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3例

2013-08-15胡怀军李雅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2期
关键词:骨板肱骨肩关节

胡怀军 李雅楠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洛阳471000)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3例

胡怀军 李雅楠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洛阳471000)

锁定接骨板;骨折;肱骨

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4%~5%,多发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1],其中大部分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脱位患者多需手术治疗。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该类骨折2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5~60岁,平均41.5岁;右侧15例,左侧8例,均为单侧;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跌倒损伤6例;骨折按Neer分类[1],Ⅱ型5例,Ⅲ型9例,Ⅳ型7例,Ⅴ型2例;受伤距手术时间6~7天,平均3天。

1.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病人取仰卧位,患肩高,常规消毒,采用肩关节前方切口,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注意避免损伤头静脉,分离暴露肱骨近端及肩关节囊,找到肱二头肌,如盂肱关节脱位,先予复位,注意保护肩袖组织及与骨折块连的软组织,尽量少剥离软组织,保护骨折块血供,骨折块复满意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安放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C”型透视骨折复位好,螺丝钉未进入关节,修补破裂的关节囊和袖组织,放置闭式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术后24~48h拔除引管,上肢贴身悬吊,3天后被动活动肩关节,1周后主张静与动相结合,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如术中发现肩袖等软组损伤严重,于术后3周加强主动锻炼。

1.3疗效评价标准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1]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疼痛占35分,功能使用情况占30分,活动范围占25分,解剖位置占10分。总分90~100分为优,80~89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

2 结果

本组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病例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骨折不愈,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疗效差1例,最后行了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3 讨论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肱骨近端解剖相对较复杂,分为解剖颈、外科颈、大结节和小结节四部分,根据Neer分类,无移位的二部分骨折通常可通过保守治疗应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随着社会发展,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损伤及老年人骨质疏松所引起的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显著增加,这些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如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时间长,难以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畸形愈合率高,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骨折质量差的二部分骨折;粉碎性骨折及大部分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2]。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具有以下特点[3]:①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的导向装置能使带螺纹的锁定加压接骨板与接骨板近端准确又方便的连接,钻头进行预钻孔后,用锁定螺丝钉进行锁定;肱骨头固定锁钉向不同方向交叉设计,提高了内固定物抗拔出力,特别适合于骨质疏松患者,钉板间锁定固定有较好的锚合力和较高的抗拉力,保证了对肱骨头松质骨骨折块的固定;可防止螺钉退出和内固定松动,对肱骨头的支持固定作用较其他钢板得到明显加强,尤其是对于骨质疏松的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的稳定和功能恢复。②作为解剖型接骨板,适合肱骨近端特殊的解剖形态,术中无需预弯;且它比型钢板要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肱骨软组织的剥离,保持肱骨头的血供,从而使骨折愈合有更好的生物学环境,降低了肩峰撞击症的发生率。③接骨板的近端带有多个缝合孔,有利于关节囊及肩袖损伤的修复,也可以作为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的针孔。④体积小,操作简单,减少对软组织的剥离和刺激,降低了肩峰撞击症的发生率。

我们认为在手术操作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①术中应使肩关节外展位牵引利于复位,尽量维持关节面的平整,而不应该过分追求解剖复位而切开关节囊去拼合骨折块,尤其是对于肱骨头粉碎严重的骨折,常导致复位失败。②骨折复位后行锁定板固定时,一般先分别在接骨板远侧端打入1枚普通皮质骨螺钉,必要时也可于近侧端打入松质骨螺钉1枚,使钢板贴附于骨面,同时起到初步的复位固定作用。最后分别打入锁定螺钉。③打入锁定螺钉时,必须正确使用导向器,保证螺钉方向准确,使螺钉锁定牢固,才能充分发挥接骨板与螺钉间锁定结构的优势,否则会导致自锁结构失效。④螺钉应在C形臂机透视下尽量打在肱骨头软骨面下0.5~1cm处,可使螺钉具有最大的抗拔出力;但同时应注意防止螺钉突出关节面进入关节腔而影响关节活动。⑤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尽量选用锁定螺钉,从而获得更好的锚合力和抗拉力,发挥内固定支架固定的稳定性。

总之,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好方法,它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确切,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正确掌握其操作的手术技巧,可以效地提高疗效;但费用较高,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

[1]Neer Cs.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t Clssaification and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 Am,1970,52:1077-1087.

[2]宋肖丹.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7,7(27):37.

[3]程风,林建平,陈峥嵘.锁定接骨板和前部肩峰成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6):428-43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11

:1672-2779(2013)-22-0019-01

杨 杰

2013-09-14)

猜你喜欢

骨板肱骨肩关节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接骨板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分析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L型解剖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体会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