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截瘫的腧穴研究及应用*

2013-08-15高洁张云杰闵友江崔峻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夹脊腧穴督脉

★ 高洁张云杰闵友江崔峻(.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因素或间接因素导致的脊髓损伤,在损伤的相应节段出现神经支配区的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相应改变。多见于车祸、跌倒、坠落、运动创伤、挤压伤和枪伤等。SCI年发病率为20-40/100万[1],其所致的截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伤残,常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SCI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目前以中青年SCI最多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带来沉重负担。随着近几年循证医学在我国的发展,针灸临床防治性研究的质量日趋受到重视,对本病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临床上如何治疗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哪些穴位最常用,哪些针刺方法对患者相对安全而有效,预后如何,这些是该病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为截瘫患者;(2)临床报道类和临床研究类文献;(3)治疗措施包括针刺、艾灸、电针等。

1.2 研究方法

检索中国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检索项为主题或全文,检索词限定为“针灸、截瘫、脊髓损伤”,检索文献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12年6月;并下载所有针灸治疗截瘫疾病的文献,逐篇查阅,剔除综述类、实验类及无关的文献,再逐条统计腧穴的使用频次。

1.3 腧穴判定

[2]标准分为:(1)常用腧穴,即文献使用频次>5%者;(2)少用腧穴,即文献使用频次≤5%但>1%者,值得临床推荐;(3)未用腧穴,即文献使用频次≤1%者。

2 结果

2.1 文献中截瘫病文献基本概况

按上述方法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检索并下载的所有医学文献条数为144篇,临床针灸治疗截瘫类文献共计85篇,其中有具体针刺穴位文献录入数据统计者62篇,搜集截瘫患者病例2 762例;涉及到腧穴除夹脊穴(包括:夹脊穴、病灶上下各一节段的两侧夹脊穴、断面九针等)、督脉、背俞穴、阿是穴外,共计122穴。

2.2 文献中截瘫病的针灸腧穴归经概况

按照被采用腧穴在该经脉腧穴总数所占比例的高低,排列如下,膀胱经为30/67(占44.78%),心包经为4/9(占44.44%),督脉10/28(占35.71%),大肠经为7/20(占35.00%),经外奇穴为14/40(占35.00%),任脉为8/24(占33.33%),胃经为14/45(占31.11%),肝经为4/14(占25.57%),胆经为11/44(占25.00%),脾经为5/21(占23.81%),心经为2/9(占22.22%),三焦经为5/23(占21.74%),小肠经为3/19(占15.79%),肾经为4/27(占14.81%),肺经为1/11(占9.09%)。

按照被采用腧穴的绝对数,排列如下:膀胱经为30,经外奇穴为14,胃经为14,胆经为11,督脉为10,任脉为8,大肠经为7,脾经为5,三焦经为5,肝经为4,肾经为4,心包经为4,小肠经为3,心经为2,肺经为1。

2.3 文献中截瘫病的针灸腧穴目录

2.3.1 常用腧穴(按按使用频率从大到小排列,≥4者)共计57个腧穴,即:足三里(44)、环跳(39)、委中(36)、三阴交(32)、阳陵泉(30)、肾俞(27)、承山(26)、关元(26)、合谷(23)、中极(21)、昆仑(21)、悬钟(21)、曲池(20)、太冲(19)、殷门(18)、外关(17)、天枢(17)、命门(16)、解溪(15)、伏兔(15)、秩边(15)、髀关(15)、风市(15)、大肠俞(14)、承扶(14)、气海(13)、太溪(12)、次髎(12)、肝俞(11)、血海(10)、梁丘(10)、阴陵泉(10)、涌泉(10)、肩髃(10)、腰阳关(9)、八髎(9)、脾俞(9)、大椎(8)、丰隆(8)、后溪(6)、手三里(6)、脊中(6)、丘墟(5)、百会(5)、膀胱俞(5)、肩髎(5)、胃俞(5)、水道(5)、尺泽(4)、冲门(4)、申脉(4)、照海(4)、支沟(4)、中脘(4)、极泉(4)、大杼(4)、肩内陵(4),此外夹脊穴(41)[其中病灶上下各一节段的两侧夹脊穴(21)]、督脉(11)、背俞穴(6)。

2.3.2 少用腧穴(按按使用频率从大到小排列,>1但<4者)共计65个腧穴,即:身柱(3)、曲泽(3)、肩贞(3)、八风(3)、飞扬(3)、委阳(3)、心俞(3)、腰俞(3)、上巨虚(3)、下巨虚(3)、膈俞(3)、归来(3)、阳光(3)、扶突(2)、膝眼(2)、行间(2)、中髎(2)、会阳(2)、风池(2)、中渚(2)、跗阳(2)、志室(2)、少海(2)、膻中(2)、期门(2)、大横(2)、三焦俞(2)、会阴(2)、小肠俞(2)、关元俞(2)、白环俞(2)、中平(1)、百劳(1)、少泽(1)、合阳(1)、环中(1)、四强(1)、鹤顶(1)、腰奇(1)、阴市(1)、中渎(1)、长强(1)、下脘(1)、阳池(1)、偏历(1)、间使(1)、足临泣(1)、带脉(1)、复溜(1)、居髎(1)、肺俞(1)、五枢(1)、陷谷(1)、筋缩(1)、曲骨(1)、气冲(1)、外水道(1)、外归来(1)、激点(1)、三间(1)、劳宫(1)、曲泉(1)、前顶(1)、内关(1)、天灵(1)。

2.3.3 按照常用腧穴在该经数目,排列如下:膀胱经为16穴即:委中(36)、肾俞(27)、承山(26)、昆仑(21)、殷门(18)、秩边(15)、承扶(14)、大肠俞(14)、次髎(12)、肝俞(11)、脾俞(9)、八髎(9)、膀胱俞(5)、胃俞(5)、大杼(4)、申脉(4);胃经为8穴即:足三里(44)、天枢(17)、解溪(15)、伏兔(15)、髀关(15)、梁丘(10)、丰隆(8)、水道(5);督脉为5穴即:命门(16)、腰阳关(9)、大椎(8)、脊中(6)、百会(5);胆经为4穴即:环跳(39)、阳陵泉(30)、悬钟(21)、丘墟(5);大肠经为4穴即:合谷(23)、曲池(20)、肩隅(10)、手三里(6);脾经为4穴即:三阴交(32)、阴陵泉(10)、血海(10)、冲门(4);任脉为4穴即:关元(26)、中极(21)、气海(13)、中脘(4);肾经为3穴即:太溪(12)、涌泉(10)、照海(4);三焦经为3穴即:外关(17)、肩髎(5)、支沟(4);肝经为1穴即:太冲(19);心经为1穴即:极泉(4);小肠经为1穴即:后溪(6);肺经为1穴即:尺泽(4);奇穴为1穴即:肩内陵(4);心包经为0穴;此外夹脊穴(41)[其中以病灶上下各一节段的两侧夹脊穴为主(21)]、督脉(11)、背俞穴(6)使用率亦属常用高频选穴。

3 分析及应用

综上所述,外伤性截瘫的针灸治疗取穴多首选选用华佗夹脊穴,其中以在病灶上下各一节段的两侧夹脊穴为主,此取“经穴所在,主治所在”之意,以调理上下肢阴阳平衡,疏通脏腑气血;其次取督脉经穴,此意乃迎外伤性截瘫之督脉痹阻病机,取“经通所过,主治所及”之意,针刺之可直达病所,既能培补真阳,又可以疏通经气使之上下贯通,阳气通达,则截瘫可愈;再有足太阳膀胱傍督脉而循行,其经穴分布在头、项、背、腰、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首穴睛明,末穴至阴,可调脏腑之气机,益气和营;选用手足阳明经穴位,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以调胃健脾,养血荣筋;足少阳胆经穴,疏肝胆之气以荣筋利节;任脉配足三阴经穴,固肾培本,疏肝健脾,调整阴液的输布,使筋骨荣润。并配以十四经穴中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腧穴,以调养全身之气血,使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则截瘫可愈。

根据脊髓损伤出现损伤相应节段神经支配区的各种运动、感觉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症状,以及脊髓损伤督脉瘀阻不通为本、肠腑和膀胱功能失调(六腑以通为用)为标的中医病机特点,结合笔者的文献及临床研究,我们自拟一种以通督、通(肠)腑、通调膀胱为取穴特点针灸处方以亨同道。具体选穴是:背面取穴:督脉上取大椎(如果是颈脊髓损伤者,取损伤平面上一到二个椎间隙)、下取腰阳关,脊髓损伤平面两侧的夹脊穴和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穴位,次髎、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涌泉;前面取穴:水沟、膻中、天枢、中脘透建里、石门透关元、中极透曲骨、伏兔、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丰隆、悬钟;对症选穴:下肢瘫选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昆仑、太冲、太溪;上肢瘫选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其方义为:一方面可疏通督脉经气,促进受损的督脉(脊髓)形态结构和功能得到修复,进而恢复督脉(脊髓)敷布阳气、运行营气、转输阴精之功能,使气血津液精髓得以濡养机体皮肉筋脉骨节;另一方面,通过疏通督脉经气,可重建督脉(脊髓)与脏腑经脉之间的功能联系,使气血津液精髓的化生及运行复常,进而充养督脉(脊髓),促使督脉脉气充盈,则有利于截瘫恢复。再者可以通畅肠腑、通调膀胱,可使大小便功能逐渐趋于恢复。

当然用我们所选取的针灸处方来治疗截瘫还需要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其科学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德漳.略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临床路径[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4):27-28.

[2]卜彦青,杜广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代针灸的腧穴谱[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9):692.

猜你喜欢

夹脊腧穴督脉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