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研究性学习

2013-08-12次杰

关键词:研究性探究研究

次杰

【摘 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开展研究,主动获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智能结构,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着丰富的感受与体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体现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回归

小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确定学习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一改了以往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地获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尽情朗读、默默思考、大胆探索并自主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能不断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现代语文教学的理念告诉我们:首先,语文教学,应“重情趣”,“有情有趣才是教学”。罗丹说过:“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其次,语文教学应“重感悟”。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都来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读、写、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语文教学应“重积累”。学文如积沙,收集信息,积累语文知识,学生的积累过程同样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构建开放型的语文知识体系,厚积才能薄发。研究性学习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本性的价值追求。

三 研究性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视野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应是广阔的,因而必须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着眼于发展,通过补充、探究收集、调查了解等多种方式进行吐故纳新。让学生在专题性研究的收集、整理、讲座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汉语言文字的风采和韵致。这样,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把在课堂上习得的技能在实践中转化,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课本教材的内容进行印证和强化,并在广泛收集资料时丰富词汇、积累感性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许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课题都能成为学生研究性语文学习的对象,而且研究的方法各有特色。如研究废电池的小组,通过调查、上网下载很多有关废电池的资料;研究蜜橘的小组,他们通过电话访问橘农,了解蜜橘的生长过程;还有的小组采访学校的小胖墩、家长、校医,了解学生肥胖的形成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这样的研究性学习除了具有认识功能外,更具有实践性功能,它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现实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促动学生用已内化的或生成中的语文素养进行历练,由此获得提高。

四 研究性学习使语文学习的课堂更精彩

研究性语文学习的课堂需要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从而“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

课堂是研究性语文学习的基地。在课堂上是要习得运用语言本领的,所以要发挥好“范文是一个例子”的功效,让学生真正感受如何准确使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与途径是贴近学生需要的,学生自己钻研教材并上课;创设更多表演的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的层面上感受、在理性的思维中领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确;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

五 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需要防止的倾向

第一,研究的“问题”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它的深刻性。有些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研究问题的时候,总习惯着眼于宏观性的东西,似乎唯此才能引人注目且值得探究一番。其实,对于学生而言,研究问题本身的大或小并不意味什么,引起学生注意的是对问题的兴趣,因而选择问题需要真正考虑的是能否适合孩子的胃口,在此基础上再有意识地帮助孩子选择一些有深度的研究问题。

第二,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宜过于频繁。我们主张“因学而宜”。所谓的因“学”而宜,即为研究性应为学生学习的需要而设计,而某些时候,许多教师却反过来让孩子的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服务,这实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认识与实践误区。事实证明,任何先进理论一旦滑向一种极端的边缘,则其不仅没有起到原先应有的先进性,相反连对最常规的一些东西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就语文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研究学习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育。无论是研究内容的确定、资料的获取,还是成果的表述,都属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猜你喜欢

研究性探究研究
设问引导探究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性学习案例