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无缝线路大修施工技术研究

2013-08-15柏德胜

山东工业技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无缝钢轨曲线

柏德胜

(中铁十九局集团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第四项管部,辽宁 大连116000)

1 工程概况

某正线总长近600 公里,为国家I 级干线、双线电气化铁路,上行线为75kg/m 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下行线逐步改造为60kg/m 区间无缝线路。

换铺采用Ⅲ型换轨小车,焊轨方式采用现场天窗点内气压焊或铝热焊焊轨; 应力放散采用拉伸机配合滚杠撞轨和锁定采用连入法施工。换铺地段神池南~三汲间,为典型的山区铁路,最小曲线半径400m。每周2~3 个天窗,施工天窗时间为4h。单元轨条设计长度约为2km。大修的主要施工内容有全部更换新Ⅱ型弹条、更换轨下橡胶垫板及挡板座,此段线路连接的补偿电容、各种连接线重新连接,轨道电路参数重新调整。

2 确保锁定轨温准确、均匀

2.1 配轨拉伸前释放轨条初始应力——撞“零应力”

锁定轨温看不见、摸不着。锁定轨温的准确、均匀必须通过施工中的控制来实现。

具体做法:换轨小车换铺完成、始端焊联完成(可分股进行),松开锁定部分,使用分段布置的撞轨器轻撞钢轨,待从始端到终端撞轨器标记位置依次出现2mm 反弹,即视为轨条处于“零应力”状态,读取始终端轨温,将其平均数作为基数,按设计锁定轨温计算拉伸量并配轨。由于垫衬为滚杠非滚筒,配轨时间短,期间的温升不能促使轨条伸长,故不与考虑。

2.2 逆向放散100m

施工期间每周有2~3 个天窗,换铺完一个轨条均要经历升温和降温,即在每次换铺的末端与既有普通线路连接部分存在因施工原因形成的临时伸缩区。按照设计文件,设计伸缩区长度为100m。故在每次换铺时均要将上次换铺轨条终端100m 无缝线路进行应力放散。

具体做法:松开上次换铺轨条终端100m 无缝线路,与新换入轨条一同进行撞“零应力”及撞轨拉伸。

2.3 曲线地段安设竖向滚筒

在撞“零应力”及撞轨拉伸时,曲线钢轨产生“取直”现象,上扣件时拉长钢轨从而使曲线部分锁定轨温变高。故在曲线部分设置竖向滚筒。迫使曲线钢轨在撞“零应力”及撞轨拉伸时,沿着竖向滚筒伸长。

具体做法:在曲线上股的里口、下股的外口,每隔15 根轨枕设置1 个竖向滚筒。

2.4 合理设置滚杠及撞轨器

2.4.1 合理设置滚杠、撞轨器的数量及间隔。

根据撞轨器的质量、线路平面状态、撞轨人员多少,按照撞轨器影响范围要重叠的原则,定出撞轨器的总数量及相互间隔。

根据自制滚杠的直径及其滚动过程中产生的摩阻力大小,按照垫起钢轨中间矢度不与胶垫摩擦的原则,定出滚杠设置的数量及间隔。具体做法:结合现场实际,撞轨器按500m 间隔设置,滚杠按每15 根轨枕设置一根布置。

2.4.2 把控滚杠在承轨槽的位置并及时调整

滚杠要放置在两立螺栓的中间,并且按照撞轨方向(一舨为换铺方向)放置在轨枕承轨槽边缘。否则滚杠将被立螺栓卡住,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增加摩阻力。在撞“零应力”或配合拉伸撞轨过程中,因拉伸量较大而易造成滚杠脱落,及时将滚杠重新垫衬,也是把控重点。

2.5 科学计算拉伸量、准确确定铺设锁定轨温

撞“零应力”后读取轨温为计算拉伸量的依据。按照有关公式,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原平分公司共同计算拉伸量,并按撞轨器的实际布置,线性分布在每台撞轨器上。

若拉伸过程中拉开终端临时缓冲区轨缝,产生“假拉伸”,势必影响铺设锁定轨温。为杜绝此现象,临时缓冲区扣件、接头螺栓要加强锁定,扭矩均要达标。一旦出现“假拉伸”按实际拉伸量反算锁定轨温。

3 施工中主要关键工序的质量卡控

3.1 钢轨焊接及质量控制

焊轨前,必须按TB/T1632-2005《钢轨焊接》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型式试验,以确定焊机工艺参数。一经确定的参数不得随意改动,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每焊500 个钢轨接头,应做周期性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焊。

3.2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

钢轨入槽后,要进行应力放散,在放散中,长轨条、扣配件、铁垫板之间摩擦力直接影响长轨条的自由伸缩,特别在曲线地段。为了保证应力放散均匀,每12 根枕放一根滚杠、曲线内25m 放1 个竖向滚筒,滚杠的放置在轨枕靠近固定端,置于枕木承轨槽的正中,不能倾斜,防止应力放散时滚杠被螺杆挡住,且滚杠掉下后要及时放上;终端钢轨务必拧紧扣件50m 线路,以及鱼尾板螺栓,以防钢轨轨缝拉开和线路发生位移。

3.2.1 锁定轨温取值时一定要在长轨条零应力撞完后,始终端各取三个轨温计两相等轨温值作为始终端轨温,再利用始终端轨温的值计算拉伸量,确定新轨终端锯切旧轨龙口。

拉伸量(mm)=(原设计锁定轨温-现场实际轨温)×0.0118 ×换入新轨长度(m)

3.2.2 应力放散锁定时要隔二紧一,一定在同一根轨枕,电动板手要隔开,分段施工,施工组织时按照线路长度平均分,并根据两轨条锁定的时间间隔合理调配电动板手,使两股线路尽量保证在同一时间隔二紧一同时施工完成。

4 结束语

通过全过程、全项目的质量卡控,充分贯彻“精益求精,一步到位”的原则,实现了换铺质量的明显进步,为无缝线路换铺后的运营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铁道部.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10]146 号),2010[S].

猜你喜欢

无缝钢轨曲线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建立普速铁路钢轨大修指数的探讨
探究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探究
钢轨预打磨在地铁线路中的运用相关阐述
天衣无缝/画龙点睛
幸福曲线
丰富无缝对接机制内涵 安置帮教工作提质见效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梦寐以求的S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