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像对婚恋观的建构——以冯小刚电影《一声叹息》为例

2013-08-15王琨茸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第三者婚恋亚洲

文 王琨茸

近些年来,社会转型期呈现多元文化形态,人们的思想价值体系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化而经历了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人们的价值观和婚恋观渐渐与旧的社会道德体系不协调,冯小刚家庭伦理电影《一声叹息》道出了如今都市男女的家庭情况、婚姻观念在社会的发展变化呈现出的细微调整与转变,体现了当下婚恋观前所未有纷繁复杂的特点。

电影内容的日常化与都市白领选材的雷同化

家庭伦理题材电影讲述的是老百姓的婚姻情感故事,关注普通人的婚恋状态,选择叙事普通平民的日常生活。

影片《一声叹息》里,男主人公梁亚洲是出版社争相约稿的作家,有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方面他是妻子的丈夫,是女儿的父亲;而另一方面,他又是情人(第三者)的男朋友。妻子在丈夫的背叛与悲愤中,在理智与感性的挣扎中,最终为了女儿和对丈夫残存的爱,选择以理性的方式,给丈夫时间消化感情,又经过一次摔伤事故,最终挽回了这个家。虽然第三者李小丹主动退出,但生活已回不到过去的平静。

当代家庭伦理题材影视作品在选材上存在明显的雷同现象,主要表现在所关注的社会群体、家庭结构及所反映的婚恋问题等方面:(1)影片内容多集中在对都市市民婚恋状况的关注上,多反映中等收入以上都市白领的婚恋生活,如电影《手机》《一声叹息》《非诚勿扰》等,男主人公均是收入较高的白领群体。(2)影片多描述传统中国家庭结构的类型,男主人公多为正处于人生黄金期的中年阶段,经济、事业有成。(3)电视剧的矛盾冲突多围绕第三者插足、婚姻观念冲突等展开。在《一声叹息》中,男主人公梁亚洲事业有成,家庭和谐,妻子基本以照顾家庭和子女为其生活的主要部分,在第三者的诱惑下,自以为自己重获爱情,夫妻感情开始平淡、疏远,最终关系矛盾爆发。终因妻子的大度包容,留在了妻子身边。

而当代婚姻中遇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如住房、教育、医疗等情感之外的因素,也对于当代百姓的婚恋观念、情感关系等产生越来越凸显的影响。此外,同性恋、贞洁观、协议婚姻等社会婚恋中出现的新问题亦是值得关注的叙事主题。

第三者与“家”的叙事时空对比象征主题意义与价值

叙事时间通常分为“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两个部分。其中,“故事时间”是指影片故事发生的时间,不是现实生活的实际时间;“文本时间”则是指影片本身实际所需的时间。电影由于篇幅短,在叙事时间的限制下,会更多的运用口述、插叙、回忆等蒙太奇手法交代情节。

影片男主人公梁亚洲与妻子分居,与情人李小丹同居。在与情人同居之前,影片叙事时间主要侧重在梁亚洲偷情,妻子忘我的买房装修和照顾孩子两方面,这为后来妻子发现其出轨,家庭破裂奠定了时间基础。而在梁与情人同居后,影片的时间叙事采用压缩手段,通过第三方之口得知与情人同居的生活已过两年。

虽然影片的叙事空间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但有所升华,在为影片中人物和事件提供活动场所时,制作者会精心选择叙事空间的画面及内容的展现,往往会体现一种观念的表达或对下文的伏笔,体现叙事空间象征性的表意功能。影片中,梁亚洲可以选择不同的写作地点,而妻子出现的场所始终是在家的背景中叙事。夫妻两人不同的空间所在,使得空间在时间的线性叙事中渐渐被割裂开来,不同空间下的叙事,最终两人的情感发生割裂。

女性第三者的时空叙事与“家”的时空叙事的鲜明对比。《一声叹息》中对李小丹所住环境简陋、狭小、昏暗、嘈杂的叙事与梁亚洲家宽敞、明亮、舒适的居住环境形成极大的反差,隐喻了“家”稳定、安定、安全的象征,第三者没有“家”的不稳定和危险的因素。叙事空间为第三者寻求改变现状,追求象征安稳的“家”,最终插足他人家庭提供叙事的可能。影片又通过叙事时间的对比,通过对“家”叙事时间的偏向和对第三者叙事时间的压缩,隐喻了男主人公与第三者“没可能”的结局,迎合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婚姻观,家仍然是个体生活的核心所在和对破坏家庭婚姻的第三者的谴责。

叙事视角的转变打破了传统“家”的统一观念

热奈特对叙事视角提出了三分法: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 其中,婚恋题材的电影多为内聚焦性的叙事视角,即叙述者由一个或几个人构成,将主要人物所经历的事件强化,突出他们的内心活动,对影片中特定的人物进行全面塑造。

《一声叹息》中,梁亚洲、妻子宋晓英与第三者李小丹构成影片主要的叙事者。以梁亚洲为核心叙事者,展开了妻子与梁亚洲,第三者与梁亚洲的平行叙事。并以男主人公情感变化过程为主要叙事线索,叙述了梁亚洲由遇见年轻漂亮的李小丹,萌发第二春,为自己的第二次爱情与曾经相爱的妻子离婚,再到割舍不了的亲情缠绊,最终放弃短暂的爱情,回到妻子身边的过程。最终妻子在婚姻保卫战中获胜。但影片却在结尾将梁亚洲家庭和谐嬉戏的场景与梁接到电话神情紧张的表情做了鲜明的对比,以此透出看似完整的家庭背后不安的因素仍然存在,传统“家”的观念被打破。

在叙事线索的起伏中,影片埋下观众对道德思考的伏笔。直至影片结尾,影片没有明确表明男主人公的忏悔,倒是已一个陌生电话与男主人公惶恐的表情结尾。面对出轨,影片中的叙述者均没有给出批判和谴责,甚至为出轨给出了合理的理由,已然叙事线索以情感变化为主,而不是以家的叙事为主了。

结论

电影对传统“家”观念的叙事的颠覆,影射了当代婚恋观念的转变:传统道德不再束缚个体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家的概念在消费时代下被逐渐消解,人更注重自我感受,大胆寻求自身认为的真爱,注重个体间的情感大于个体所应付出的责任。然而,面对现代生活中道德标准的缺失,个体道德观念的模糊,对于情感问题的处理没有了标准。现实婚恋中有关收入、房子、车子等金钱和物质占据婚姻的主导地位,婚恋中的人为了金钱和物质而发生情感上的冲突与和谐,结婚、离婚、再婚、婚外恋等多种婚恋形态涌现出来,使婚恋呈现多元化的形态。

另外,大陆家庭伦理影片叙事的模式较为固定、单一,多是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或是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不定,或是离婚再婚中的种种顾虑等。而且在当下现代道德既未成形,传统道德被摒弃的转型时期,道德的边界在影片的呈现模糊,影片放大了个体的情感因素和情感需求,并给予观众合理的叙事说明,遮蔽了个体所应履行的责任。商业类型片在涉及伦理道德的建构中,更注重自身传达带来的高票房收入,而对于观众的思想意识及道德观念建构和影响的忽略,是现代影视制作者们比以往更需关注的。

猜你喜欢

第三者婚恋亚洲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把婚姻逼上绝境的,绝不是第三者
亚洲足球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第三者
谁才是第三者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