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加快海南体育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与现实困境①

2013-08-15王公法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海南特色

王公法

(海南大学体育部 海南海口 570228)

1 加快海南体育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1.1 国际旅游岛战略优势

2010年1月4 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六大战略定位、八大产业发展方向和着力培育的十大旅游产品。在六大战略定位中其中有四大定位对海南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重大关联,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文化体育产业是海南着力打造的八大产业发展之一,运动休闲、疗养休闲是海南将着力培育的十大旅游产品。国际旅游岛战略已将海南体育产业提到了重要“支柱性”地位。

1.2 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

海南体育产业有典型的资源型特点。海南的自然资源中蕴含着发展特色体育产业的巨大优势,如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海岛、火山等。充分利用合理规划海南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海南发展特色体育产业较为有利的选择。这些地理气候条件是开展体育冬训、体育休闲健身、水上运动、体育赛事的最佳条件。从区位条件看,海南岛地处我国最南端亚太腹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具有沟通我国与外部世界经济联系的有利条件。北部是中国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香港、澳门、广东,东部是经济发达的台湾、日本和韩国,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与东南亚诸国为邻。海南与“泛珠三角”特别是粤港澳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人脉相通,联系十分紧密。海南的环境、资源、产业、体制优势,与“泛珠三角”尤其是广东、港澳的资本、人才优势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海南海口和三亚航权逐步开放,更多国际航线将开辟,大大方便了国际旅客和资本的涌入。海南体育产业将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环境特色、产业特色和体制特色,以特色参与合作,以合作促进发展。

1.3 特色发展路径优势

海南建省之初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组建政府机构的,没有仿效其他省份单设体育局,而是将政府管理体育的这部分行政职能直接归属到文体厅。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海南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径去没有完全沿袭计划经济的老路,而主要由市场自发决定其兴衰成败。在市场的催生和带动下,海南在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赛事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冬训业、体育运动休闲业等蓬勃发展,并且在国内占有先机,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海南多年体育产业探索道路为加快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宝贵经验。特色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市场化导向发展海南特色体育产业,如体育旅游业;二是坚持依托资源发展海南特色体育产业,如体育冬训业;三是坚持产业聚集规模开发复合发展海南特色体育产业,如海口观澜湖高尔夫产业园;四是坚持不断创新理念、内涵、模式发展海南特色体育产业,如从最初提出的海南竞技体育冬训天堂到奥运争光的基地到全民健身的国民休闲体育基地再到国际旅游岛下国际休闲体育度假基地;五是坚持举全国之力发展海南特色体育产业,如体育训练基地,多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和全国业界的响应为海南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宏大氛围要素和重要支撑。

2 加快海南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2.1 基础性资源薄弱依然突出

从现存的海南体育产业基础性条件而言,第一是体育基础设施太差。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可容纳2万以上的标准田径场,连承办一个大型比赛的条件都不具备,没有一个设备先进的体育馆,没有一个供高水平运动训练和比赛用的标准游泳池。第二是多数体育冬训基地设施落后、功能单一且过于分散和偏僻,只能用于一般性训练,不能形成产业聚集和规模发展。第三就海南目前的体育资源存量来看,能够真正进入市场运作的运动项目数量少,职业化程度低,不容易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通过体育赛事的市场运作获利没有基本的物质支撑基础。第四是由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经费投入不足,本省的特色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迟缓,如沙滩排球,体育中介组织和特色体育用品制造业基本上没有什么起色和形成气候。[1]

2.2 体制机制障碍没有有效改善

一是对体育产业行使管理的机构不明确,错位、缺位管理严重,竞赛处、群体处管不着,文化市场处设一个体育市场管理岗位,管什么,如何管,都不清楚;二是全省体育管理机构薄弱,体育在岗管理人员严重缺编,目前文体厅只有10多人管理全省体育工作,各市县只有体育编制1~2人;三是海南“四房一厅”的大文化机构设置与国际体育总局管理体制不协调,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有效对接;四是从体制上看,基本上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化、行政化管理体制,政事不分,官办不分,运行机制混乱,市场运行主体无法培育;五是体育产业规划空白,立法空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空白。海南省体育赛事中心的成立从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体育产业管理的空缺,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海南体育产业发展体制机制问题,体制机制障碍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海南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2]

2.3 政策障碍依然存在

海南是大文化机构设置,体育只是海南七大文化之一。虽然国家和海南省都出台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诸多政策和措施,但是都过于笼统,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针对性不强,操作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敏感产业,比如高尔夫。海南打造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岛已经在海南上下形成共识,这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对于高尔夫税收的定位依然是沿袭娱乐业行业标准,严重影响了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海南体育产业发展这么多年,没有制定一部全省性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没有出台一部体育产业发展法规,没有颁发一部体育产业的支持性措施。海南体育产业资源独特、市场需求旺盛,只要真下决心、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放宽政策,在用地、金融信贷、市场准入、财政税收、人才选拔等诸多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海南体育产业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

3 加快海南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建议

3.1 完善小政府大社会的体育管理体制

从当前看,完善海南省体育竞赛中心,扩大其职能,承担全省体育产业管理职能是当务之急;从以后看,在文体厅下设置体育经济处负责全省体育产业管理职能是中规中矩之举,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相对应衔接;从国际旅游岛建设未来长远看整合体育和旅游职能部门,成立体育旅游委是大势发展之所需。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国内个别省市已经有成功的经验。

3.2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建设力度

一是省政府出面,与金融界合作,取得授信资金,加快体育基础建设。主要包括能够进行国际比赛的足球场、田径场、体育馆、水上运动中心等场馆建设;二是省政府出面,主动与国家体育总局搭界,在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展开实质性的合作;三是出台发展体育产业的基础性资源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体育产业的基础性资源建设。

3.3 完善制定体育产业优惠政策法规

根据国家旅游岛建设指导意见和整体规划要求,集中修改、制定与海南体育产业相关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措施。尤其是一些热点和敏感体育产业项目,如高尔夫、体育彩票等,优惠政策法规要体现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先试特色。对于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体育产业项目,政府可考虑免费提供使用土地,或采用以土地入股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

[1]曹锡仁,张学泮,彭京宜.策论海南——关于海南研究及策划报告集(下册)[M].南方出版社,2004,9:477-479.

[2]王公法.海南体育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382-386.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海南特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怀念海南
体育产业之篮球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