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锡纯治疗脑贫血性中风病特色刍议※

2013-08-15吴建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5期
关键词:脑髓张锡纯学苑

国 嵩 吴建林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医七年专业,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济南250355)

张锡纯治疗脑贫血性中风病特色刍议※

国 嵩1吴建林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医七年专业,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济南250355)

张锡纯作为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衷中参西,在治疗脑贫血性中风病方面别具特色,特设加味补血汤,别具特色,疗效显著。

张锡纯;脑贫血性中风;衷中参西;加味补血汤

张锡纯被誉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被称为“第一可法之书”。其医学经验被后人赞为“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他创立的方剂简、便、廉、效,实用性极强。民国年间,西学东渐,张氏认真学习西方医学理论,取长补短,完善中医学的不足,为祖国医学在灭亡中医的狂潮中谋得一席之地,成为了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张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欲为中华医学进化者,贵和中西之法细细研究也”的主张,在当代也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张锡纯衷中参西,在治疗中风病方面别具特色。脑贫血性中风属于类中风的范畴。张氏沿用王安道的观点,将中风分为真中风和类中分两类。前者为先天不足,脉络空虚,外风直中,发病率很低;后者为内生之风,临床常见中风病大多为后者。类中风有分为脑充血性中风和脑贫血性中风,张氏特设镇肝熄风汤和加味补血汤,分治脑充血性中风和脑贫血性中风,疗效显著。笔者私塾张氏多年,现就张氏治疗脑贫血性中风的特色,论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张氏认为,“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是以究其终极,皆可使神经失其所司也”。其病机是《内经》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故其治法当“峻补其胸中大气,俾大气充足,自能助血上升,且能斡旋其脑部,使不至耳鸣、头倾、眩也。”其代表方加味补血汤,还有干颓汤及补脑振痿汤[1]。

2 主要方剂

加味补血汤为张锡纯治疗脑贫血性中风的有效方剂,组成为生黄芪一两、当归五钱、龙眼肉五钱、真鹿角胶三钱、丹参三钱、明乳香三钱、明没药三钱、甘松二钱。服之觉热者,酌加天花粉、天冬各数钱;觉发闷者,加生鸡内金钱半或二钱;服数剂后,若不甚见效,可用煎药汤送服麝香二厘,或真冰片半分亦可;若服后仍无甚效,可用药汤送服制马钱子二分[1]。适用于中风后遗症期,其症状为身形软弱、肢体渐觉不遂,或头重目眩,或神昏健忘,或觉脑际紧缩作疼,甚或昏仆,移时苏醒致成偏枯,或全身痿废,脉象迟弱,内中风证之偏虚寒者[2]。与现代缺血性中风基本一致,包括动脉血栓性脑梗,腔隙性脑梗,脑栓塞等。

3 用药特色

3.1 益气补血 师法清任 本方黄芪为主药,辅以当归、龙眼肉以补气生血,师法王清任,重用黄芪一两,

大补元气,仿补阳还五汤之意。黄芪益气升阳,大补元气,乃是益气上品。气为血之帅,血不自升,气助血升。因脑部贫血而致中风病者,应当峻补其胸中大气。元气充足,自能助血上升,濡养脑府,营养脑髓神经,使耳鸣、头倾、目眩等症状缓解。然黄芪不适用于脑充血性中风,以其升散,使脑中之血益多,损伤脑髓神经。当归活血生血,本是补血主药,且身具辛散之性,臣以黄芪,益气生血之力更强,切中病机。龙眼肉味甘色赤,多含津液,善补心血、合心气、养脾血、健脾胃,当归得其助,生血有源。

3.2 血肉有情 精血互生 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补肝肾,填精血。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需血濡养。精血可互生,亦本同源,故鹿角胶善补脑髓。凡脑中血虚者,其脑髓亦必虚,用之以补脑髓,实可与补血之药相须为用。

3.3 活血化瘀 理气通络 “因气血虚者,其脉络多瘀滞”,故用丹参、乳香、没药以行气活血,以化其经络之瘀滞,此则偏枯痿废者可自愈也[3]。乳香气香窜,味淡,故善透窍以理气;没药气则淡薄,味则辛而微酸故善化瘀以理血。二者并用,可宣通脏腑,流通经络,共奏活血化瘀之功。且二者化瘀血不耗伤气血,诚乃良药[4]。伍丹参,益气活血,宣通心脉,效果更佳。于补血填精之品中,加入活血化瘀药,可防前者过于滋腻,又可助其畅行血脉。

3.4 中西合璧 调养神经 甘松者,即西药中的缬草。西医认为其兴奋心脏,使其运动有力,可以多输血于脑,又可镇静神经,遂为调养神经之要品。[3]中医认为其气香,味微酸,有芳香开窍之力,安神定志之功,引经报使之用,能引诸药至脑,以濡养脑髓。中西医学汇通之妙,方在此中。

4 医案举隅

邻村龙潭庄高姓叟,年过六旬,渐觉两腿乏力,时欲眩仆,神昏健忘,恐成痿废,求为诊治。其脉微弱无力。为制此方服之。连进十剂,两腿较前有力,健忘亦见愈而仍有眩晕之时。再诊其脉,虽有起色,而仍不任重按。遂于方中加野台参、天门冬各五钱,威灵仙一钱连服二十余剂始愈。[5]

按:六旬老人,两腿乏力,时欲眩仆,神昏健忘,其脉微弱无力,可诊为脑贫血性中风病,故治以加味补血汤,益气活血,通络宣痹。加人参、天冬,增加益气养阴之力,加威灵仙,可祛风湿,止痹痛,又可助运参、芪之力,通行全身,遂有显效。

张氏治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借鉴和应用西医先进的理论和药物,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氏不仅学术理论独到,临床经验丰富,而且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堪称楷模。张氏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教材,培养后学,使其“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张氏的许多理论和方药,时至今日用之临床,仍有重要意义。窃以为张氏衷中参西,以中解西,才是中医学的自强之路。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屡试屡效方[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60.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屡试屡效方[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59.

[3]田同良.张锡纯治疗中风病代表方剂刍议[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453.

[4]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药亲试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44,145.

[5]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屡试屡效方[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6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06

1672-2779(2013)-15-0011-02

杨 杰

2013-06-08)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课题[No:zyy012];山东省教育厅资助课题[No:J12LK1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脑髓张锡纯学苑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中医之奇妙
鸡内金的故事
尝药尝出来的神医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会发光的鲯鳅
与家有关的字
学苑诗风
勤劳小矿工
迷信让南非秃鹰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