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创建研究型学科

2013-08-15王德平蒋明德吴晓玲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研究型科室学科

王德平,蒋明德,吴晓玲

(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中心,成都 610083)

创建研究型医院,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医疗、保健和护理水平,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能力[1]。这一点是创建工作的基本准点,创建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能诊治一般医院诊治不好的疑难杂症。作为全军肝病诊治中心、四川省重点学科,本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中对创建研究型学科,提出一些思考。

1 培养创新人才是创建研究型学科的基础

人才是事业腾飞的翅膀,是创建研究型学科的基础[1]。科室在创建中,应做到三点:一是树立人才是根本资源的观念。科室要想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在国内医学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必须确立一种“大资源”观念,加倍重视人才、大力聚集人才和积极开发各类人才资源。对于本院二次创业,科室不要只停留在原先的功劳簿上,学科要有从零开始的思想,再创辉煌的理念,医院和机关在贯彻执行党的人才政策情况下,为创建研究型科室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想方设法为科室员工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排忧解难,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创建平台让有才者能施展[1]。为了实现人才使用的最大效益,医院要重视平台建设,科室要积极支持,为学科发展急需的人才创造条件。一方面,立足就地搭台。在医院投入的基础上,科室为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和人才苗子创造必备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在科室搭建起实验室、组织疑难复杂症病例讨论等,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学术交流。科室要支持和鼓励科技人才参加学术交流,创造条件担任学术任职、客座教授和多参加市场办组织的县地级医院的查房、会诊和讲学活动,广泛开辟军内外平台,为人才成长、展才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机会、提供条件。三是创造环境善于吸收保留人才[1]。工作中要把握三点:一是创造好软硬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科研工作平台,如,科研设施、设备和仪器等要医院加大投入。软环境则是指科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氛围,一方面是开设科技创新论坛,加强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营造“重视和从事科学研究光荣,轻视科研工作可耻”的舆论导向,不断浓厚学术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创新,允许失败,营造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二是为创新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创新人才要得到发展就得有空间让他们成长。“有技术特长的,就给他一个平台;有管理能力的,就给他一个岗位”,量才适用,竭尽所能,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发挥特长[1]。三是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医院在运用激励机制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论是在政治待遇或生活待遇上都人人平等,特别是2012年对非现役专业技术人员的称呼上、小孩入学、健康体检等方面与军人享受同等待遇,个别优秀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还走上领导岗位,有的享受疗养待遇,同时在立功受奖方面每年比例也大幅提升。为更好地吸收保留人才,建议上级扩大对文职人员的编制数量,将优秀的非现役专业技术人员录用为文职人员;对被医院以上的单位评为先进的非现役专业技术人员,医院可考虑在提前晋升工资档次、技术职称、子女上学、分房等方面制定配套奖励方案,以示激励,提高奖励的含金量,激发年青优秀人才的创造力和主人翁精神。

2 创新是研究型学科的不竭动力

医院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除了要有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医院发展理念外,还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对学科发展有正确而科学的目标定位[2]。在临床科研创新上,要厘清工作思路,把思想与科室的实际情况结合,把人才与特色技术结合,力求把握好三点:一是树立科研理念,目标锁定一流。科室要教育广大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医学科技创新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要认识到是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求。为提升全科人员的发展和创新理念,科室可通过每年举办科技创新论坛、学术交流会等,分析科室科技发展现状,提出学科发展目标,确立科研工作新理念。同时,教育引导医务人员耐寂寞、经挫折、吃苦头,孜孜以求,形成人人重科研、谋创新的良好局面。二是搭建科研平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科研创新过程中,医院要立足长远规划,根据医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结合各科室的发展现状,分析制定调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科学调控、整合学科布局,建好“三个平台”。以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为依托的“科技创新研究平台,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达到四个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科技资源共享、科技网络共享、成果转化共享的良好局面,使医院各种科研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2]。三是把握临床优势,挖掘特色技术潜力。把学科的核心技术打造好,应抓好三点:一是需求牵引。以卫勤保障需求为牵引,着力解决应急卫勤保障、为官兵服务和医疗保健重点、难点临床等问题,坚持姓军为兵、为患者服务的方向,全面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创建军队研究型医院,一定是和平时期能看病、战争时期能打仗的医院[2]。二是突出重点。坚持抓住医学科学发展的脉搏,坚持有所选择、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全力打造好(TIPS)、“干细胞移植术”“人工肝”、内镜诊治技术等核心治疗技术,在医院政策的支持下做大做强。三是注重效益。科室将按照“投入少,效益高”的要求,进一步打造整合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医学科研工作的临床效益,促进军事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和不断提升。

3 科室文化是研究型学科的持续源泉

创建一流现代研究型学科,必须要紧紧扭住特色文化这个抓手[2]。特色鲜明的科室文化,不仅是科室的品牌优势和市场效益,而且是展示科室人员素质和科室内部和谐的集中体现。为此,在培育科室文化方面,应注意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确保人员思想纯洁、政治合格。科室文化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政治上的先进性,教育所属人员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永远听党指挥。深入开展好党的先进性教育、荣辱观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履行历史使命教育、医德医风和法纪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医护人员的头脑,使全体人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二是弘扬“三永”卫勤精神,培育好科室文化。在创建中,要大力弘扬我军英勇善战、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增强勇攀医学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积极弘扬医院的“三永”卫勤精神,精心培育科室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建以科训“团结、拼搏、创新、奉献”为核心的,以“科风、科歌”为基本特征的价值体系,为推动学科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注重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工作中,用军地医疗战线的先进人物来教育引导好医护人员,教育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特别是要加强军人“领头雁”和医护骨干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对事业、对岗位有执著追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满腔热情,努力成为赢得患者内心尊重的身边典型人物,树立好这些典型,让典型成一面旗帜,影响和教育身边人,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效益作用。

4 构建优势学科群是创建研究型学科新的实践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构建优势学科群是培育医院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一是找准整合切入点,构建好优势学科群。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发挥重点学科的辐射作用,通过兼并组合形成优势学科群,目的是摒弃或合并那些力量较弱、后劲不足的学科,科室也应明确整合做大的介入治疗等重点项目,突出并拓宽优势学科,宏观调控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群,集中优势兵力,把潜在的竞争实力转化为竞争优势[3]。二是追求极致化服务,有利于提高医院竞争力。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着眼创建研究型学科的目标,科室要积极探索极致化服务新模式,以极端负责、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精神,充分发挥医院学科的整体优势,保持部门、科室之间的无缝隙合作,努力做到用最精湛的技术、最优质的服务、最强的队伍,实现最佳的诊治效果,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三是提供科学完整的系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3]。科室要全力维护患者利益,叫响“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的口号。工作中,要求医护人员心细如丝,诊断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治疗过程中不疏漏任何一个环节,技术操作不违反任何一条规范,对危重患者不错过任何一线救治的希望[4]。凡是当天能检诊的,一定不能拖到第二天;凡是当天能确诊的,不能耽误一分一秒。力争在临床中做到“四无”:无论患者情绪如何变化,都能正确对待;无论患者性格如何怪癖,都能主动适应;无论患者要求如何为难,都要尽力满足;无论受到多大委屈,都能自然如常,确保诊断及时准确[4]。要重视患者的随访反馈意见,注重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门诊和病房向患者了解情况,征求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 赵阿龙,张雅茹.医院聘用制人员队伍建设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2):1186.

[2] 秦银河,文德功.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3,70,192,375.

[3] 魏 纹,费 舟,王 瀚.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举措及成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2):1166.

[4] 林锦标.创建学习型医院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2):1118.

猜你喜欢

研究型科室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超学科”来啦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