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指导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实证分析

2013-08-15刘晓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解语意图关联

刘晓宁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莱芜 271100)

教师话语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师生交际互动的成败。目前,国内教师提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结构层次的分析上,如语音、语速、语调、词汇句法结构的调节等方面的描述性分析,很少有人从语用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分析真实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外语教学是一种独特的交际过程,关联理论可以对该过程进行合理的阐释。教师提问不仅涉及教师如何用适当的语言传递语言信息知识,而且作为一种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该过程还和许多认知策略因素有关,如明示—推理、认知语境和关联理论。

本文分别选取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教师杨敏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教师吴捷的同一内容的高中一年级示范课,尝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去分析教师课堂提问,从理论上找出课堂交际成功的解释力,并从认知语用策略角度提出促进课堂交际成功的合理性建议。

一、研究背景

1.教师提问的概念、意义及类别

朗文英语字典将“问题”定义为一种命令或疑问的表达,用以获取信息、取得回应或测试知识掌握的工具。理查德等则认为“问题”是对聆听者/阅读者提出的,以寻求事实、观点、信仰等表达的句子;乌尔认为问题是教师的一种话语,其目的是引导学习者做出口头回应。问题是一种测试知识掌握的方式手段,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某一主题的观点、看法以及其处理方式。

教师提问在课堂教师话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最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教师提问是一种教学辅助,一种平衡教学进度的手段,Penny Ur更从11个方面论述了教师提问的重要性,教师提问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课堂教师提问可以分为展示性/封闭性问题与参考性/开放性问题两个大类。参考性问题在回答长度、句法复杂性等方面均高于展示性问题的回答。参考性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交流,包括学生与题目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等的交流。Nunan进一步论证了该结论。因此,教学中参考性问题的使用能加大目标语言的输出,增加课堂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氛围。

2.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学的角度阐述并修正了Grice的会话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建立了颇具解释力的关联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设想为它本身的最佳关联性。包括交际观、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三大内容。人类话语的交流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行为;认知语境是动态的,是变项,话语理解就是不断选择语境,重构循环的过程;最佳关联则是付出努力后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话语。

3.教师提问的最佳关联

当我们讨论“关联性”时必须考虑两个概念: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和解语心力。“语境效果越强,解语心力就越小,关联性就越大”。最佳关联就是通过付出最小的必要的解语心力而达到足够的语境效果。

由于日常对话的不同,英语课堂中的教师提问往往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教师总是希望课堂对话能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因此,为了达到这个预期交际效果,教师提问应该考虑问题的必要性,问题的恰当性和学生给出答案的能力等诸多因素。教师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正确地使用课上提供的语境信息对教师提问做出正确的回答,换句话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在教师提问中找出最佳关联时,这种师生互动才是成功的。为了达到最佳关联,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其课堂提问。

二、教师提问实证分析

1.研究目的

本研究力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如何将关联理论应用于教师提问;(2)如何在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中实现最佳关联。

2.教师与学生间的明示—推理交际

明示—推理交际模型认为,说话人希望通过明示行为达到两个意图:一是信息意图,即使受话人明白说话人的一系列的假设;二是交际意图:当说话人达到信息意图后能与受话人之间达到互明。第二个意图的完成才能说明该交际是成功的,明示与推理是一次交际的两个方面。在高中英语课堂里,教师承担说话人的角色,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明示的过程;学生作为受话人,理解教师问题的过程就是推理过程。在课堂上,为了达到良好的课堂交际效果,教师提问时应努力传达关联信息,从而使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教师意图。示范课堂一使用多媒体手段,在屏幕上展示了三个数字方框,分别标注Box1,Box2,Box3,其中1代表时尚衣装,2代表美味食物,3代表健身卡片。

(Transcription 1,Miss Yang)

(1)T:What would you choose?

S1:Iwould liketochoosedeliciousfood.

T:Ok.You'd like to choose box 2.Would you like to tell usthereasons?

S1:Because Ifeel alittlebit hungry.

T:Yes.Ok.Thank you.What about you?

S2:Iwould liketochoosedeliciousfood.

T:Are you hungry too?

S2:No.Because Ilikeeatingvery much.Deliciousfood would make me much better.

T:Ok.Delicious food will make you feel good.Right?Ok.Good!Let mesee.What about you,Miss Zhang?

S3:Ithink Iwill choose fashion clothing.

T:Fashion clothing?

S3:Ithink every girl wants to be good.

T:Yes,every girl wantstobebeautiful and fashionable.OK.And what about you?Do you have different opinion?

S4:Ialsochoosefashion clothing.

T:OK.Let me see a different opinion.Ok.Zhang Deng,please.

S5:Iwould like tochoose a fitness card.

T:Yes.What isthereason?

S5:Because health is very important.If you are healthy,then you can eat delicious food and you can wear fashion clothing.If you are weak and look pale,fashion clothing will be no use.And deliciousfood,you will taste it very bad.

T:Fascinating!Do you think so?Health is essential for everyone.OK.Today,we will learn how to keep healthy.

从该课堂提问中可以看出,教师不断提出参考性问题,意图激发学生用英语思考和组织回答。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进展顺利。然而,教师的交际意图是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主题——保持健康。而在前四个回答中,学生并没有提出和健康卡片上内容相关的答案,因此,教师提出“Do you have any different opinions?”,试图引导学生的回答方向,随着这种明示性暗示的重复加深,最终有五个同学站起来回答了该问题,完成了教师提问的设计意图,从而使课堂按照教学计划顺利进行。

而新给出的问题必须是语境条件下的相关信息,而且只能在这种语境中达到表达效果,这种语境效果越强烈,相关性就越高;反之亦然。下面的这段对话取自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属中学吴捷老师的课堂引入对话,说明了语境线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Transcription 2,Miss Wu)

(2)T:Areyou happy today?

Ss:Yes.

T:However,Idon't feel quite well these days.Can you givemesomesuggestions?

Ss:You need tohavemedicine.

T:OK.What else?

S:You need tohaveagood rest.

T:Good advice.Anything else?Actually Iwant to have a strong body because Ifeel weak.

Ss:Domoreexercises.

T:Yes.And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feel good by doing more exercises.

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寻求意见,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语境线索,激起学生的过往认知。然而,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引出与课堂主题有关的“exercise”一词。经过几次提问后,教师不断地修正其问题,不断提供语境信息,扩大学生的认知知识,就是说,教师不断使其问题的明示性更加强烈,学生必须做出新的推理。教师的明示信息越强,学生的有效推理越强,课堂交际就越顺利。学生能够付出不多的解语心力就能推断出教师的提问意图,从而达到教师课堂交互的目的。

可以看出,语境效果越强,关联性越强。但师生交互过程中的语境效果不是师生交互关联性强度的唯一决定因素,解语心力也可以影响师生交互的最佳关联。师生交互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为了成功交际,实现有效交流,师生必须不断地经历明示、推理、改进、关联和确认过程。教师最终负责课堂的组织,并引导学生寻找到最佳关联。

3.教师与学生间的最佳关联

在课堂交互中,最佳关联的实现需要将较小的解语心力和最大的语境效果结合起来。高中英语课堂的师生交互也不例外。对教师而言,作为课堂交互的组织者、实践者和监督者,他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找到最佳关联。

课堂引入是不可替代的,它的趣味性和意义能够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进行课堂导入,学生们就可能对课堂失去兴趣,也不会积极合作。下面的这段精彩的课堂导入,充分利用关联理论,引导学生获取最佳关联信息。

(Transcription 1,Miss Yang,)

(3)T:Hello,everybody!We have come to Unit three modules 1“Looking good,feeling good”Are you feeling good today?

Ss:Yes.

T:Are you sure all of you are feeling good?

Ss:Yes.

T:Actually some of you really told me that they are not feeling good just because you have experienced something really challengingand very difficult.

Ss:Yes,wedon't feel well becauseof theexamination.

S1:It is so difficult and challenging that we don't feel well.

教师首先提出了一个展示性问题,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yes”,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接下来,教师给出了一个参考性问题,想要同学们表达一些关于这堂课主题——身体健康的观点,而不仅仅是回答“yes”。然而,对学生们来说,教师的语境线索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用最小的努力推断出教师的意图。因此,教师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给出了相关实例,从而达到最佳关联的效果。这次,学生们完全理解了教师意图,并正确地回答了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下去。

三、结论

利用关联理论,组织高效的教学课堂,需要做到:

第一,提出值得学生付出解语心力的相关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本身存在信息代沟。在示范课堂二中,教师通过征询“如何变得强壮”来开篇,使学生专注于思考关于强壮的相关信息和个人经历;尽量使用简单的语法结构来提问,尽量避免由于表达结构的复杂性而影响提问内容的语境效果,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更容易找到最佳关联信息。

第二,多设置参考性问题。与展示性问题相比,参考性/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解语心力才能获得满意的答案,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的表达必须清楚明了,问题表达方式合适,教师要尽量减少课堂表达的时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

第三,多使用明示性问题。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原则要求教师尽量使用明示问题。教师提问的明示性展示了他的教学意图,对学生来讲,教师提问也是一个推理解语的过程。理论上,教师应该使用明示性强的新信息,利于学生理解,便于组织课堂交流。

总之,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教师提问研究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过程,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提问要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付出最小的解语心力而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实现最佳关联的原则。

[1]Ur 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0.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何刚.提问的相关性解释[J].外语学刊,1996,(1):45-48.

猜你喜欢

解语意图关联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佘景峰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解语花
解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