个个杀病毒、处处搞防护”的状况,将使困扰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1.1.4 对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产生影响 云计算推动医疗卫生各类传感器入网,形成一致的、可变粒度的、多源的综合信息,将对医疗模式产生影响。在传统模式下,医师只能依托某个医院及其医疗实施检查、诊断、救护。而基于云计算构架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由云中心集中进行健康信息汇聚、辅助诊断计算和救护流程的控制与管理,医师用端设备即可实施诊疗。因此,传统的“医师跟着医院走”的模式将变为“医院跟着医师走”。医师可随身携带终端设备,到任何地方实施诊疗。云计算模式使实时医疗信息处理有了可能,更有利于争取宝贵的救护时间。例如在车祸现场,急救人员可以将患者信息及初步检查结果通过手持终端发送到医院,医院可以据此尽早匹配血型、根据患者历史信息进行先期诊断和各类手术准备,尽早展开救护。

1.2 云计算的风险 云计算并非完美无缺,云计算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带来风险与挑战[5]。2009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提出,云计算的部署模式有以下四种:私有云,即云基础设施只为某一组织机构独享;行业云,即云基础设施由若干组织机构共享,并支持有共同兴趣或需求的某一社区;公共云,即云基础设施为一般大众或大型工业团队所用,并由一个出售云服务的组织机构所拥有;混合云,即云基础设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的组合。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属于行业云,其云计算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风险。

1.2.1 数据安全风险 由于用户的数据都存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当使用云计算服务时,不论用户如何增强安全措施,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都拥有资源的最高访问权限,仍然可以任意查看所有患者的医疗信息。

1.2.2 服务安全风险 在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下,不仅患者的数据,各种医疗诊断救护使用的应用程序(也就是医护人员用于处理数据和获取服务的软件)也都存储在云计算中心。换言之,即使数据安全无恙,如果云计算服务出现问题,用户也将失去信息的处理、获取能力。2011年4月,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商,一直标榜云计算服务是企业用户外包数据中心业务廉价且安全途径的亚马逊公司,爆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宕机事件。这次宕机事件导致亚马逊云服务中断持续近4天,并对依靠亚马逊的多个云计算中心的网站造成影响。

1.2.3 系统可靠性风险 云计算建立在基础网络高度发达、网络带宽非常富裕的前提下。由于计算机网络天然存在延迟、不可靠等特性,云系统的服务也存在不可靠性。由于医疗卫生领域的特殊性,若系统响应不及时、可靠性缺乏保证,其带来的影响亦不可忽视[6]。

2 发展医疗用云计算技术的对策建议

2.1 搞好顶层设计 云计算的研究代表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在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中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用,必须提出医疗卫生需求,搞好顶层设计。既要避免观望等待而错失良机,又要避免一哄而上,树立新的烟囱,造成新的浪费。为此,必须从云计算医疗卫生应用的理论研究入手,切实弄清云计算的虚拟技术、资源集中、基于服务等核心技术与理念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影响;要从规划、标准、制度、机制入手,自上而下地有序推进云计算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2.2 借鉴融合之路 借鉴国内外及其他领域云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加强行政管理机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合作,突破关键技术。设立医疗信息化重大专项,设立相应的实验室,重点研究云计算的医疗卫生需求,重点解决云计算系统响应速度、系统可靠性、数据及服务安全性、服务质量等关键技术。

2.3 做好试点立项 建议利用云计算的虚拟技术和理念,研究从现有区域医疗中心的云计算改造入手,循序渐进,以有效降低风险,确保现有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在“业务模式不变、开发手段不变、维护习惯不变、操作流程不变”的前提下,让用户获得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实现现有区域医疗中心平滑过渡到云计算数据中心。采取试点先行、集中攻关的模式,为一些典型医疗应用研发采用云计算的典型范例,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云计算的医疗应用。建设医疗用云计算平台。该平台可提供云计算操作系统、相关软件开发平台、行业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器产品等一整套解决方案,可从需求分析——技术论证——系统建设——测试验收等各个环节,提供系列方法和模型。该平台运行成熟后,可推广到各机构利用医疗云计算平台进行医疗卫生用云计算系统建设。

2.4 加快培养云计算人才 从云计算的发展历程看,云计算的第一个计划是人才培养计划。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人才必须先行,这在“风起云涌”的云计算时代尤其重要。为此,建议在全国医疗卫生相关院校开设云计算相关课程,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普及云计算相关知识,鼓励医疗机构、院校和研究所开展医疗用云计算的相关研究,为推动医疗用云计算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1] 刘龙庚.走进云计算与虚拟化的底层核心[J].中国信息化,2012(10):65.

[2] 胡绯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 引领亚太区云计算发展[J].通信世界,2012(22):8.

[3] 闻 库.科学推动云计算发展[J].信息通信技术,2012(1):4.

[4] 姚志洪.医疗卫生信息化十大视点[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3):11-17.

[5] 王 磊,郭旭升.云计算对医疗信息化成本的影响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3(7):37-39.

[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所.我国发展云计算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J].数据通信,2012(4):53-54.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医疗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