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格兰教育对中国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对苏格兰不同层次课堂教学的观摩和反思

2013-08-15余翰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苏格兰教材课堂教学

余翰艳

(厦门海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苏格兰教育拥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和法规,以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为世界所知,而且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苏格兰学生取得良好成绩,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法国等强国。笔者曾有幸在苏格兰观摩4种不同层次学校的课堂教学,其中包括:St-Monans Nursery School,Law Head Primary School,Kircoldy High School和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其教育方式让笔者深有感触,以下总结出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方面的可借鉴点,希望对提高我国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归纳苏格兰教育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课程设置方面

在苏格兰的教育中,实践教育占主导地位。基础教育中的课程除了英语、数学、外语、科学、地理、历史这些必修课,对选修课的选择面也很广,如自然科学、电脑、艺术、烹饪、园艺、服装设计、表演课等。大学教育中,除了一般的授课教学外,还有定期的专业研讨会,鼓励学生在研讨会中能各抒己见,和专业人士进行讨论研究。另外,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到各个对口单位去进行观摩实习。例如,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导师安排他们到各个学校、语言培训机构、商务酒店培训点观摩,并联系学校让学生在课业之余能够充分使用所学教学理论知识,实际应用。

(二)教育特点方面

1.人本主义原则

苏格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从幼儿园起,教师强调个体差异,培养个体潜能发展。在课堂教学上,授课地点和方式并不局限在某个地方,某种教学方法。在St-Monans的育儿园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空间,有的学得多,有的学的少,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电脑,在这看不到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排排坐的情景,学生都有自己自由发挥的空间。这里的教师表示,每个孩童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必要对他们有统一的要求。所以从幼儿园时期,对教育人本化的重视奠定了分层教学的基础。苏格兰的中学、大学都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大学对语言文字能力较为薄弱的同学还设置了专门的学术帮助部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术教育。

2.质疑创新性原则

苏格兰的教育者认为,学生从小要学会质疑,才会有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任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的学习是他们一直以来所遵循的宗旨。在law head primary school里的一节三年级语文写作课,教师先让学生看了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而接下来的内容教师没有继续放映,而是先让学生陈述所看到的内容,再让他们想象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其他同学提出的想法产生质疑,整堂课讨论得如火如荼,教师趁热打铁,希望他们把自己所想写下。

(三)教材选择方面

苏格兰的教师可以自由选择,编写教材。苏格兰的教师没有专用的教材,老师批判性地选择和改编教材。有个在Kircoldy High School的英文教师把苏格兰之前通行的教材拿出做了分析,她认为教材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所以,这位老师课后花了大量时间找出其他教学材料,有选择性地编写教材,辅助完成自己的教学目的。大学里的教材也相对不固定,有时候可能只是几张复印材料。一般情况下,教师布置话题,并提供一些重要参考书的名字,让学生课后花上大量时间去图书馆借来或去书店买来自行阅读,以供下节课讨论、交流使用。

(四)课堂设计方面

苏格兰教育重视预习作业与课后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设计整个课堂环节,教师仅仅充当主持人和协助者的角色。在中学,笔者观摩的一节初中英文课,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来自非英语国家,教师要求2到3人组成一组,针对一个产品做介绍,这个产品可以是市面上已经上市的产品,也可以是自己制造的产品。学生们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如电视、幻灯片等阐述产品的外观、特点、性能、价格,最重要的是卖点。而其他同学都可以充当possible buyer(潜在买家),听完小组阐述后,对产品提出疑问,然后告知自己买下产品的意愿及其理由,最后选出心中最理想的产品,和全班交流讨论。整个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全班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对各组同学表现的评价方面,教师没有马上下定论,而是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对于评价的结果,教师并没有提出是对是错,而是尊重个人想法,只要学生能够讲出自己的道理即可。而在大学里,教师在前一节课会给学生分发下节课需要用到的材料,让学生有时间可以先预习,以小组形式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课前对上课内容相关的文献材料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针对自己所读的内容进行陈述和讨论,大大优化了课堂内容。

二、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1.尊重个体差异,开发层次教学

中国教育大锅饭的现象一直存在,一样的规矩,一样的学习内容,一样的教学方法,一样的评估体系。然而,个体有差异,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接受能力各有差别,导致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中国的英语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从一接触英语开始,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语言、语调、单词、语法,都存在着参差不一的吸收能力。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行进有意义学习,只能机械地进行学习,大大破坏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个体学习的宗旨出现扭曲。所以,中国的外语教学同样也可以采用分层教育,让各个水平的学生找到他们应该有的位置,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消化,以期得到提高。

2,改革教育理念,强调实践交流

中国学生的教育大环境是一切教育只注重结果,不看重过程。所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的学生注重的只有成绩。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不得已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进行例如死记硬背等机械性学习,无意义的学习。而中国的英语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大程度上强调的只是细节方面的教学,这种做法片面强调细节,却忽略了语言的本质——交流的工具。然而,从苏格兰课程设置和教育经验来看,实践是教育的主宰理念,从幼儿时期,苏格兰人就被教育只有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把握。试想,如果语言学习只是停留在对句子结构的学习和一些词义的语法区别上,那么学生学得再精,也不可能学会如何使用它,如何用他进行交流,那么语言学习本身就失去了他的意义。所以中国的英语教育势必要在理念上开始转变,培养应用英文的能力才是教学目的,评估方式也应该从单纯对语法、片面词汇的笔试考核转变为加入比如口语测试在内的其他各种评估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中国的教育塑造出来的产物很大程度上都是统一模型,对优秀的标准就是要顺从老师和家长并取得好成绩。久而久之,个人的创造力就在教条的框框中逐渐丧失。创造力是个体差异的体现,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最重要的是学会质疑,有质疑就有思考,有思考才能得到进步。这也要求教师自身加强发散性思维的锻炼,花时间认真准备和钻研各种创意性教学计划,在教学上创设出在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的课堂话题,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在足够的教学语言输入的情况之下,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用英文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

4.立足学生需求,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的的知识载体。中国教科书式的教育要求老师照本宣科,一字一句地讲解重点。教师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把教科书视为权威,有时恨不得学生把整本教科书都背下来才能让他们应付随之而来的考试。中国的各个学校受到地域、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对英语教育的要求和培养方式各有不同。所以一套教材不可能完全满足一个地区英语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敢于跳出条条框框,跳出教材的束缚,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编写和使用教材。

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中国的大部分学生似乎对于学习的态度是被强迫而不是自愿的。繁重的课业和枯燥的知识让学生们无法真正地愿意学习。中国的外语工作者首先要基于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增加自己喜爱的英语相关课外阅读。其次,从时间的规划到各个环节的设置和最后的多元评价都能精心设计,做到每个环节都以学生需求出发,合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1]林凡.苏格兰—中国中学教育之对比——mearns Castle High School参观学习随感[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1):119-121.

[2]荣玉琦.中英课堂教学文化对比及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版),2011,(8):72-73.

[3]王原.英国高校对外英语教学模式评析——以巴斯大学 ELAC为例[J].高校研究,2012,(4):42-46.

猜你喜欢

苏格兰教材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苏格兰
凯蒂游苏格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