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心痛69例

2013-08-15孙振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2期
关键词:化瘀心痛胸痹

孙振涛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春130052)

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心痛69例

孙振涛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春130052)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胸痹心痛患者共69例,给予益气化瘀汤煎剂口服。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42例(60.87%),有效21例(30.43%),总有效率91.30%,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采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益气化瘀祛痰法;胸痹;心痛;中医药疗法

中医胸痹心痛是指现代西医学上的冠心病心绞痛,属心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中医学上一种常见痹症。胸痹心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胸部憋闷疼痛,严重时会出现严重喘息、胸痛彻背和心悸气短。通过中医辨证考虑,胸痹心痛包括气虚、气阴、阴虚、阳虚、两虚等虚证,以及痰邪、寒湿、血瘀、气滞等实证,而且疾病的恶化还可能导致心脉不荣,血行不畅等临床病症。胸痹主要是胸膈部位的痞窒满闷;心痛主要是心膺部位的疼痛,二者往往相兼为病,故常合并论述。笔者所在的医院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69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临床研究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胸痹心痛患者共69例,其中男42例,女27例;年龄52~82岁,病程6个月~14年。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9例,稳定性心绞痛18例。所有患者均无需进行急诊PCI治疗,且诊断符合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胸痹心痛的标准[1]。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若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要给予降压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进行治疗,其基本药物组成为:党参20g,薤白15g,炒葶苈子15g,地龙15g,薄荷12g,石菖蒲10g,延胡索9g,炙甘草6g,桂枝6g,三七3g。随证加减:若胸痛剧烈、气滞血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若烦躁失眠、心神不宁者,加龙眼肉、炒枣仁、知母、百合等;若两胁胀满、肝郁不疏者,加柴胡、制香附、郁金、白蒺藜等;若肝肾阴虚、虚火偏旺者,加玄参、焦地黄、当归、何首乌等;若胸膈满闷、痰湿内盛者,加厚朴、白术、陈皮、茯苓、半夏等;若肠燥便秘、阴血不足者,加熟地黄、当归、郁李仁、全瓜蒌等;若阴寒阳虚、畏寒肢冷者,加麻黄、制附子、细辛、淫羊藿等;若肝阳上亢、肝火内盛者,加珍珠母、天麻、石决明、钩藤等。上述药方均用水煎好,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2]依据胸痹心痛的有关标准,制定如下的疗效判定标准。其中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改善,静息心电图基本达到正常水平;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恶化,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无显著变化。显效与有效两者合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69例胸痹心痛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42例(60.87%),有效21例(30.43%),无效6例(8.70%),总有效率91.30%。

3 讨论

目前对胸痹心痛的研究尚不确切,但中医学上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受七情内伤、六淫侵袭、寒邪入侵、劳倦过度、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年老体衰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病情由轻变重,由重转危,最终发展为心厥病证,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病因病机角度分析,胸痹心痛多由于寒邪损伤、痰湿、血瘀导致心血失养、心脉痹阻、气血不畅,由于心脏阴阳气血出现亏损导致肝、脾、肺、肾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胸闷胸痛、痛有定处、心慌气短、肢体乏力等症状。其病机多见痰浊内阻、气虚血瘀,而实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故治疗本病时要动静结合、相辅相成,补益心气以治其本,化瘀祛痰以治其标,标本兼治。同时要注意在化瘀祛痰的同时勿忘理气,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和、瘀化、滞消、痰化。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症情变化随症加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3]。益气化瘀汤为著名的化瘀祛痰方药,其药物组成为党参、薤白、地龙、薄荷、石菖蒲、炙甘草、桂枝和三七等药味,方中以党参为君药,以益心健脾,畅顺心脉,大补元气,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活血消瘀;以来散瘀定痛,止血于脉外而化瘀于脉中;以延胡索来理气止痛,行血中之气且行气中之血,协同三七活血化瘀,同为臣药;以薤白来祛痰散结,通阳宣痹;以北葶苈子来豁痰理肺,宽胸利水;以桂枝来和营散寒,温通心脉,畅通血运;以地龙来清肺平喘,通络解痉;以薄荷来疏肝解郁,辛凉升清,开窍醒神,祛湿辟浊;以石菖蒲来祛湿化痰,开窍醒脑;以炙甘草来补中健脾,益气养心,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化瘀、理气止痛、祛痰化瘀之功。总之,采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李建功,缪灿铭.益气化瘀汤治疗胸痹心痛50例[J].中国中医药,2012,10(1):40-42.

[2]袁灿宇,袁晓宇,袁智宇.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J].中医研究,2010,23(5):65-67.

[3]邰阳升.化湿祛痰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8(10):176-17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15

:1672-2779(2013)-22-0023-01

杨 杰

2013-09-10)

猜你喜欢

化瘀心痛胸痹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心痛的感觉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袁海波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病用药规律探讨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