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申硕点”新政策角度浅谈地方高师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以韩山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

2013-08-15李冬梅林小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科

李冬梅,林小植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一、新政策下申硕机遇挑战并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81年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成为申硕时必须深入研究的政策规定。其中对“申硕”最重要的三个文件是:2005年颁布的15号文件、2008年的29号文件和2009年的10号文件。其中,15号文件包括五项内容:学术队伍、科学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条件和管理工作;2008年颁布的29号文件则增加了“立项规划”“一级学科”“授权学科”“支撑学科”等关键词,即新增单位具有“不可替代和无法满足”的特色,同时实行数量限制;2009年又出台了10号文件,其中第十条规定:“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原则上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学科目录,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也就是说设置二级学科有两种方式:一是按教育部的二级学科目录自主设置;二是在二级学科目录外,自主增设(含更名)二级学科,一般不超过两个。这意味着本科院校的申硕程序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学位授予单位按一级学科申报,由省级学位办按一级学科审批。获批后,由申请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在新政策下,申硕单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之门”曾在2010年第十一次审批时打开,不过已由扩张转向紧缩,竞争异常激烈,需要教师群体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为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地方高师院校“申硕点”过程中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

(一)地方高师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含义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由高校、研究院和企业等单位依托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没有硕士点院校的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被依托单位按条件聘请为兼职硕士生导师。通常,第一学年,研究生在依托单位学习并修完相关学分,而选修课、实践及论文阶段在申请单位进行。也可以根据双方协议,全部课程在申请单位完成,经考试合格后由依托单位承认学分,并参加依托单位组织的论文答辩,合格后由依托单位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多途径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相对匮乏的研究生教育资源。

(二)地方高师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

1.更高层次办学的需要

许多本科院校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目标,想要申硕成功,必须提升办学层次、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效应,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和已有硕士授权单位的院校和单位以各种形式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取长补短,作为今后培养研究生的经验积累。

2.地方经济建设对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第25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规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所需来考虑新增硕士点单位的分布,学院非常重视开展服务社会活动,与地方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开展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人才的摇篮。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开展与外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能有效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形成合理、稳定的人才梯队,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

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我院的实践研究

韩山师范学院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为粤东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广东及周边省份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及其他各类人才,为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00年以来,已与汕头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得到依托单位的高度肯定,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

(一)科研水平和科研经费大幅度提高

2000年以来,韩山师范学院对办学条件、岗位设置和经费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国家基金项目课题从无到有,分别获批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院外到账共242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共获得立项项目359项,其中国家级41项,省部级123项,市厅级124项,横向71项,总到账经费2087.50万元。相比以前,科研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学院高度重视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基地建设等方面每年投入总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

(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联合培养研究生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学院的学科建设以及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整,不断推动学科建设水平,促使师资队伍的组成和结构日趋合理。学校现有教职工1041人,其中专任教师748名,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63.5%和39.4%。35名教师成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3位专家获授政府特殊津贴。聘有国际汉学大师、杰出校友饶宗颐先生、王梓坤院士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顾问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三)为申请硕士点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韩山师范学院积极申报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并通过了广东省第一轮评审,进入了第二轮答辩阶段。虽然由于政策以及国家学位授权审核宏观调控等原因,没有取得较大突破,但通过联合培养工作,改善了师资队伍,提高了科研条件,为今后我院的“申硕”和学位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四、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虽然近年来我院联合培养研究生效果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诸多不足,例如没有自己的硕士点,未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没有专职的研究生辅导员和专用实验室等。虽然学院竭尽所能做到最好,但未建立起完整统一的服务体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安排方面仍然欠完善,大部分学生均来自外地,饮食及生活习惯相差甚远,很多条件都不如母校,给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学院管理工作势必造成一些麻烦。为此,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做好学生档案衔接工作,实现双方共同管理。联合培养研究生报到时,及时向对方收集一套学籍档案副本,严格执行考勤请假制度,建立双方定期交流机制,互相通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表现,克服掌握学生“行踪”难的问题。

其次,入校时由研究生主管部门与后勤、图书馆、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沟通,对联合培养学生实行绿色通道,快速高效办理入学登记、“一卡通”、住宿手续等,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能尽快进入角色,安心学习。

最后,管理部门同导师和研究生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监督机制,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严格依照双方协议,协助做好论文开题及实践等工作。学院应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这一平台,以定期走出去互访为契机,促进交流,虚心学习优秀经验。学院正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动力,大力实施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上质量、学科建设上水平、内部管理上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

[1]孙广厦.“申硕”政策规制下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申报硕士点的思路分析[J].教师,2012,(5):9-10.

[2]钟央文,陈烨,何标.“申硕”地方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的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0,(14):145-146.

[3]吴超,明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6):73-75.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学科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