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3-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汉语

宋 艳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当前的中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与国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由此带来了对翻译人才的数量需求加大,对翻译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当前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和我国教育现状来看,翻译需要一些既有本专业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高素质的翻译能力的人才,而我国高校在培养翻译人才时往往注重单一外语教学,对相关专业外语重视不足。本文试从当前大学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之道。

一、当前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存在问题的根源

从大学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的普遍情况来看,外语教学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从当前我国非外语教学状况来看,翻译教学工作一直处于被冷落、被忽视的地位,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上的观念有关。之前的外语教学信奉“听、说、读、写”的理念,而这其中,难觅“翻译”之踪迹,究其原因,有教学大纲对其不重视的因素,也有外语教师对其忽视等因素存在。

(一)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无章可循”

相比较于外语专业翻译有教学大纲,对其从不重视到重视的转变,非外语专业翻译完全可以用“无章可循”一词来形容。我国当前的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没有统一的整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这样一来,就难以实现教学的系统性,教学质量相应地也难以得到保障;同样,由于没有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大纲,使得教师在教学时无所适从,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非外语专业翻译的课程设置不科学

非外语专业翻译课程数量较之于其他课程总体偏少。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对这些课程的设置往往是一周仅一两个课时,使得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所学课时偏少,这样以来,量的积累不足,就难以达到提升非外语专业翻译能力“质”的变化。

不重视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搭配衔接。进行外语翻译是需要多方面知识运用的一种综合能力,一个优秀的非外语专业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深厚的母语知识,还应具备扎实的外语水平,必备的还有熟练的专业知识,以及将这些知识加以整合的能力。因此,在开设非外语专业翻译这门课程时,首先要协调好、平衡好各门相关课程的设置,使之更为科学、完整、系统。

(三)教学、翻译方法单一陈旧

就教学方法来说,在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中,我国大部分高校依旧沿袭着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例如,由于长期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在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现在依然存在“三中心”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一方面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无法营造良好的、充满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氛围。

当前所应用的翻译方法同样陈旧。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依旧被奉为圭臬,这种翻译方法强调在翻译时严格围绕单词和语法来进行,所讲求的是单个句子的翻译,而不从通篇考虑,不去考虑语言之外的相关因素,而非外语专业翻译能力的培养恰恰是需要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的。

(四)非外语专业翻译师资和硬件配备上存在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对教师的数量需求加大,而另一方面,随着翻译行业的日趋火热,很多高校外语教师选择辞职去做专业翻译,这无疑更加剧了对专业教师的需求力度。另外,一个优秀的外语翻译教师需要同时具备在母语和外语上的双重造诣,还需要有其他所需的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很多高校都面临难以招到优秀翻译教师的情况。

一些高校的非外语专业教学在硬件设施上达不到现代化的要求。黑板加书本教学的方式还一直在进行,还达不到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另外,当前的非外语专业教学教材质量不是很高,这些教学依然注重语法教学,而系统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很少提及,翻译理论更是难以在其中觅到踪迹。

二、剖析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低下的原因

造成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低下,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性

外语和汉语无论是在语言上、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也正是这一差异性存在,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外语翻译时遇到很大的困难。

就外语和汉语的语言差异上来讲,汉语侧重于分析型,而外语则注重综合型;外语表达的较为抽象,而汉语表达的则较为具体;在行文时,外语习惯于先交待结论,然后详细阐述,而汉语往往先进行阐释,然后再归纳。由此带来的是在进行汉语和外语互译时,要依照各自的句法特点和语言风格来展开。

外国人的思维模式与国人之间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严谨求实的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上往往表现为结构严谨、完整,而汉族人注重主观感觉,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会意”的比较多——往往是需要听者揣摩体会。

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存在差异。国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上同我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而对于翻译能力的培养,熟悉语言只是翻译的基础要求,而相应的文化知识才是关键。翻译工作者只有从文化角度去理解英语而不是单单从语言技能角度理解,才不会造成用语失误。

(二)传统翻译观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历来讲究听、说、读、写,翻译并没有被充分重视,即使后来翻译从边缘走向中心,变成听、说、读、写、译,我国的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依然按“读、听、说、写、译”这一顺序来进行。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状况,与我国传统的翻译观不无关系。我国传统的翻译教学基本就是语法教学,在学会外语句型的基础上,简单替换掉几个单词进行重新组句,这样的翻译训练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

(三)缺乏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翻译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而一些学生自身的母语水平就较低,外语的词汇量和语法又缺乏,由此带来的是在翻译时他们不能正确领会原文的意思,从而无法正确翻译相应的句子。从外语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对外语原文理解有误,没有彻底领会原文的意思,不理解相应的词汇和语法,不理解文中出现的俚语等。从汉语方面来看,一些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偏弱,他读懂了外文的意思,也理解相应的词汇,但是在将其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组织成的汉语句子不流畅,常出现词语不搭配等语病问题。

(四)翻译知识和技巧的缺乏

翻译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获得需要大量的、专业的训练。而我国的外语翻译教学中,对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教授较少,许多老师在进行翻译课堂教学时,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翻译练习,并未系统地教授相关的翻译知识和方法,而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学生在进行翻译时,不会有意识地运用增减词、转换词、对词语进行拆分合并等翻译技巧,通常只会以逐字逐句地直译来进行,这样以来就造成翻译生涩、没有美感。

三、探索提高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学习、模拟和训练的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展开。针对上述现状和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学生正确的翻译观的树立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密切联系。在当前国际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特别是公共外语课的教师,要改变以往“教会非外语专业的学生看懂一定难度的文章,可以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的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将翻译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教授专业翻译基础知识和技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翻译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翻译观,提高非外语专业翻译能力。

(二)在专业知识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外语翻译需要各种综合知识,因此,需要扩大知识面,特别是要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语言是其对应文化的一种反映,学好一门语言,需要建立在折射语言背景的文化的理解上,只有深刻理解其文化,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进行翻译。在非外语专业的翻译训练上,要在日常的学习中,阅读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的书籍,并观看一些相应国家的电影,寓教于乐,从中学习西方的文化,不断提高自身对词汇、语句的把握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翻译的基本素质。

(三)教授学生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

针对非外语专业学生外语教学课程不多的现实情况,可以探索开设翻译理论选修课,或者组织学生成立翻译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定期教授学生一些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技巧,并鼓励学生自主训练,通过这种教授,不断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地将翻译技能和原则运用到翻译的实践活动中,以此来减少实践的盲目性。通过不间断的理论学习,学生才能掌握翻译艺术和翻译的规律,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总之,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提高当前非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对于满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各方共同努力提高非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

[1]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2]许均.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48.

[3]邵华,夏甘霖.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大学英语翻译水平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4]熊莉.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郭军义.浅谈高职英语的翻译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汉语
学汉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