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研究与实践——以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例

2013-08-15曾皈栋郝占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热点

曾皈栋,郝占辉

(1.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2.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710016)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理性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又要立足政策、科学研判,揭示本质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客观、中立、包容、辩证地解读时事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教师的有效启发和透彻阐明,解疑释惑,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虽然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社会难点问题接连不断,看似杂乱无章、漫无边界,但终究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可将多元而复杂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由表及里,探索新知。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社会成员关注的时事热点难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性,但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认知能力,每一个特定群体都有较为稳定、固定的关注事件类型。例如,民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主要集中于合法身份认同、学历文凭国家认可度、就业优待及未来发展的政策支持等。将这些特定群体的思想认识困惑解释清楚极有必要,也是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宝贵思路指引。

研究民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在民办高校学生中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前提。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探寻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演变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民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是有益的尝试,也是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科学探索。

一、“形势与政策”课应高度关注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成长成才问题

研究民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从其自身特点出发。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相同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的组成,由于其结构成分复杂多样,在政治观念、人生追求、思想道德、组织纪律、求知欲望和自身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公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分析和研究这些特点,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管理心理、管理重点、管理形式、管理方法、管理策略等方面适应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民办高校学生大部分是应届、往届高考生和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生,甚至有少量的初中生。由于其成分复杂,是一个多样性突出的群体,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和挑战,促进了学生新思想、新观念的转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对社会、对生活充满信心;民办高校学生人生追求的基本心态是积极、进步、向上的,有志向,有抱负,有美好的人生追求;民办高校大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好的,崇尚理想人格,崇尚成功人士,鄙视不道德行为;有较强的求学求知欲望,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抱着一种“体验一下大学生活”的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毅力不够强,表现在上课不专心,自学不用心,经常迟到、早退等。如不加强管理教育,学习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技能特长优势比较明显,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平衡,易于接受新事物,不少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缺少必要的独立生活体验,适应能力较弱,相互关系不够协调,甚至有的想得多、干得少,眼高手低,少数学生有吸烟和热衷玩游戏的不良习惯。这些都是在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我们要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着力开展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文明言行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加强民主、法制、纪律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律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建立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民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其成长成才及其紧密。调查问卷表明,渴望自己的学历水平被社会承认以及与公办高校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和权利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支持和规范民办高校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保障民办高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民办高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高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校学生在升学、就业、档案管理、评奖评优等方面与同级同类公办高校享受同等的权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对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与奖励。以上这些法律规定,需要我们民办高等教育者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说明,解疑释惑,打消学生的疑虑心理,引导他们安心学习、立志成才,把此项工作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课应引导学生具有全球化视野

民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产生的。当前,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期,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非常复杂的形势。民办高校要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思想变化趋势,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要注意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阐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依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家利益、主权安全上有着特殊的诉求,与世界上主要的大国或者国际组织要发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发展争得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周边国家既要面向历史,以史为鉴,又要立足现实,互利共赢,更要展望未来,谋求持久和平与进步。同时,在讲述“形势与政策”课时还要加入典型的国际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事件,让同学们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为何具有中国特色,国外的政治制度发展、政治道路选择、政治生态形成的历史背景,引导大学生自觉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学生的全球化视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平时备课、收集教学资料时要有意识地整理有关国际上的热点、难点事件,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实际,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引导,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引导,一定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全球观、价值观。

三、“形势与政策”课应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应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将思想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实际生活、学习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民办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调查显示,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了进入民办大学继续深造,他们很关心国家是否有奖励与资助政策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等文件,把这种政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这种政策倾斜和教育投资,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通过大学生奖励与资助程序中的公平竞争,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尊重和激励,达到“程序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目的。另外,针对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在校大学生能否享受到新医改政策的实惠,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说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试点答记者问时指出,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后,不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不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只要是在同一地区,学生都可以享受政府同样的财政补贴和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样就会打消民办高校学生的疑虑,使他们安心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实效性不仅体现在为学生提供最新鲜、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新闻线索,更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人类社会发展,关心自身发展进步,坚定科学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学生行为准则。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思想变化趋势,探索热点、难点问题的演变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靠支撑,这也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有益探索,更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

[1]胡少波.大学生奖励资助程序及其教育价值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2]郝占辉.高校学生教育行政契约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热点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热点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